•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统治的276年里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一次后宫乱政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5: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常伴皇帝左右,甚至是可以影响皇帝的决定,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次后宫乱政,但是为什么在明朝统治的276年里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一次后宫乱政呢?

明朝统治的276年里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一次后宫乱政呢?

这很大归益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后世所设立的一系列完善的典章,大家都知道马皇后为朱元璋的一生挚爱,马皇后宅心仁厚、为人聪颖,在很多关键时候都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是历史上出名的贤内助。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在他设立的典章中,明令禁止后宫和宦官干预政权。明朝的皇帝尽管多次让宦官专权,但是遵从了限制后宫的规定,从未出现一次后宫乱政。明朝的皇帝即使是幼年登基,宁愿用身边的宦官辅佐朝政也不愿意让后宫的女人涉足朝政。

明宪宗十分宠爱万贵妃,明朝成化年间,这个万贵妃在后宫横行霸道,畅所欲为,甚至就连皇后都要敬她几分,这样的一个集万千宠爱的女人连询问前朝的资格都没有。再到后来明神宗宠信的郑贵妃也只能为他的儿子谋得太子之位,除了这件事她再也没有话语权了。

明朝统治的276年里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一次后宫乱政呢?

其实南宋之后,程朱理学的思想已经在社会上开始传播开来,到了明朝更是经历了100多年的深入和发展,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根深蒂固,文官们大多遵从程朱理学的思想。随着理学的延伸,明朝的妇女地位越来越低,束缚也越来越多。所以明朝的时候不是后宫们没有野心干预朝政,其实她们根本得不到任何的机会。

所以渐渐的长期受压制的妇女根本不会妄图涉及男人的事情,唐宋朝的后宫乱政的历史也很难重演。

明朝的前期皇帝都十分勤奋,日理万机,虽然到了中后期,明朝有些皇帝开始不问朝政,荒淫无度,宦官从旁掌权,但是后宫依旧平静如水。另外明朝的官员制度十分完善,有内阁大学士,司礼监等等重要部门辅佐朝政,所以后宫干政更是难上加难。

另外平民出身的朱家王朝,在为皇子选择伴侣的时候,一向不挑选名门望族出身的女子,唯独选择没有显赫家族背景的普通女子。这是因为贵族坐拥强大势力,一旦后宫在推波助澜,很大机会出现外戚争权。

明朝统治的276年里为什么没有出现过一次后宫乱政呢?

还有出身贵族的女子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为了杜绝她们进宫后能力平庸的皇帝无法驾驭她们,而任由摆布,但是普通百姓出身的女子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明朝历代的皇后与妃子的家庭都是商人或者是低级官员,朝中重要官员的女儿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历史上后宫干政很大程度上需要外戚帮助,唐朝的武则天女帝就是靠着外戚支撑才能登上帝位。但是明朝这些后宫妃子她们的家庭成员都是能力很平凡,再怎么从旁提拨也不会成为朝中重臣,要想割据一方更是痴心妄想,另外明朝从政的官员一般对外戚官员防范很高,生怕出现外戚推翻政权这一情况,所以明朝276年统治中,从未出现后宫乱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17:45:3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没有出现后宫干政,是因为朱元璋的遗训吗?
...朝200余年,之所以没有出现后宫、外戚干政的现象,除了朱元璋的遗训外,我认为还有三大原因,一是高、文、昭三位皇后的深明大义,正是她们的坚持,才没有打破朱元璋定下的规矩。尤其是
2023-06-21 05:08:00
朱元璋与明朝后宫制度的变革
明太祖朱元璋对元朝宫廷的混乱深感忧虑。他认为后宫结交朝廷大臣,外臣私自进出皇宫,导致礼法荡然无存,君臣失序,朝政败坏。因此,朱元璋登基后着手整治明朝的后宫制度,使其呈现出与前代截
2023-12-31 15:40:00
朱元璋:明朝后宫干政的终结者
...明朝没有出现过后宫干政。这是为何?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元璋所创立的后宫之法。按传统标准来衡量,朱元璋的后宫堪称模范,无后妃干政,无外戚宠幸,而他的发妻马皇后,则被称为一代贤后。
2024-01-05 15:08:00
明朝从未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是如何做到的?
...这种现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要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说起。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被称为明太祖的他,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但“
2023-01-04 21:21:00
明朝皇后:出身卑微与以身作则
...大用宗族等,更有混乱后宫之人。但唯独大明,自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始,终其一朝,明朝的皇后在史学家以及后世的评价中,赞誉非常之高。“是以终明一代,宫壶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严,超
2023-11-23 17:27:00
明朝没有后宫和外戚乱政,选妃是关键
...结的情况呢?所以外戚乱政的情况绝不可能发生。其次,朱元璋是一个很有先见之明的人,他为了防止后人在自己去世之后,不再遵从当下的选妃制度,他还留有后招!那就是从此帝王死了之后,妃
2023-04-30 10:54:00
为何明朝外戚干政影响不及其它王朝
...情况,似乎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够逃出这个政治怪圈。但是朱元璋创立的大明王朝就做到了这一点。明朝时期极少出现外戚干预朝政的情况,后宫、宦官等宫中之人的权力被限制的很死,可以说是成功
2024-06-17 12:22:00
明朝后妃为何大多来自民间
...、与明朝开国帝后身份有关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朱元璋不过是一平民百姓,根本算不上什么世家子弟。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安徽凤阳的一户贫苦人家里
2023-06-06 14:39:00
什么因素造成明朝没有后宫当政
制约李太后的多了,首先是朱元璋的“以儒制国”,其次就是朱棣开始打造的内阁制度和厂卫统治。(1)明朝皇权从未旁落过别小看这两点,整个明朝为何没有皇权旁落过,没有过武将、文臣、宦官、
2024-05-16 16: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
感受先辈足迹 红25军将士后代在郧西重温长征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郧西融媒记者 胡颖妮 周潞)缅怀先辈丰功伟绩,汲取奋勇前行力量。9月9日,70余名红25军将士后代及党史军史专家学者来到郧西县
2025-09-11 19:17:00
晋版图书版本馆
9月11日,市民正在晋版图书版本馆参观。该馆位于太原市并州南路80号,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利用原山西美术印刷厂厂房一层改建而成
2025-09-11 21:46:00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