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皇帝之妻,谓之皇后。皇后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出自于苟子的“天子独大”的观点,大意是指没有人能够与皇帝平起平坐,所以皇帝的配偶,就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不能叫做“皇妻”,那只能叫做“皇后”,也是取意为“皇帝后面的女人”。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上,有多少皇帝,就有比皇帝更多的皇后。作为后宫的最高领导者,在封闭的皇城内,是一个拥有生杀予夺大权的角色。“后宫不宁何以治天下?”,历史上不乏有口碑极差的皇后,如把持朝政、大用宗族等,更有混乱后宫之人。但唯独大明,自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始,终其一朝,明朝的皇后在史学家以及后世的评价中,赞誉非常之高。
“是以终明一代,宫壶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严,超秩汉、唐”--《明史。后妃传》
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吸取了前朝外戚干预朝政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在选择嫔妃的方面要求极为严格,明朝的皇后选举多为京郊附近平民女子。而为了防止权臣勾结后宫作乱朝政,明太祖朱元璋便规定:“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等,必慎选良家子而聘焉;戒勿受大臣所进。恐其食缘为奸,不利于国也。”因此,明朝的皇后,自明太祖马皇后之后,大多数为平民百姓。
在明朝统治的二百七十六年里,后宫共历任了整整二十位皇后。在这二十位皇后中,除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是中山王徐达之女、建文帝的马皇后是光禄寺少卿外,其余的皇后最多也就是一个某县主薄之女,剩余的基本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平头百姓,家中父亲兄弟的官职,都是在该女子册封为皇后之后所封。可以说,在历朝历代,明朝的皇后出身是最为卑微的。
对于后妃选自民间的措施,为了防止外戚干政。这种措施,朱元璋在立国之初,便想得长远。来自民间的女子,见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也知道物力维艰这个道理,自然是会懂得勤俭节约,同时选自良家的女子,均能明事理,辨是非。对于君王的某些不当措施,也能适当地规劝。这一点,朱元璋在与原配马皇后的患难与共的相处中,深有体会。
若是依旧选择功勋世家或者朝中重臣之女,就会造成皇后的娘家不但是功勋重臣,还与皇家沾亲带故,天长日久,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发生。王氏祸汉、贾氏祸晋,这是历史上活生生的例子。朱元璋正是深刻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从根本上就这种隐患给扼杀。
当然,要想真正避免和消除外戚干政这种隐患,仅仅依靠选取平民良家女子是不够的,还需要后宫的后妃们鼎力配合方能避免。这一点,就不得不提明初两位贤良淑德的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以及明成祖朱棣的徐皇后。
“自昔待外戚,鲜不由于始纵而终难制也。虽曰外戚之过,亦系乎后德之贤否尔”--《明.后宫内训》
马皇后本是一位孤女,被郭子兴收养,之后许配给朱元璋。在朱元璋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对他的帮助极大。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本想着寻访马皇后的族人,封官进爵,马皇后劝阻朱元璋,说将爵禄给自己家人,是有违法治的事情,在多次坚决阻止下,朱元璋这才作罢。
明成祖朱棣要给徐皇后的弟弟加官进爵,徐皇后同样也是极力阻止。徐皇后在临死前,还一再对朱棣交代不要对自己的娘家太过娇宠。
正是这两位皇后的以身作则,使之后的皇后都纷纷效仿,自觉藏抑外戚势力,因此,明代的外戚大多都循理谨度,没有敢恃宠而骄,为非作歹的现象发生。更没有掌握军国之权、结党营私的情况出现。有明一代,外戚势力最为孱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