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桐城市金神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新路径,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有序推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
特色产业“造血”。立足村级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夯实村集体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塘桥村盘活闲置的校舍,引进外地能人回乡发展咸菜产业和民宿项目,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夯实农业、突破工业、发展服务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预计村集体每年实现增收20万余元。万新村通过开发荒地,建成了40亩瓜蒌种植基地,预计亩产250斤,年增加村集体经济15万元,该村第二批瓜蒌子基地正在施工中,面积约20亩,预计9月底种植瓜苗。
盘活资源“活血”。通过入股、出租、承包等形式,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益,实现村集体经济“活水长流”。该镇草原村盘活原草原小学校舍26间,兴办金神镇养老院,目前在住老人20人,年收入租金约1万元;盘活闲置粮站站房资源改造为菌棒厂,吸纳周边40余名农户就业,每年可生产400万棒菌棒,后续根据市场行情,波动式增加分红收益,确保村集体年收入不低于20万元。杨公村盘活闲置小学校舍30间兴办塑料拉链厂,年收入房租2.3万元。截至目前,该镇共盘活闲置校舍21处,实现年增收约30万元。
三资管理“养血”。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把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加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力度,整治出的新增农用地,交由村组集体统一管理使用,切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健全落实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民主决策制度,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不断提升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规范化水平。(张秀 张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