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能和李清照并驾齐驱女诗人——朱淑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1: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世人皆知李清照,其实,在南宋时期,还有一位能和李清照并驾齐驱女诗人,她便是朱淑真。朱淑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其诗词多书写个人的爱情生活,早期的诗词大多明快清新,文词清婉,情意缠绵。

到了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这跟她并不完美的爱情有关,她的婚姻是不幸的,这一点可以从她的诗句《愁怀》里看出: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相传是大理学家朱熹的侄女。她生于钱塘江畔,江南的风土人情湖光山色,不仅滋养了朱淑真俊美的容颜,更为她的性情注入了灵动的气息,使她生得聪慧灵巧。

她的家境也很优越,父亲在浙江做官,因此从此便收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史书经典,能文能画,尤其擅长诗词,小小年纪,变得来了才女的称谓。

其实在朱淑真情窦初开的青葱岁月里你,似乎有着一位意中人,他们两情相悦,心心相惜,正如她在诗中这样描述:

“门前春水碧如天,坐上诗人逸似仙”,想必这位逸上似仙的男子便是她心之所往的人罢。

可是造化又常常使人猝不及防,朱淑真生性大胆,乖戾淘气,父母无法任凭她这样下去,日夜逼婚,最后,

19

岁的朱淑真嫁违心地给了一位小吏。朱淑真心中的愁苦我们可想而知。“既来之,则安之”,朱淑真既已嫁人,就该秉着出嫁从夫的教育,本以为能和丈夫诗情画意,白头偕老,怎知命途多舛,她一直跟随者丈夫宦游于吴越荆楚之间,而丈夫始终是个俗吏,即便是在吴越荆楚辗转期间,他也早已满口官腔,浑身铜臭味,一心想要搜刮钱财,钻研仕途,贪图美色。后来实在无法容忍这样的生活,一念之下转身回了家乡。

丈夫与自己早已是同床异梦,相守不相知,无尽的寂寞和愁绪让朱淑真不得不怀疑彼此相结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不禁发出了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这样的诘问。

在当时厚重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她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对丈夫的弃之,更多的是当时残酷的礼教的剥削,在她只身回到钱塘娘家的时候,娘家的父母,周围的邻里,都认为她不守妇道,不安分守几,甚至有人将她的生活说成是

“桑淄之行”。

流言蜚语让朱淑真难以抬起头来,是是非非满城风雨,这一切都让朱淑真难以忍受,以至于最后投河自尽,了断了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诗人们的品格。
...最近看完了全女纪录片《凤凰:她的传奇》,里面讲述了李清照、武则天、解忧公主、沈寿四位女性的传奇故事。看完羊有一丝感慨:有时候,才华与爱情就像挡在女性面前的两座大山。就比如李清
2024-11-11 12:00:00
李清照与朱淑真,被封建伦理压抑的妇女才情
...生与人生观,且对世道人心有所贡献而得到真正的敬爱。李清照便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而宋代另一才女朱淑真,则是失败的典型。我们先来看李清照的生平。这位千古一人的才女,有着千载难逢的好
2023-01-18 22:29:00
才女朱淑真的一首相思词不输李清照,却被世人唾弃是为何?
宋朝文人辈出,无论是才子,还是才女都是造极之人。李清照和朱淑真并称为宋代女性文学的双壁,她俩都多才多艺,而且擅长写词,特别是闺怨相思词在她们的诗作中占有很大比重。然而,李清照被称
2023-01-05 17:00:00
揭秘宋代四大才女:李清照领衔,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闪耀文坛
宋代有四大才女,分别是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如果说把李清照放在首位,那么朱淑真一定是第二位。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2024-02-18 19:09:00
...起中国古代女性诗人,大家往往脱口而出:宋代才女——李清照。曾经才华横溢的她悠游自在:和小伙伴划船打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教训敷衍了事的小丫环,“知否,知否,应是绿
2024-07-05 13:13:00
李清照和朱淑贞同样有才气,却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尤其是在才华当中胜于男子的女人,更是优中之优。李清照,但是这样的存在。我们知道李清照留下很多的词,他的故事,他的词都被我们所熟悉。可是和他有着同样才气的朱淑真,却没有李清
2023-06-30 03:39:00
大宋女子文能“怼”丈夫,武能“搞”相扑,经商入仕样样行
...的女词人。写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易安居士李清照就是在这一时期成名的。宋代虽然开放,但是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对人的思想的禁锢却仍然存在,而李清照能以女子之身,在文坛屹立
2023-01-04 20:03:00
她与李清照齐名,但死后诗集被父母焚毁,史家除名
提起宋词,在灿若星河的诸家中,李清照可以说是最独一无二的存在,她以巾帼之身制霸整个两宋词坛,让后世记住了她的名字。但今天要讲的主角不是李清照,而是一位生卒年都不详,却被后世人尊奉
2023-02-10 19:32:00
...来了。”马二先生听了暗笑。又一会,一个问道:“可是李清照?”又一个问道:“可是苏若兰?”又一个拍手道:“原来是朱淑贞!”马二先生道:“这些什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
2024-03-29 07: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
海报图品 | 齐国那些不可错过的历史名场面
AI图生成:刘伯垚、孙莹长图设计:王岩文案:孙莹、田泽文
2025-08-22 17:41:00
从春秋首霸到稷下争鸣,齐地往事织就斑斓长卷
在齐鲁大地上,齐国的历史如一幅波澜壮阔的长卷,每一个事件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串联起从立国到兴衰的千年风云。自姜太公受封于齐奠定基业
2025-08-22 17:49:00
“石镌风华”太原纯阳宫藏历代墓志精粹展,8月22日在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纯阳宫)开展。作为山西首个以“墓志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展览
2025-08-22 20:30:00
首次公开亮相!限时展出!这两件青铜器到底有怎样的意义?
日前在榆树市发现了两件夫余国的青铜器——青铜鍑和青铜锸,8月22日起在新民大街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限定首展,首次公开亮相
2025-08-22 20:58:00
抗战中的太原:谷草藏英雄 谱写鱼水情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立岗(右)回太原看望父老乡亲。(图片由王立岗儿子王洪提供)翻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画卷,一个发生在太行山麓的动人故事跃然眼前
2025-08-21 07:20: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郭辰昊 徐宁 于洋 王琳“我村人民年年莫忘,今天来送饺子给你们拜年。”在山东临沂朱村,每逢大年初一
2025-08-21 10:21: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
2025-08-21 10:47:00
丰乐剧场墙缝里藏了六把刀
如果你来到吉林省近现代史展,一定会被一楼一个展柜里保存非常完整的沙俄哥萨克军刀吸引,展柜里的军刀闪着寒光,刀上的花纹清晰可见
2025-08-21 10:55:00
【灵山夜话】张恨水笔下的上饶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小说大家。他一生创作超千万字,既有《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风靡一时的言情小说
2025-08-21 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