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30岁裸辞去寺庙打工,月薪0元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6-08 14:28:00 来源:新周刊
30岁裸辞去寺庙打工,月薪0元

精心安排上吃斋念佛抄经,扫地、洗碗、摘菜、搬东西等轻体力活,这种简单又乏味的低欲望生活方式,似乎已成了年轻人新一轮的gap day方法论。

短暂躲避KPI和996,这些地方能成为我们逃离内卷的下一站吗?

作者 | 周芷若

编辑 | 王中中

题图 | 图虫创意

打开社交媒体,你会发现:游客式的烧香拜拜,对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够用了。 如今他们有了更新的解压姿势——裸辞“出家”,也就是到寺庙或者道观做义工。

这届年轻人,不是去淄博烧烤,就是去寺庙烧香。(图/受访者 小刺猬)

精心安排上吃斋念佛抄经,扫地、洗碗、摘菜、搬东西等轻体力活,这种简单又乏味的低欲望生活方式,似乎已成了他们 新一轮的gap day方法论。

短暂躲避KPI和996,这些地方能成为我们逃离内卷的下一站吗?我们找了三位到寺庙道观体验生活的人聊了聊,以下是他们的自述故事。

裸辞去道观

享受空闲也是一门功课

25岁 Ara | 在浙江湖州绥佑宫“出家”

我原本在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当运营,在想要裸辞的那段时间,刚好刷到了绥佑宫义工招聘的帖子,加上一直以来我对佛道都很感兴趣,离职后的一个月,我当即决定打包好行李,飞到湖州德清县的绥佑宫,开启了为期一周的道观义工生活。

无论在平时的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都是“眼里很有活”的人,即使在辞职后,我去旅行也是“特种兵式”的,会把自己每个小时的行程都计划得非常满。

于是,刚到道观做义工时,我感到非常不适应,有时候一下子把活干完了,剩下的时间晾在那我就会特别不习惯。当度过的每个时刻没有被填满时,我就会急着到处问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到处找活干。

到道观生活,慢下来也是一门功课。(图/受访者 Ara)

这种习惯性被KPI支配的焦虑到了第二天就缓解了一些,其实道观里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仙,他们过的也不过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外面的人对里面好奇,里面的人也对外面的生活好奇,道长们也不是白胡子仙气飘飘,他们出行也并不是御剑飞行,也是要坐高铁的。

我一开始想到道观当义工,是抱着那种下地干农活的心态去的,想着可以瘦几斤回来,没想到那一周过得比想象中轻松好多。无非就是早上6点钟起床,在天台打动功练八段锦,然后扫扫地,整理一下大殿,念念经文,叠叠元宝,下午有时间还可以到茶室练练电子琴,上上书法课。

在道观里,要学会享受无聊和空闲。(图/受访者 Ara)

有次上早课,无意中读到《清静经》里头的一句话: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这句话一下击中了我,让我意识到一切烦恼或许都是我内心世界所臆造出来的,所以当我有烦恼的时候,我很容易想到这句话,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看待客观事物不掺杂太多个人的情绪,顿时觉得整个人的心胸都开阔了不少。

毕竟相比起焦虑和烦恼, 生活还有太多值得铭记的画面。我在道观里,发现生活每天都有令我动心的场景。

比如第一天,天微微亮时,外面是乡间田野,我在天台看着这样的风景做早操觉得分外舒畅。有天中午,看义工小伙伴躺在草坪上享受着日光浴,我不由感慨: 像这样美妙的时刻,我之前到底错过了多少?

学会发现身边细微、平凡的美好。(图/受访者 Ara)

30岁不上班去寺庙做义工

我想说:逃避可耻,但有用

30岁 小刺猬 | 在北京朝阳寺“出家”

北漂8年,我做过税务,有过四大银行和互联网的经历,今年年初开始没上班,现在还在gap。

回想起4月去寺庙做义工的日子,虽然只有短短两天,但对我而言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过程,甚至给我带来了一些认知上的颠覆。

或许是上一份工作的内耗有点太严重了,我经常失眠,开始接触冥想,也因此关注到寺庙的禅修班,奈何禅修班火爆到超乎想象,我没能报上名便去了北京朝阳寺做义工。

前往朝阳寺的年轻义工越来越多。(图/受访者 小刺猬)

我本来是一个早起困难户,但在寺庙生活后, 我发现原来早起可以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大概是因为住在山里,早上的空气清新到带着一种催人清醒的气味,也可能因为没有上班上学这种迫不得已去做的事情,没有了压力和排斥心理,我反而可以享受起清晨的时光,原来一上午如此的长,可以做的事情也如此多。

我原本是一个无肉不欢的人,煮个螺蛳粉都要加肥牛。但神奇的是,吃了整整两天素,我一秒都没有想过吃肉。在庙里其实吃得很简陋,多是白菜、豆腐、茄子、土豆、豆角这种极家常的菜,也是未经太多复杂调味的朴素味道。

寺庙的饭菜很简单朴素,但总让人很满足。(图/受访者 小刺猬)

以前的我完全想象不到自己能忍受每天吃得这么清淡,但事实是,我吃得很快乐。每天有固定的吃饭时间,也没有零食加餐,没有夜宵没有外卖,我每顿饭都吃得很珍惜,不会浪费一口菜、一粒米。不贪图口腹之欲的进食, 这种“饥饿”反而让我觉得更快乐和满足。

在寺庙里做义工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人求修行,有人求清静,有人求新鲜。对于我来说,短短两天的寺庙义工生活,让我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心安。在寺庙里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 “一分钱没有并不一定会寸步难行”。

在寺庙里能发现另一种生活方式。(图/受访者 小刺猬)

这里所有人对别人都很包容,佛讲究“结善缘”,师父会无差别地对待每个人。你可以免费住在那,呆多久都行,免费吃饭,力所能及地做自己能做的事,读书或者修行。

在寺庙里,生存只需要一张床、一口饭,有些压力和焦虑其实是被人为创造出来的。

这两天有一段对话让我感触很深,一个义工妹妹问大师父呆在这多久了?大师父说:“十多年了,有缘便呆在这儿了。”妹妹问:“如何判断是否有缘呢?”大师父说:“我在这庙里呆得住,这庙也肯留下我,这就是缘分。”

我想对去寺庙逃离内卷的人说, 逃避可耻,但有用。其实花一段时间逃离日常生活,会让你对自己有新的认知,就像师父说的,来了就是结了一段缘。

虽然一旦投身日常生活,还是会容易陷入没法控制的焦头烂额,但区别在于,我们内心某处埋下了一颗那样的种子。或者什么都不想单纯放空两天,就足以攒一点能量重返生活了。

寺庙不一定是避难所,但可以成为都市人放空身心的充电站。(图/受访者 小刺猬)

离开道观

生活仍要继续

27岁 阿林 | 在四川都江堰玉清宫“出家”

如果说现在很多人去道观是为了逃避内卷,那我肯定不是其中之一,因为我早就清楚徒有焦虑不去行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道观或者寺庙治不好焦虑和不安。

我只是向往清静的道观生活,加上我是四川人,所以选了一个距离较近的青城山玉清宫。

青城山的玉清宫风景一瞥。(图/受访者 阿林)

在道观里能做的事情挺多的,可以撸猫,还可以去书房读书,早上和下午都有早晚课,晚上道长还会叫上大家一起去茶话会,一般会先带着大家诵一段经文,然后给大家品尝自己采的茶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跟着道长,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走进山里,钻进各种树丛,碰着一头的蜘蛛网,去采野茶,采野果野菜,道观里的小狗“腊梅”有时也跟着我们一起上山,再一起回道观。

晒茶悠然看青城山。(图/受访者 阿林)

来道观生活能认识各种不同的人,大部分都是来这里寻求解惑的年轻人。有一个成都姐姐,天天坐在窗边研磨写书法,看到各种事物都能引经据典,我很羡慕她的好文采。她说是因为家在春熙路觉得吵闹,便来这安静安静,来过好多次了。

有一个东北大哥,带着摄影机,一般都在拍道观里的各种事物,或面无表情地坐着喝茶,通过他的表情我能感觉得出他的解惑之心之重。他很多时候都在跟道长聊天,走的时候也说 他心里的惑其实在上山的路上就已经有答案了。

阿林最喜欢跟着义工小伙伴上山采野果野菜。(图/受访者 阿林)

还有一个河北的姐姐,从早到晚都在学习背诵经文,据说她想拜入道观里,不过好像时机还未到,这个姐姐的向道之心很是虔诚,就是感觉她脸上的神色总是过于沉重。

于我而言,道观只是能 让内心世界暂时平静、让急躁步伐平缓的一隅之地,总归是治不好真正的焦虑,所有的疑惑和焦虑只能自己从心底里想开,都需要一个契机。

好比之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两件事,已经让我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以前在斯里兰卡,我有一次在海滩玩浪,被卷入暗流,那次如果不是岸上恰好有人在的话,我已经不在人世了,这是其一。其二是疫情之前我在泰国创业,所有的东西都走上正轨,一切蒸蒸日上,却又因为疫情而全都打了水漂,以往的努力都白费了。

虽然可以蛰伏在道观里思考人生,但人也要往前看。(图/受访者 阿林)

换作是以前,这两件事对我的打击可能会让自己过不了这个坎,但我后来想通了,或许是道法自然这个理念也影响了我,总觉得在命运的洪流下,世事无常,人能做的有限, 只能做好自己该做的,很多事情强求不了。

如今眼看出境游放开了,我打算回泰国继续创业,这种“佛系”心态会让我更好地向前看。

人不能总待在道观里,生活仍要继续。

校对:杨潮,排版:郭芷煊

读完点 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8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月薪5w到日结200,大厂逃离者的魔幻再就业
...在上海某展会上做打《黑神话:悟空》的日结工。(图/受访者提供)米亚在某红书上写下的日结总结,依旧厂味十足——“我在gap期间积极破圈尝试新的组合打法,从思维、技能、健康等多维
2025-02-21 19:20:00
在道观「打工」一天,我看见了年轻人的搞钱焦虑
...天。功德+1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火神庙,它跟我去过的其他寺庙有很大不同。庙外就是什刹海,二十米开外就有一群老头老太太在跳舞、打太极。在庙前站立,门匾不高,不需要仰长脖子就能望到顶
2023-05-01 10:37:00
近六成不限学历?薪资过万包食宿?数据告诉你真实的寺庙招聘
...有四分之一的岗位对此有所限制。其中,1.83%的岗位要求受访者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西藏比如县恰如寺管委会招聘的驾驶员岗位,明确要求10年以上驾驶经验,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记
2024-03-30 16:25:00
...浪猫成为“流量密码”的同时,原本作为清心之地存在的寺庙、道观,也正在发生因收留流浪猫而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作者 | 梅珍里编辑 | 晏非题图 | 视觉中国“第一次在猫的身上
2025-03-10 15:08:00
周末短出家,打工人最好的医美
...各家的疯狂会员日上山修行,年轻人的最新休息区周末的寺庙里到底藏着多少被生活压得灰头土脸的年轻人?有大厂在逃员工,成天被困在OKR里,卷生卷死卷到抑郁,也没力气说走就走去奔赴诗
2023-05-19 12:00:00
冒充寺庙义工,骗佛教信徒进行“捐赠”,竟“募捐”到502万余元。案情回顾2020年春节后,被告人黄某某因从事过网络化缘工作得知很赚钱,便伙同被告人饶某某、何某某、饶某(另案处理)
2023-08-22 23:37:00
泰国代拜怪相:代拜一知名佛像,一次最高收费2888元
...营了一个自媒体公众号,是典型的“手机控”。 图源:受访者供图48小时不带手机的体验让小张受益良多,“其实什么也没有错过,不影响生活。”在小张看来,这次经历让她领悟了“生活要
2023-02-09 10:07:00
四川坚强的百年寺庙,历经风雨命运多舛,石碑成排却无人知晓
...古蜀文明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它不说,道观寺庙特别多,尤其是寺庙,峨眉山报国寺,成都文殊院在业内都非常有影响力。四川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拥有知名道观寺庙真不奇怪,但在
2024-06-21 11:41:00
寺庙门口,挤满了等待上岸的人
...源:图虫创意有些时候,“出家”才能更好地“入世”。寺庙里生活规律,远离城市的嘈杂和拥挤,似乎是一道隔绝诱惑和欲望的绝佳屏障。近几年,“备考人”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社会身份,披星戴
2023-03-06 13:3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