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周公“一饭三吐哺”:古代忠诚与智慧的典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2 21:3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周公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不仅以智慧和忠诚著称,还以其对周朝的重要贡献而受到后世的敬仰。其中,“一饭三吐哺”的典故,是周公忠诚与智慧的生动体现,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周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地(今陕西省宝鸡市),故被称为周公。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也是周朝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一饭三吐哺”的故事发生在周朝建立之初。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公在辅佐年幼的周成王时,尽心尽力,不辞辛劳。有一次,正当周公用餐之际,连续三次有客人来访,周公每次都立即吐出口中的食物,起身接待访客。这一行为体现了周公对国家大事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宾客的尊重。

周公“一饭三吐哺”:古代忠诚与智慧的典范

这个故事背后反映的是周公深厚的忠诚和责任感。作为周成王的辅政大臣,周公深知自己的职责重大,国家的安危和稳定远比个人的温饱更为重要。他的这种精神,成为后世忠臣的楷模。

“一饭三吐哺”的典故,也展现了周公的智慧。他明白,国家初建之时,各种事务纷繁复杂,需要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周公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国家政务的高效运转,也为周朝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今天,周公“一饭三吐哺”的故事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应对待工作充满敬畏之心,对他人保持尊重,对责任持有忠诚。周公的形象,是对现代人在职场和生活中的有益指导,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应忽视对他人的关怀和对责任的坚守。

周公的智慧与忠诚,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更大的生命价值。在回顾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时,我们不仅应当铭记历史,更应当从中汲取智慧,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和责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3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王托孤之任,辅政成王七年而还政。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慎以代政;成王长,能听政,周公使其临朝,以尊王位;平定内乱,兴建成周洛邑,功在当朝。待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
2024-06-11 10:15:00
历史上妲己真实下场是怎样的
...的作用。史书记载,周公为了显示自己谦恭下士的人设,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意思正吃饭呢,有人求见,赶紧吐了口中的饭出去接见,办完事回来继续吃。正吃呢又来人了,赶紧再出去,一顿
2023-08-01 20:44:00
周武王将辅佐周成王的重任交给周公而非姜尚,原因有六点
...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也就是说周公接待下人时连吃饭、洗浴的时间都不间断,可见周公的贤明之处。周公深得周武王信任,无论国
2023-06-19 12:24:00
周公摄政时创建新制度,使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
...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史记•周鲁公世家》)由此可见周公善待贤者的一片衷情。管叔
2023-02-04 20:48:00
青岛大学:溯源圣迹承文脉,青春聚力传薪火
...团首站奔赴周公庙与鼓楼,在周公庙聆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深切感悟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内核;登上鼓楼俯瞰古今风貌,探寻礼乐文化在当代的传承脉络。下一站,实践团在
2025-08-14 20:46:00
“周公”被尊为“元圣”极受儒家推崇,那么他是谁的后世?
...幼主,管理国事。为延揽天下贤才,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以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摄政,引起内部争权斗争。周公的兄弟管叔、蔡叔等人不服,便趁机散布流言,诬蔑周公
2023-06-27 14:43:00
古代有洗发水吗,古人用什么洗头发?
...很费时费力。《史记》记载,周公说自己“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意思是说,周公礼贤下士,洗头发的时候如果赶上有人来求见,他就会握着湿漉漉的头发去见
2023-07-12 10:01:00
他是西周朝真正的创世之君,死后以天子之礼安葬
...,去接见那些求见我的人。《史记》记载“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但是周公专权的做法马上就引来了一些大臣都互相议论说:“看来周公姬日要对成王不利了”
2023-01-31 16:48:00
...事之要,关键在人。”古往今来,从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礼贤下士,到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再到刘备“三顾茅庐”,都以“求贤若渴”的诚意,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当前人才
2024-03-10 15: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