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推动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制成品”转变
沂蒙土特产走俏年货市场□记者 纪伟
通讯员 高云野 王伟 报道
本报临沂讯 “为了保障春节期间的产品供应,我们准备了石磨面粉52吨,富硒面粉16吨,富硒面条、黑小麦面条、石磨面条各10吨,还有礼盒1万余份。”2月4日,走进费县东蒙镇左三姐食品的生产车间,董事长左百丽忙着和工人一起打包货品。对今年的销售她十分有信心:“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市场预期非常好,预计春节期间销售额能达到100万元以上。”
临沂是农业大市,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达969万亩、418万吨,生猪存栏量、饲料产量保持全省第一,还是省级区域性粮食安全应急保障基地。如何让农业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收益,临沂各级各部门选择在土特产上做文章。
临近春节,年货经济带动消费热潮,受健康生活理念影响,农产品礼盒成为年货“爆款”。在地处沂蒙山区的费县,当地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基地和种植养殖大户拓展产地初加工,推动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制成品”转变。
针对小麦、玉米等粮食类耐储农产品,该县重点发展冷藏、烘干、脱壳、去杂、磨制等初加工;针对果蔬和鲜食类农产品,发展分级、清洗、保鲜和预冷等仓储设施和商品化处理,建立县、乡、村三级主导优势农产品冷藏保鲜配送网络,推进农产品就地存储冷藏。
在费城街道沂蒙小调特色食品公司,费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和对外合作科科长吴云东向记者展示了该公司的春节备货,包括特色食品、坚果制品、调味品、杂粮和植物油五大系列上百个品种。
“推动产地初加工,一方面可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把产品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还能大量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从而调整和改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吴云东说。
近年来,费县精心培育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品牌竞争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40万亩,打造了费县山楂、费县核桃、费县板栗和胡阳西红柿4个过亿元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其中,费县山楂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胡阳西红柿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到24.14亿元。费县目前共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三品一标”农产品136个,市级以上名优农产品47个。2023年,费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51家,实现营业收入421亿元。
布局年货销售渠道,费县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线上通过社区团购、进驻电商平台、与直播平台头部主播合作带货等方式推进,线下先后组织企业参加“齐鲁农超·村村有好品”新春年货节活动、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第110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各类展会活动,扩大费县企业和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从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礼盒订单销量大增,这可能和前段时间政府为我们搭台去青岛、广州等地作推介有关。”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续利民表示,农产品生产经营已经不能沿用以前的“粗放”模式,要向高端进发。下一步,费县将着力发展以现代加工技术驱动的精深加工,培育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助农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