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讲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13 07:46:00 来源:南京日报

□康海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教育部等10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旨在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讲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需立足网络时代,强化互联网思维,结合青少年身心特点、顺应技术发展趋势,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虚拟仿真技术作为数字时代的前沿科技,以其高度沉浸性、交互性和场景重构能力,为深化“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一个创新路径。

创新“大思政课”师资协同模式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力量。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化协同平台,推动形成“专兼结合、跨界联动”的大思政师资格局。一方面,利用虚拟教研室系统,整合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的理论优势、专业课教师的学科特色、辅导员的实践管理经验以及行业专家、模范人物的一线智慧,实现不同领域育人主体的云端协同备课、案例共创。例如,通过虚拟现实会议系统,革命纪念馆讲解员与思政教师可共同开发沉浸式党史课程,将理论阐释与历史场景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教师能力成长数据库,动态记录教师教学实践、技术应用等数据,生成个性化发展图谱,为教师提供虚拟仿真教学技能培训、跨校教学观摩等定制化提升方案,促进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推动“大思政课”资源共建共享

优质教学资源是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的核心要素。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构建数字化资源生态,推动思政教育资源从碎片化向系统化、从静态存储向动态更新转变。一是运用三维建模、动作捕捉等技术,将红色遗址、革命文物等实体资源转化为可交互的虚拟教学资源库。例如,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实物展品进行高精度数字复刻,开发“重走挑粮小道”虚拟体验课程,使学生通过VR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二是搭建跨区域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优质虚拟仿真课程的版权保护与开放共享,打破地域限制。各高校、纪念馆可将开发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上传至云端,形成覆盖历史、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思政资源矩阵,实现“一处开发、多地复用”的资源效益最大化。

拓展“大思政课”育人场域

“大思政课”的生命力在于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虚拟仿真技术通过创建虚实交融的教学场景,实现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向“沉浸体验”的跨越。一方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重大历史事件现场,如“飞夺泸定桥”虚拟教学项目,学生佩戴VR设备后可化身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接受革命精神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混合现实(M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空间叠加,打造“行走的思政课”。例如,在参观纪念馆时,学生可通过AR眼镜触发虚拟讲解、历史场景重现等功能,实现“实景+虚拟”的立体化学习体验。此外,借助元宇宙技术构建虚拟校园、虚拟社区等常态化育人空间,使思政教育突破物理空间限制,实现全时空覆盖。

革新“大思政课”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创新是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关键。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构建交互式学习环境,推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一是开发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统,设计“党史知识闯关”等互动课程,将理论知识融入角色扮演、情景解谜等游戏化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觉醒年代”虚拟仿真课程中,学生可扮演五四运动中的爱国青年,通过与虚拟角色对话、参与历史事件决策,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解。二是运用智能交互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系统通过捕捉学生在虚拟场景中的行为数据,分析其知识掌握程度与情感状态,实时调整教学内容与难度。例如,当学生在“脱贫攻坚”虚拟实践中遇到决策困难时,系统自动推送案例解析、专家访谈等学习资源,实现精准化学习支持。同时,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跨校联合教学,不同地区的学生可在同一虚拟场景中协作完成思政课题研究,促进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虚拟仿真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持续深化技术应用,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思政教育生态,能够让理论教育更生动、实践教学更真实、价值引领更有力,推动“大思政课”真正成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关键课程,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为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本文为教育部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应用”(21SZK14062001)的阶段性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3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师的思想引领,抓好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一方面,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始终以坚定的信仰、鲜明的立场、深厚的家国情怀、广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理论功底、强大的人格魅力来感染
2024-04-21 06:37:00
...想政治工作是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办学特色和优势。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网络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
2024-04-14 06:58:00
...工作提供保障,是新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新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煤矿企业在各类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下,工作方式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2024-04-21 01:37:00
...学工作专题研讨会上,该学院全体思政教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就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等展
2023-09-27 01:33: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巩萱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战略,明确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立足
2024-02-02 05:21:00
...的育人机制。一方面,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弘扬和践行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把鲜活的素材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
2024-04-08 02:38:00
...赛项集训及联合组队、大思政项目课题研究等工作,推动新时代跨地域“培根铸魂”协同育人机制提质升级。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暑期社
2024-05-14 01:19:00
...事而化、因势而新,是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内在遵循。面对新时代大学生,除了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设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外,我还更多地在内容设计上下功夫。关注时事热点,利用身边的鲜活事
2024-06-16 05:37:00
...科专业之间的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纵深发展,赋能新时代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湖南工商大学享有“经济湘军基地,企业名家摇篮”的盛誉,是一所由院士领衔,管理学、经济学、工学、理学
2024-02-22 04:4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3日,西安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主持并讲话。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2025-11-03 17:47:00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机出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据统计,今年1-10月,西安机场累计已保障首乘旅客近4000人
2025-11-03 17:47:00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
11月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开幕式在创新港举行
2025-11-03 17:47:00
历史性突破!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中国青年科创“揭榜挂帅”竞赛获12项大奖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终审决赛在长沙、重庆
2025-11-03 17:47:00
河北新闻网讯 2025年承德市“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轮滑培训活动由承德市体育局、中共承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2025-11-03 17:59:00
高标准展现城市窗口形象,静安区全力护航第八届进博会
日前,记者从静安城发集团获悉,为迎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办,集团各板块近日围绕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及物业服务等重点领域
2025-11-03 18:0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教师王静岩
2025-11-03 18:05:00
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成功举办
11月2日,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800余名定向运动爱好者齐聚百里杜鹃
2025-11-03 18:11:00
汇川区:秋种油菜忙 春来花海“金”
多彩贵州网讯眼下,正值秋种关键时期,汇川区团泽镇的田间地头,锄起锄落、苗栽土覆,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移栽油菜,一幅忙碌的秋种画卷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2025-11-03 18:11:00
仁怀:30万亩冬闲田不闲 “高粱+”轮作土地生金
多彩贵州网讯秋冬时节,仁怀市高粱收割后的田野褪去“闲意”,处处是忙碌景象。作为酒用高粱主产区,当地创新推行“高粱+”轮作模式
2025-11-03 18:11:00
吉网调查|热浪奔涌 长春商业“新场景”点燃消费新引擎
前一刻还在雨林穿梭,下一刻便到了滑雪场,像这样“打破季节与场景界限”的体验,12月25日,即将在长春万达茂新奇呈现。 11月3日
2025-11-03 18:13:00
在系统治理中重塑城市韧性——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综述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和高楼林立,更体现在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当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全球性挑战
2025-11-03 18:14:00
《半月谈》近期报道的基层“跑步机现象”,以“远看满头大汗,近看原地踏步”的生动比喻,戳中了部分干部“忙而不实、虚功自嗨”的痛点
2025-11-03 18:15:00
龙岩:守护文化根脉 闽藏两地非遗同台绽放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温良卿)11月1日,由福建省对口支援边坝县工作队、福建省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2025-11-03 18:21:00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赵娜)金秋十月,龙岩“一县一品”本土品牌体育赛事好戏连台。激情在赛场涌动
2025-11-03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