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商鞅变法的初心和底层逻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3 12: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的长河中,商鞅变法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场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重大变革,不仅改变了秦国的命运,更是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当我们再次审视商鞅变法,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层逻辑与现实中的“躺平”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聊聊商鞅变法的初心和底层逻辑

秦国,这个曾经雄踞西北的国家,在战国时代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变法前夜,秦国虽被中原人视为未开化的蛮族,但却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在西北地区称霸。秦国的崛起并非偶然,从西周中后期开始,秦国就踏上了历史的征程。起初,秦国只是周天子的牧马炮灰,但因护甲有功,获得了开拓关中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秦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审美诉求,既模仿铜锭技艺风格,又照搬周人的金文字体。随着实力的增强,秦国又大量吸收戎狄文化,对周礼进行改进,形成了兼具西周与草原风格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赋予了秦国人民强烈的共同体意识,使他们在面对外敌时能够团结一心,共赴国难。

聊聊商鞅变法的初心和底层逻辑

秦穆公时期,秦国达到了鼎盛。秦穆公以其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吸引了大量人才前来投奔。这些人才为秦国的崛起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后来的商鞅变法奠定了人才基础。然而,随着战国时代的硝烟重新燃起,各国纷纷走上变法道路,秦国也不例外。

商鞅变法,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秦国的崛起,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商鞅以严苛著称,通过打压躺平、强化集权等手段,将秦国上下变成了一部无法躺平的机器。在这种机制下,秦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普通人想要通过军功获得爵位,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即使获得了爵位,也必须继续为国家服役,直到生命的尽头。这种高强度的征兵和备战状态,让秦国的百姓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

聊聊商鞅变法的初心和底层逻辑

同时,秦国陷入了低效率扩张的循环。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不少胜利,但由于扩张方式过于残酷,导致新占领区的土著居民大量死亡,无法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而且,秦国还必须面临强敌的伺机反击,资源汲取效率反而无法提升。这种低效率的扩张方式,让秦国的国力逐渐耗尽,也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聊聊商鞅变法的初心和底层逻辑

在这场变法中,精英阶层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国君和贵族世家通过变法加强了集权统治,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他们还通过赏赐封地等手段,将变法带来的红利分配给了自己的亲信和家族成员。那些为秦国扩张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客卿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得到了国君的赏识和重用,还获得了大片封地和财富。然而,与精英阶层的繁荣相比,秦国的百姓却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他们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征兵和备战状态带来的压力,还要面对严苛的法律和刑罚的威胁。

聊聊商鞅变法的初心和底层逻辑

当我们回顾商鞅变法时,会发现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虽然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崛起,但也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变法需要考虑到社会的承受能力和百姓的利益。商鞅变法虽然强化了集权统治和军事实力,但却忽视了百姓的利益和感受。这种忽视让百姓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也让秦国的社会结构变得脆弱和不稳定。变法还需要注重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商鞅变法虽然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却没有为未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余地。这种短视行为让秦国的国力逐渐耗尽,也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回到现代社会,“躺平”一词成为了热门话题。它代表着一种消极、逃避现实的生活态度。然而,“躺平”现象并非完全不可取。“躺平”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此时,“躺平”可以让他们暂时放下负担和焦虑,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这种自我保护机制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调整心态,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躺平”也是一种反思和审视自我的机会。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略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感受。而“躺平”则可以让人们暂时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这种反思和审视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真正的追求和动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加珍惜和享受生活的美好。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沉迷于“躺平”之中。我们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动能力,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商鞅变法到现代社会的“躺平”现象,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我们不能选择躺平,而应该勇敢地迎接挑战,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百姓的利益和感受,要注重社会的承受能力和长远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崛起和繁荣。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竞争激烈,都让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容易陷入“躺平”的状态,选择逃避现实。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上的秦国就是因为过度强调集权和军事实力,忽视了百姓的利益和感受,最终走向了灭亡。我们不能重蹈覆辙,而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注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躺平”并不是一种完全消极的生活态度。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躺平”,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反思和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真正的追求和动力。

总之,从商鞅变法到现代社会的“躺平”现象,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我们应该在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启示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让我们在追求进步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实现真正的崛起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孝公为什么会支持商鞅的变法呢
...十多岁的卫鞅来说,这是一次输不起的政治行动。那么,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秦孝公与卫鞅是否掌控了变法革新的主动权了呢?一、政治方面秦孝公希望通过变法
2024-06-28 19:26:00
秦法暴虐,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时期却不爆发农民起义是为何?
...,后来因为这位公孙鞅被封在了商地,所以也被后世称作商鞅。而这场变法,也被称之为商鞅变法。在商鞅变法的过程当中,秦法也开始被逐渐制定了出来。因为商鞅是典型的法家思想,所以这套秦
2023-02-19 20:52:00
成也商鞅变法,败也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秦国成功与失败的根源
...之所以能够强大,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根本原因就在于商鞅变法,因为商鞅变法让秦国强大,秦国强大自然就逐渐具备统一六国的实力,然后再经过六七代秦国君主的接力,于是在秦始皇这个英明
2024-12-03 10:08:00
晚清百姓为入侵的列强充当带路党,从根儿上讲应该归咎于商鞅变法
...变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因为那一年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底层逻辑其实很简单,就是想让国家在短时间内强大起来,必须完成对国民服从性的改造,让百姓如牛马般劳作,绵羊
2024-11-02 10:07:00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很多人最初听闻商鞅其人并非是变法,而是“立木”为信的故事。他曾将一根长木立于南门,称若有人可将其拿去北门便可赏五十金,起初众人不信,后有壮汉拿起木头便走,商鞅当即兑现承诺,自此在
2024-10-19 12:21:00
商鞅吕不韦李斯都是秦国功臣,为何都不得善终?
...位相邦是一个叫樛斿的人,秦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变法家商鞅并没有担任过秦国相邦一职,他的职务是左庶长,虽然相当于相邦的职务,但没有被称为相邦或者相国。吕不韦是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时期
2023-07-07 10:55:00
商鞅变法是为了谁?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变法,同时也是影响中国历史几千年来最为成功的一次商鞅,商鞅变法直接让一个地处边陲、不被中原承认的秦国,一跃成为战国晚期最强大的国家,秦国能统一六国
2023-08-24 16:37:00
分析一下商鞅变法在秦国取得成功的原因
如果评选对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商鞅变法当稳居榜首。商鞅变法使得秦国逐渐强大,并在以后雄踞天下统一全国。商鞅变法改变了中国历史,后来的历代王朝都在延续这次变法的主要精神,形
2023-04-21 15:13:00
揭秘商鞅变法中的奇葩规定
商鞅变法历经两个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变法里,有一条比较奇特的规定:禁父子兄弟同室而居。为什么商鞅会出台这么一条法令,这条法令有什么意义呢?第一、大户变小户,查隐匿户口,增加赋税秦国
2023-05-03 06: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十二生肖国画系列——徐建明生肖《鼠》作品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
2025-04-22 10:41:00
朱元璋父亲下葬之谜:抬棺绳子断,土塌变成坟
明太祖朱元璋祖父的陵墓,原葬在凤阳杨家墩。清康熙十九年,沉入洪泽湖以后,从此这座陵寝就不为人们所注意了。朱元璋还未正式做皇帝以前
2025-04-22 11:38:00
朱元璋让人把刘伯温的棺材头锯掉,露出六个字:开棺见尸者斩!
神机妙算刘伯温,刘伯温真是聪明啊,帮助朱元璋很多很多,和诸葛亮相比,刘伯温也毫不逊色,天上地下,无所不通,正所谓一个人太有才
2025-04-22 11:38:00
两国为抢夺土地大打出手,一国在中国人率领下,直接杀进敌国老巢
古中国时期,国力强盛,又是东方正统王朝,周边各国为了过上好日子纷纷臣服朝贡,当然也有不服的,比如缅甸,明朝时期缅甸就经常侵犯边疆
2025-04-22 12:02:00
94岁大爷去世留下100万遗产,法院却判给居委会,法院凭什么?
94岁大爷去世留下百万遗产,法院不判给四个子女孩却判给了当地居委会?父母去世之后,子女继承遗产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江苏无锡老人去世后
2025-04-22 12:19:00
5月3日即将开集!来孝善故里——祝阳镇井家洼村乡村周末大集,感受人间烟火气~
瀛汶河畔 祝山之阳人杰地灵 瓜蔬飘香孝善故里 惠风和畅岱岳区祝阳镇井家洼村周末大集于2025年5月3日9:00即将开集自5月3日起
2025-04-22 12:24:00
古代,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可直呼老爹的大名
礼制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家的标准。尤其是每个人的称谓,在日常生活中是最能体现礼制的。古代,一个新生儿在出生百日由父亲为其取名
2025-04-22 12:33:00
05年“背母上大学”的刘霆,10年后接受变性手术,后来怎样了?
2007年,在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一位22岁的清秀男子脱颖而出。此人名为刘霆,因“背母上学”的感人事迹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2025-04-22 12:35:00
三国时代的\
在刀光剑影、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历史舞台似乎总是被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与冲锋陷阵的武将所占据。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的名字如雷贯耳
2025-04-22 09: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于巢湖之滨,2020年8月19日下午,在安徽合肥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2025-04-22 09:41:00
朱元璋曾用“蚊刑”叮死中国最后一任宰相,“蚊刑”,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听说过满清十大酷刑,那是相当残忍,事实上每朝每代都有骇人听闻的残酷刑罚。古代行刑都是公开执行,于是这些血腥的场景还能起到震慑作用
2025-04-22 05:57:00
朱元璋想杀沈万三,指着猪蹄问:这是啥菜?沈妙答3字保全性命
中国古代有着历史悠久而庞大的官僚体系,按照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来划分,为官者处于最高的社会阶层,现在备受推崇的商人倒是位于歧视链的底端
2025-04-22 06:16:00
朱元璋悬挂一铁牌,不到80年他摘下来毁掉大明王朝:也就这样完了
文/花开无田图/网络图片宦官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宦官的出现是种顺势的潮流,皇宫里的男人只能有皇帝
2025-04-22 06:19:00
琅琅书声穿越千年 “解码”山西书院阅读特展
培育读书风尚 建设文化强国图为“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书院展第六展厅:“山右风雅——山西书院阅读特展”。王韵菲 摄白鹿踏云
2025-04-22 07:30:00
洪秀全有一张大床,含有特殊机关折磨人,妻子都不愿躺上去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经历过四百多位皇帝,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免不了战乱,而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他们可以说是农民的代表
2025-04-21 2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