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9 12:2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很多人最初听闻商鞅其人并非是变法,而是“立木”为信的故事。

他曾将一根长木立于南门,称若有人可将其拿去北门便可赏五十金,起初众人不信,后有壮汉拿起木头便走,商鞅当即兑现承诺,自此在百姓心中有了威望。

但就是这样一个以身作则的典范,最终却被判处五马分尸的极端刑罚,对于商鞅这般悲惨的结局。

当时很多人都对商鞅感到惋惜,但了解他具体的变法措施和造成的结果之后很多人都表示,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变法造就强大秦国

商鞅早年曾在魏国担任“庶子家臣”,长时间未曾受到重用后才辗转秦国。

尽管他用“立木”的方法获得了秦人的信任,但毕竟是“外来之臣”,又要推动较大的变革,死亡的结局从这一刻开始早就注定了,只不过当时的秦国恰巧陷入困境,正巧需要变革促进社会发展。

当年的秦国地处西北,资源相对匮乏,不仅与中原国家鲜有往来,还经常受到少数民族的侵略。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状态之下,秦孝公继位后才开始招贤纳士,商鞅这才有机会来到秦国。

经过和秦孝公的三次会谈之后,商鞅于公元前359年正式实施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上废除了“封邦建国”,实施“军功爵”制度。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战场上的杀敌数目和攻下城池的多少来赏赐爵位和田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军队作战的积极性,为后来秦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变法彻底落实,商鞅实施“法官”制度,主要用于向底层人民解释法令内容。

在经济上通过《垦草令》促进农业的生产发展,实施统一的税收制度,让农业的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

为了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商鞅允许土地私,有,并且产量较高者可以免除徭役,这一举措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此外商鞅也在户籍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比如禁止百姓随意流动,将当地百姓登记之后互相监督,一家有罪其余均会被株连。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在外之人需要遵守户籍凭证制度,无相关证件者不可随意逗留,有发现随意收留无证人员者按违法判定。

这种种法令的确让秦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但商鞅自己也没有想到,此次改革的连带后果会让自己的生命走向终结。死亡来临

商鞅变法虽然受到秦孝公的支持,但朝廷中的主力不在少数。

商鞅所推行的政策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世卿世禄制的废除让旧贵族丧失了原本的人事任免权,军功爵制度的实施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贵族权力。

所以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便成为了众矢之的,很快被反对者冠上了“谋反”的罪名。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为求自保,商鞅选择出逃,但因为自己曾经颁布的“户籍制度”,如今的他走到哪里都是外来者,不仅无人敢收留,连旅店也无法居住。

最终商鞅被带了获取判处“五马分尸”的车裂之刑,很多人为商鞅之死感到唏嘘,但有人却恨不得多加一匹马。

因为仔细分析商鞅的改革措施后,可以发现其中也有许多弊端,影响了后世近百年的社会。不足与影响

商鞅推行的变法以“强秦”为目的,并不在乎百姓的感受。

从制度上看,他追求的“赏”只是针对秦国有功之人,对百姓多为“刑”,对于秦国百姓来说,这会让他们只知道“耕战”,似乎只是为了秦国的“统一计划”活着,要么耕地贡献国家,要么参加军事训练。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这是一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功利主义,而商鞅作为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为了保证“功利主义”实施,制定了十分残酷的刑罚。

为了尽可能减小阻力,商鞅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都将“刑罚”作为主要手段贯穿始终,完全忽略了礼制。

商鞅从思想上走向了极端,他始终认为通过刑罚让人们顺从好过道德劝解,严刑峻法总是能够更好地约束群众。

因此变法时期的秦国出现了恐怖的社会氛围,和“轻罪”重罚的不当判定方式。

《商君书》中强调“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这样的“重刑主义”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秦国乃至后续完成统一的秦朝,都在用残酷的刑罚压迫底层百姓,并且极刑和死刑越来越多。

尤其是商鞅所推崇的“连坐之罪”很容易伤及无辜,早年秦惠文王触犯法律,按照秦国法律当被判刑。

但最后却株连了他的老师代他受过,被判处劓刑。后来商鞅还因为处理私下斗殴在一天之内就杀死了七百余人。

除此之外,商鞅所推行的“军功爵”制度养成了军队“弑杀”的性格。

为了提高战场上的杀敌数量以获得爵位,秦国军队每到一处都会进行屠城,甚至连无辜百姓也不会放过。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最后,商鞅在大力推行农业的同时对商业进行了十分残酷的打压,秦国的商人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可言。

为了提高农业在秦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商鞅实施了“小规模”生产,子嗣成年之后必须分家并耕种另一块土地,否则就要被征收双倍赋税。

农业生产和赋税收取均以家庭为单位,如此便对商业造成了极大的限制性。这一举措让今后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几乎全都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改革效果再显著,弊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依然深远,所以才会有人如此憎恨商鞅。

为何有人说不仅不用可怜商鞅,还应该给他加一匹马

总结

世间万物均有其两面性,商鞅所推行的变法在当时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残酷,这是改革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而改革的推动者,也注定是一系列后果的承担者。

但尽管如此,也无法否定商鞅变法对历史的推进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历任秦王都不为商鞅平反
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如果没有他和秦孝公这对“变法CP”,就不会有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壮举。秦国本来只是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国,被视为蛮夷,在诸侯间都排不上号,还时常受到邻居魏国的欺负
2024-05-01 20:48:00
为什么说商鞅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大功臣
商鞅早年是在魏国侍奉魏国丞相公叔痤的,但是当公叔痤快死的时候他和魏王推荐商鞅说:“商鞅是个大才,可以让他治理国家。但是如果不用,那就赶紧弄死他。”那个时候魏王以为是他老糊涂了,所
2024-07-06 16:25:00
商鞅被诬陷而死,为何历代秦王都不给他平反
商鞅为秦国立大功,却被诬陷而死,为何历代秦王都不给他平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要向大家说明一件事:商鞅虽然死的可惜,但并不冤枉。这里先给大家卖个关子,笔者给大家从头开始讲起。
2024-10-15 13:05:00
商鞅变法:秦国崛起的秘密武器
...但是,我们能以几次与魏国战争的失败就断然觉得没经历商鞅变法的秦国弱吗?主要是当时的魏国太强。中原诸国除了齐国两次用计击败魏军以外。基本就没有一个国家打得过他。真正被魏国打得差
2023-11-13 05:59:00
秦孝公的求贤令“与之分土”有多吸引人?商鞅冲着这点去了秦国
...说魏惠王盲信庞涓陷害了孙膑,再比如说魏惠王没能重用商鞅。说到商鞅,我们后人总是由衷的敬佩,因为他为秦开了帝业。那么商鞅为何会离魏去秦?其实不单是因为魏国不用他,更重要的是秦国
2023-04-21 19:42:00
商鞅为什么会得到秦孝公重用
...也铸造了一支斗志昂扬的虎狼之师。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商鞅变法。作为战国时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商鞅让秦这个西陲边国一举实现了国富兵强的梦想。商鞅可以说是帮助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
2023-05-29 16:14:00
商鞅: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就越强、越稳定呢
...的刑法制度来治理国家,在这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就是商鞅,他提出了“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就越强、越稳定”的想法,而这样的想法也被统治者贯彻到了治理国家的方方面面。秦朝的社
2024-07-06 16:27:00
商鞅与秦孝公三次对话,第三次为何让秦孝公眼前一亮
...等一系列原因。当然了,在这些变法中最成功的无疑就是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这其实也是要归功于商鞅变法前十足的准备,以及对秦孝公的考量。魏王不识人才在什么都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商鞅
2024-10-19 12:46:00
秦孝公与商鞅: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臣组合
秦孝公、商鞅秦国是幸运的,商鞅与秦孝公生于同一个年代,以后的中国历史再也没有一个君臣关系像他们一样,君对臣是如此信任,臣对君是如此衷心,他们二人共同缔造了强大的秦国,也共同缔造了
2023-09-19 01: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一场诱敌深入的伏击战
东蒲村伏击日寇战斗遗址(资料图片)。 阳光炽白地铺在东蒲村的田野上,微风吹过,卷起细碎的尘烟,与田垄间零星绽放的五颜六色的小花形成鲜明对比
2025-08-20 08:09:00
36幅墙绘讲述婚俗故事,聊城这个小村庄让传统古礼“活”了起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婚俗文化,恰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其中熠熠生辉。“终身大事”这一称谓,真切传递出国人对待婚姻的庄重与敬畏
2025-08-20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
2025-08-20 12:50:00
百年铜柱 千里边陲:吴大澂晚清勘界固防的爱国史诗
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馆一楼《吴大澂固防》展区内,一件特殊的展品静静诉说着100多年前的边疆风云。这座高大的铜柱复制品,虽不及原物历史悠久
2025-08-20 15:01:00
千年一滴青州醉,此酒曾入东坡杯
大众网记者 杨晓玲 潍坊报道这场时间与匠心的千年对酌,是历史与风土的无声契约。青州大地,仰天山下,狮子峪内,一滴酒藏着半部华夏酿酒史
2025-08-20 16:02:00
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王尽美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潍坊籍军旅作家丁一鹤撰写的《尽美中国--王尽美传》一书正式出版发行,并赠送给王尽美革命事迹教学基地作为教材。视频是作者讲述了撰写王
2025-08-20 16:03: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人民军工摇篮”——黄崖洞兵工厂背后的故事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坐落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作为“人民军工摇篮”,拥有不可复制的红色资源禀赋:1939年八路军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兵工厂在这里诞生
2025-08-20 17:38: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踏遍武乡,追寻抗战红色足迹
近日,“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山西省武乡县,记者随团踏上这片浸染着英雄鲜血的热土,通过实地调研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2025-08-20 17:39:00
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左权将军的最后一封家书
巍巍太行,层峦叠翠,这里是英雄的土地,回荡着不朽的回响。“何日相聚?念、念、念、念!”一封跨越八十余载时空的家书,透着沉重的力量
2025-08-20 18:10: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迫走盐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长白山起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渤海子弟兵抗战史》连环画连载之胜利第一声——小清河打汽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抗战烽火里,渤海大地曾见证无数子弟兵执戈卫国的壮举;八十年后,一部泛黄的连环画为我们重启那段热血记忆
2025-08-20 20:1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1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0 2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