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450万册!看江苏古籍如何从“库房”到“云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18 20:57:00 来源:新华报业网

10月12日,如皋市图书馆古籍室,技术人员贾恬恬对着元刻明递修本《汉书》依照600dpi的分辨率进行书影扫描。与古籍打交道多年,她见证了国家珍贵名录《汉书一百卷》《淮海易谈四卷》《史记一百三十卷》等古籍依托数字化手段,走出“深闺高阁”。

江苏古籍家底深厚,作为全国馆藏古籍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江苏古籍总量约为450万册,其中,127部古籍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占全国总量的16.9%。近年来,一批又一批江苏古籍借助数字技术加速开放共享,让更多人看见、了解、喜欢“典籍里的江苏”。

把古籍从“库房”移到“云端”

浏览“江苏省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投笔集一卷》《憺园文集三十六卷》等文集有序排列在书架上,轻点鼠标,便可逐页在线阅览,这些古朴厚重的线装书经过数字化技术处理后,重新图文并茂地呈现在大众眼前。

“南京图书馆所藏古籍达到160万件,位列全国第三。”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管叶健介绍,南图的古籍数字化从2008年启动,到2014年已实现了珍贵善本的数字化,目前已实现了1万多部古籍数字化。

450万册!看江苏古籍如何从“库房”到“云端”

古籍展览。宋宁 摄

作为“江苏省珍贵古籍全文影像数据库”项目第一期成果,“清人文集数据库”收录南京图书馆藏清人文集400种,囊括稿抄、批校、题跋等多形式版本,作者年代涵盖整个清朝时期。为了满足读者个性化的检索,上线的“清人文集数据库”不仅对每种文献作至少深入序、跋等第二层级的标引,还提供了细颗粒度化检索字段与古籍信息。

苏州率先启动全国首个地级市古籍馆“苏州古籍馆”建设,已完成地方文献与珍贵古籍数字化1502部841058页,先后建成的苏州地方文献数据库及珍贵古籍数据库,在“原汁原味”保存古籍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全文检索、繁简转换等功能。上个月底上线的苏州图书馆古籍数据库移动版,又增加了笔记、注解、修订等功能。

450万册!看江苏古籍如何从“库房”到“云端”

如皋市图书馆有3万多册古籍原件,古籍室技术人员贾恬恬一边忙着数字化扫描和制作影印本,一边向记者讲述古籍数字化的过程:从纸上到“云端”的第一步是扫描,将古籍每个页面扫描成数字图片,其次是对图像做数据化处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文字进行识别,“每本古籍通常有80-150页,需要依靠人力来完成。使用高像素照相机,尽量不按压古籍页面进行拍照;采用的光源是防紫外线的LED灯冷光源,减少对古籍的损害。”

如皋市图书馆副馆长吴志云表示,数字化能避免古籍存放在图书馆里成为摸不到、看不着、读不懂的“死书”。吴志云说,“目前如皋市图书馆建立了图像数据库,接下来要向‘全文数据库’的方向努力。”

在江苏,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把古籍从库房移到“云端”。无锡市图书馆已有155部古籍实现全文数字化,读者可以从《无锡文库》中检索需要的资料,还可以根据需求放大。徐州市图书馆从2020年起就对馆藏古籍进行数字化录入,现已扫描完成38种18462页地方古籍文献。扬州市图书馆启动古籍数字化及古籍珍本再造工程,历时四个月,共扫描古籍91种、1043册。

“养在深闺”的古籍,通过“数字化变身”,降低读者接触古籍的门槛。连云港高级中学历史老师张辉在备课时,要查询“晚清名臣陶澍推行淮北票盐改革”的资料。他进入连云港市图书馆官网,点击“数字资源”进入“自建”单元,在检索框内输入了“陶澍”,屏幕上瞬时出现大量文史资料,“有了这些古籍资源库,就等于拥有一个小型图书馆。”张辉仍记得上大学写论文,查古籍时钻书库的情景,“要是早有这个数据库,该省多少事儿啊”。

从古籍“数字化”,到“数字化文创”

“活化”古籍,“数字化”只是第一步。苏州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孙中旺认为,古籍数字化对于学者查阅资料有所帮助,但与普通百姓的生活仍有距离。

怎样让沉睡在图书馆里的古籍活起来、火起来?在孙中旺看来,最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精华,让古籍里的知识、故事、思想被深刻地理解并传承下去。

基于前期的古籍数字化成果,苏州图书馆尝试将古籍从“平面”到“立体”再到“鲜活”,吸引更广泛的读者。今年6月,《永乐大典》“苏”字册原件首次亮相苏州,苏州图书馆通过古籍实物结合“数字化互动体验”的方式,生动展现《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形制内容、文献价值、沧桑劫难和盛世重光的跌宕历程。

最近,苏州图书馆从“江南文化”着手,尝试通过现代技术,考证还原《清嘉录》中古人的风雅生活,孙中旺说,“这本书中记录了当时苏州的风土人情,是民间岁时节令的百科全书。和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近距离交流中,我们或许能参透古人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消解现代生活的焦虑。”

450万册!看江苏古籍如何从“库房”到“云端”

说起古籍数字化的创意转化,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的史星宇也是一位实践者。疫情期间,她和同事韩超“复刻”了清代文学家袁枚写的《随园食单》的部分美食,并以视频的形式传播古籍里的美食。

在史星宇看来,挖掘古籍的时代价值,就是要找准它们与当今时代的结合点,将古老珍贵的古籍资源,用现代的、艺术化的语言来解读出来。

今年是《北平笺谱》诞生九十周年,谱中收录的笺样是由中国特有的木版水印技艺制作而成,对于中国木刻雕版业意义重大。在筹备展览的过程中,史星宇和同事被鲁迅和郑振铎保护笺面的故事所触动,他们自导自演了微电影《当年笺纸欲开时》,以笺起、访笺、选笺和制笺为线索,回到民国时期,探寻二位先生挽救了中国传统技艺的故事。

450万册!看江苏古籍如何从“库房”到“云端”

探索古籍在数字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把握好古籍对赓续地方文脉的重要价值。

《江苏文库》已经出版1000余册。从整理出版到数据库网络平台建设,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积极推动《江苏文库》向深度数字化发展。

在江苏书展的数字阅读馆,《江苏文库》数据库瀑布屏上,《平望志》《崇川咫闻录》《广陵览古》等数十种古籍串流展示,在屏幕上轻轻一点,珍本古籍中的文字便跃然眼前。

展览现场,还为读者准备了《江苏文库》相关的数字文创。微信扫二维码答题,就能获得帆布包、笔记本、飞盘、古风绢扇、活版印刷明信片、印章等文创作品,文创上的风光图选自《苏州府志》《玄武湖志》《莫愁湖风雅集》《吴县志》等古籍。大家还可以使用活版印刷机,印制出自《莫愁湖风雅集》的“莫愁女小像”明信片。

“《江苏文库》中,影印版图书占出版总量的三分之二,其中有大量文图精美、充分体现江苏文化历史的书影,这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凤凰传媒数字化中心副主任蔡立认为,数字化和“文化创意+”的古籍宣传推介方式,契合现代人日常需求,能拉近大众与古籍的距离。

他透露,目前还在尝试“深度数字化”,他们与高校合作,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古汉语机器翻译”系统,将《江苏文库》中的部分段落,翻译成普通百姓能看得懂的白话文。

古籍“数字化”的瓶颈和挑战

从纸质到数字,其中涉及的技术和人力不容小觑。南京图书馆对古籍文献进行扫描的工作从15年前就开始了,数字标引小组也在4年前启动。

在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管叶健看来,缺字仍是古籍数字化过程中的瓶颈。他解释说,电子文本需要字库支撑,古籍中有很多繁体字、异体字、通假字和避讳字,“目前,业界多采用Unicode字符作为文字处理的标准,但这并不能囊括现有古籍的全部汉字”。

450万册!看江苏古籍如何从“库房”到“云端”

古籍展览。余萍 摄

另外,不同地区的古籍数据库因为建设标准不同,很难统一。南京图书馆的“江苏省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试图从省级层面,对古籍数字化的技术标准。比如,对扫描图书信息的完整性、图像文件大小、水印大小、分辨率、图像格式、颜色、位深等方面进行规范。叶健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江苏各市县级的图书馆可以将馆藏古籍的高清扫描影像汇集进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样也能避免同一部古籍被重复扫描上传的情况。”

接下来,南京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的2.0版,还将为古籍爱好者梳理浩如烟海的文字背后的知识逻辑顺序,制作专题知识图谱型数据库,甚至可将部分书中内容制作成“数字文创”,让曾经束之高阁的古籍真正活在当下、走进生活。

“古籍相较于博物馆文物更难‘出圈'。”苏州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孙中旺说,古籍核心元素是书与文字,在艺术表现力上,要弱于千姿百态的博物馆藏品。加之大量古籍繁体字、竖排版的阅读方式,无形中增加了文创艺术性衍生的难度。

古籍能够历久弥新,靠的是一代代研究者、守护者薪火相传。他们将生命的能量注入薄薄的纸页间,让文化传承更有厚度。孙中旺认为,要想让古籍与当下生活产生更大的共振效应,还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从业者既要熟悉古籍,也要敏锐捕捉当下流行文化,还要能对接先进技术。一个人很难办到,所以要打破专业壁垒局限,让不同领域的人才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多交流碰撞,形成古籍数字化的创意。”

450万册!看江苏古籍如何从“库房”到“云端”

观看古籍。宋宁 摄

近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字节跳动公益共同发起,南京图书馆、云南图书馆和苏州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古籍内容创意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其中一些很棒的创意让孙中旺觉得惊喜。

他相信,依靠社会的力量,能探索出古籍活化的新可能,传递古籍的时代价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周娴 实习生 盛馨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古籍里的文脉传承和创新密码(图)
...深厚,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据统计,全省存藏的古籍近100万册,其中有143部古籍入选第一至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这些珍贵典籍,既是古代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江西文明
2025-07-02 04:40:00
...修复中心之一。浙江大学图书馆现有古籍及民国线装书18万册,其中善本2000余部、22000余册;另藏有拓片15000余张
2025-02-17 07:15:00
...议题。他介绍,山东省古籍资源丰富,约有12万部近200多万册古籍,其中,山东省图书馆便收藏古籍6.4万部70多万册。他也提到,虽然山东省也有多家单位向社会开放古籍数字资源,但
2025-10-21 15:53:00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国家图书馆上线10万册电子书“中华古籍资源库”上新作者:本报记者 陈雪《光明日报》( 2023年09月09日 02版)本报北京9月8日电(记者陈雪)为满足广大读
2023-09-09 05:08:00
这门重要的“冷门绝学”,全国从业者仅千人
...专提升到半数以上为硕士研究生学历。而中国尚有1000多万册古籍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相关报道称,一座辽宁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就需百余年。面对大量需要修复的珍贵古籍,现有的古籍保护人
2024-03-13 22:35:00
推动古籍数字化与活化利用走深走实
...全国馆藏古籍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江苏古籍总量约为450万册,南京图书馆所藏古籍达到160万件。近年来,江苏图书馆在古籍的活化利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024-08-22 16:11:00
...江苏是文化大省,也是古籍大省。全省古籍收藏总量约450万册,其中1422部被收入第一到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占全国总量的10.9%。“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
2023-06-09 06:05:00
公私藏家携手,“过云楼”书画首次合璧!南图年度古籍大展明日开幕
...京图书馆对其进行了集中整理,“专架专藏”保存在古籍库房中。库房内恒温恒湿,为防虫蛀,南图选用上好的香樟木藏书板,为了将人和灯光对古籍的损伤降到最低,库房通常处于关闭状态。史星
2023-08-24 23:13:00
金陵图书馆展出特藏珍贵古籍,古籍普查仍在进行中
...存藏保护古籍?硬件方面,南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对古籍库房进行了重点建设,使得古籍的存藏环境大幅改善;软件方面,各级公共图书馆制定、修改并完善了各种业务管理规章制度,如:古籍书库
2024-10-11 17:3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兔宝宝因货运重量存在误差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官网处罚结果公示一栏中获悉,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兔宝宝 002043)因在船舶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经营活动中托运人提供的验证重量与实际重量存在误差
2025-10-25 09:30:00
数字铭忠魂,这是抗美援朝的精神密码!
今天(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日子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一组数字始终震撼人心、不容忘却 75年前他们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在这场残酷鏖
2025-10-25 08:07:00
“本人没到场,他们就将我们的车过户了,现在钱没见到,车也不见了踪影。”10月23日,宣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他和合伙人的车辆被榆林景达恒盛汽车检测站(以下简称
2025-10-25 07:48: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彬)近日,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精准施策,为辖内某柴烧工作室授信50万元,以金融力量为这门古老的柴烧工艺注入新动能
2025-10-25 07:48:00
纵览·9张|小书店里的诗情
壹 在石家庄,有一家“晴朗文艺书店”,它是无数诗词爱好者心中的“精神驿站”。店主李树冬,是怀揣文学梦的诗人,也是深耕俄语文学的翻译家
2025-10-25 07:47:00
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
10月23日,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义松介绍,京鲁奖教金自2018年设立以来
2025-10-24 14:0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10月23日,青海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有人用布蘸取不明物品涂抹牛羊胴体,使其表面呈现异常鲜艳的红色
2025-10-24 15:19:00
2024年8月24日,茉莉花开·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圆满闭幕,闭幕式暨综合汇报演出为这场历时多日的艺术盛宴画上了精彩句号
2025-10-24 15:32:00
借力国际平台 共谋发展新篇 灵武市农交会推介会成果丰硕
第二十二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已圆满落幕,而宁夏灵武市在盛会中呈现的“黄金奶源”与“滩羊臻品”依旧香韵悠长,引人回味。10月17日
2025-10-24 15:32:00
Soul 兴趣主理人:在世界的褶皱中寻找自我
在浩瀚的网络里,旅行内容常见——从五分钟速通欧洲的“特种兵”攻略,到滤镜厚重的“网红打卡地”,但其千篇一律,让人觉得好像很难再看到旅行本身那种粗砺
2025-10-24 15:32:00
指尖传温情 泰安联通宁阳营业厅暖心服务获点赞
鲁网10月24日讯近日,泰安联通宁阳县中心营业厅,一对聋哑夫妇进厅办理业务,因语言交流受阻,营业员用细致服务化解沟通难题
2025-10-24 15:47:00
鲁网10月2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徐玉茹)随着气温持续下降,流感进入高发期。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2025-10-24 15:48:00
大皖正能量|他管了件“闲事”,让33年未谋面的亲人得以重逢
大皖新闻讯 10月23日午后,蚌埠火车站收发室的窗台上,多了封字迹工整的感谢信,信封上“卢老师收”四个字格外醒目,信内字里行间满是感激
2025-10-24 15:5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家澍10月24日早高峰时段,南京地铁一号线突发设备故障,导致车厢内冒出浓烟,大量乘客在晓庄站紧急疏散
2025-10-24 15:57:00
华商网讯 10月24日,甘肃省临夏州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在州政府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康乐县“6·22”较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
2025-10-24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