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3-26 07:57:00 来源:杭州网

“凌小蛰”是一只六个月大的受伤小雪豹,它的家乡位于三江之源的青海省治多县。在本月初,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治多管理处的一名生态管护员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发现了它。当时,这只小雪豹身受重伤,危在旦夕。当地随即联合多方力量,紧急将这只生命垂危的小雪豹送往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进行救治。

在这只小雪豹接受救助的二十多天里,救助人员不仅给它起了名字,还将它的康复视频上传到了网络上。这让小雪豹“凌小蛰”突然走红,受关注度迅速提升。这只小雪豹是怎样被救助的?网红“凌小蛰”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雪豹幼崽受重伤

连夜转移展开救助

3月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治多管理处的管护员阿卓扎西多杰在日常巡护中,发现了这只奄奄一息的雪豹幼崽,当时它呼吸微弱,无法站立,身体有明显的外伤。管护员立即上报,经评估,决定将它连夜送往青海西宁救治。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主任 何顺福:到我们救护中心的时候,它处于病危的状态。在我们给它检查的过程中,它的正常反应很微弱。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经检查,这只雪豹幼崽为雄性,体长仅74厘米、体重不足10公斤,还存在体温低、严重脱水、污染与感染严重、颈椎胸椎损伤、肝功能异常等情况。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何顺福:把新鲜的兔子肉放到它嘴边的时候,它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

依据惯例用节气命名

小雪豹取名“凌小蛰”

根据救护中心的惯例,被救护的雪豹均以“凌”为姓,冰雪的意思,与雪豹气质吻合,名字的第二个字则通常来自被救护时最接近的节气。救护中心曾于2021年3月救护放归过一只雄性雪豹,被命名为“凌蛰”,而这只小雪豹是惊蛰前一天被发现的,因此取名“凌小蛰”。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网传“凌小蛰”因被藏獒围攻受重伤

救助方:假的

救治“凌小蛰”的视频一经发布,引起大量网友关注,与此同时,一段藏獒围攻雪豹的视频也在网络开始流传,一些网友提出疑问,“凌小蛰”是不是被藏獒围攻才导致重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治多管理处联合多部门核查后,发布公告:网络视频拍摄于2023年,是三只雪豹下山捕猎时,遭到牧羊犬出于本能的驱离。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何顺福:当时藏獒攻击雪豹的地点跟凌小蛰救护的地点之间的距离是200多公里。凌小蛰的体重、体形和视频中雪豹的体形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且凌小蛰身上除了右后肢的明显外伤以外,身上没有任何被藏獒撕咬的外伤。所以我们判定凌小蛰跟视频中被藏獒围攻的雪豹不是同一只雪豹。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经过检查“凌小蛰”的伤情,专家判断:它可能是高空坠落导致丧失行动能力,进而伤情恶化。

拯救雪豹实际拯救了什么?

三个问题带你了解

当我们拯救雪豹“凌小蛰”时,我们究竟拯救了什么?一起通过三个问题寻找答案↓

身受重伤的“凌小蛰”目前康复如何?

到3月25日,“凌小蛰”获救已经有了三周时间,专家介绍,在这二十多天的救护过程中,如何把“凌小蛰”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以及如何帮助它日后恢复正常行动,都是本次救治的难点。

何顺福:它来的时候营养状况特别差,胸椎的压迫性骨折,还有颈部的外伤,综合研判,它的伤情其实还是非常严重的。第一时间能从死亡边缘把它救回来,是第一个难点。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很快,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专家团队,共同为“凌小蛰”制定了保温、吸氧、抗菌消炎和调整肝功能等一系列的抢救与治疗方案,同时处理好外伤。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高级畜牧师 齐新章:把它放到了恒温氧舱里,对它开展了抢救性的治疗。经过9天治疗后,它的体重从最初的9.7公斤恢复到了11公斤多。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考虑到“凌小蛰”尚处幼年,又体弱病重,对病原抵抗力极弱,救护中心每天还会对环境进行病原消杀。根据它的身体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措施。在处理肉类时,工作人员还细心把难以消化的筋膜剔除。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工作人员虎文蓉:它比较特殊,我们照顾它就像照顾自己孩子一样。看到它每天都吃我们做的饭,每天都吃得特别好,我们都非常开心,希望它尽快恢复健康。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专家介绍,野兔是雪豹的重要食物,所以,除了正常喂食的牛羊肉外,救护中心还会定期给“凌小蛰”准备新鲜的兔肉。目前,经过20天的救治,“凌小蛰”精神状态已经好转,体温也恢复正常,食欲更是越来越旺盛,可以抬头和短距离爬行了,后面还将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凌小蛰”救治成本多大?资金如何解决?

经过三周的救助,凌小蛰已经初步摆脱了死亡的威胁。那么,这三周投入了多大的人、财、物呢?总台记者马雅慧去探望了“凌小蛰”,一起去青海西宁救护现场看看↓

错过“探视时间”通过屏幕探访“ 凌小蛰”

总台记者 马雅慧:在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兽医院,为了不打扰小雪豹休息,我们就到“ 凌小蛰”病房旁边的房间,通过监控大屏了解它目前的状况。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总台记者 马雅慧:通过屏幕可以看到,此刻雪豹“凌小蛰”正趴在救治笼里休息。因为白天它需要接受治疗、康复训练,消耗了大量精力,所以晚上要有充足的时间来休息。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总台记者 马雅慧:这个救治笼可以说是“凌小蛰”的定制病房了,为了保护它,工作人员也对救治笼做了两处精心设计。比如“凌小蛰”身下的草,这种草是来自东北的乌拉草,比起普通的稻草来说更加细软,舒适度比较强。另一个设计是工作人员在笼子里加了一块挡板,这是为了保证安全性,避免“凌小蛰”爬笼爬太高摔倒误伤自己。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专家“联合会诊”把小雪豹送往专业医院做CT

总台记者 马雅慧:“凌小蛰”刚被送来的时候伤情很严重,体温只有36.3℃,而雪豹的正常体温是37.7℃到39.5℃之间。被送到这里后,经过抢救和治疗,包括24日晚上还被送到了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做了CT,目前初步判断“凌小蛰”恢复状态良好,恢了简单的行动能力。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丰盛的病号餐:新鲜肉再加益生菌和钙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总台记者 马雅慧:小雪豹“凌小蛰”的病号餐是新鲜的羊肉,还会添加益生菌和钙。在恢复期间,它还会吃一些兔肉、牛肉、动物内脏等,来增加营养。它的体重比刚来的时候增加了1.7千克。

拯救“ 凌小蛰 ”的经费从何而来?

总台记者 马雅慧:那么,这样的救护条件是不是很贵?这些经费又从哪里来呢?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高级畜牧师齐新章介绍了相关情况。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齐新章:在“凌小蛰”的救护过程中,我们用了很多仪器、设备和药品。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资金主要来自拨款,还有少量的网友和爱心企业的捐赠。比如监护仪和治疗笼中的乌拉草都是网友捐赠的。

青海加强生态保护 探索有益高原经验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总台记者 马雅慧:青海是三江之源,它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保护三江源生态系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来保护野生动植物,目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取得了很多有益的高原经验。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凌小蛰”的救助情况。

该机构多次救护雪豹 保护珍稀动物经验多

青藏高原有大量珍稀野生动物,除了这次“凌小蛰”的救护外,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还曾多次救护雪豹、藏狐等珍稀野生动物,为高原生态保护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前,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救护过“凌霜”“凌寒”等雪豹,都为这次“凌小蛰”的救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雪豹“凌小小”

除了常规救护,繁育中心还会给野生动物进行手术治疗。2022年2月,青海省都兰县曾发现了一只重伤昏迷的雪豹,经现场急救后,被送往格尔木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经过两年多的救治和养护,这只雪豹体况良好,2024年5月被送至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进行眼睛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它被命名为“凌小小”。繁育中心成功为“凌小小”完成了眼部手术,这也是我国第二例雪豹白内障治疗手术。经过复查,“凌小小”眼部外观和视觉都恢复正常。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齐新章:雪豹“凌小小”白内障治疗手术的成功进行,展现了青海省乃至全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技术突破和成绩。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近年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通过救护、繁育和野化放归等,助力雪豹种群恢复,维护高原生态平衡。而除了雪豹,繁育中心还在大量救护其他野生动物,年救护数量达260只,放归数量达到78只。

拯救“凌小蛰” 我们实际拯救了什么?

在“凌小蛰”的康复过程中,当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祝福这只小雪豹早日康复,早日回到自然当中。在三江之源的青藏高原,拯救一只雪豹相当于在高原生态系统中拯救了什么呢?如果从各种投入产出上来衡量,我们又该如何算这笔生态账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表示,这些问题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答↓↓↓

专业评估:缺失一只雪豹约损失超20万元

连新明:首先算算最直接的经济账。去年,我们团队经过评估得出了:自然界中一只雪豹的缺失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超过20万元价值损失的结论。像雪豹、藏羚、大熊猫,它们都是所处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它们的价值不仅仅是生存所带来生物多样性价值,还包含科学研究、教育传播、未来利用等多种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了这个物种的价值。

遇到野生动物受伤 出手与不出手都有理由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连新明:在野外环境中,我们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究竟该不该救?我认为两种答案都会存在。不救的理由是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既然它属于被淘汰的类型,就应该给优胜者腾出空间。救的理由就是人类在满足了温饱后,还产生了伦理观念。人类和野生动物一样,都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既然我们有能力去施以援手,那就应该去救。

面对受伤野生动物 救与不救没有标准答案

“命悬一线”的小雪豹“凌小蛰”做CT了 最新救治情况

连新明:但是救与不救从来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如果我们决定不了选择哪个答案,不妨就用投入产出比来衡量救与不救所带来的收益。不救,等待这只雪豹的命运就是死亡。作为顶级捕食者,它空出来的生态位自有它的兄弟姐妹或者其他雪豹来补位,整个生态系统留下来的都是强者。如果救,它能带来什么?雪豹是高山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救助本身能唤起大家对雪豹、对三江源、对高寒脆弱生态系统的关注,进而带动对“中华水塔”,对青藏高原的保护投入。这种关注带来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救助本身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此,我认为大家心里对于救不救,已经有了答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宁野生动物园救护雪豹“凌不服”放归野外
金秋时节,走进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豹馆,雪豹“凌霜”“大虎”正相互依偎;雪豹“凌夏”时而趴在横木上休息,时而活跃地行走奔跑;雪豹“凌不服”冒着头四处张望,警惕地观察室外情况。10
2023-10-05 13:25:00
“雪山之王”雪豹被困青海一厂矿犬舍,疑长时间未进食被救下时身体虚弱
...青海海西州大柴旦锡铁山地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红星新闻记者从大柴旦行委公安局了解到,该雪豹跑进该地区一座铅锌矿厂区,疑似寻找食物被困犬舍里。目前,该雪豹已转入青海野
2024-10-22 13:39:00
全网疯狂追更,雪豹“凌小蛰”重生故事又更新了
...者 任思雨)这个春天,青海一只名叫“凌小蛰”的野生雪豹让许多网友揪心不已。初见时,它是重伤濒死、只剩眼睛还在艰难眨动的“皱巴小豹”;被救助整整51天后,它长胖了近10斤,逐渐
2025-04-26 11:07:00
雪豹入犬舍,这是咋回事儿?
...群众报警称,在一家厂矿企业的犬舍内,发现一只疑似“雪豹”的野兽,因担心其伤人,请求救援。接警后,当地森林民警联合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据群众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这只疑似“
2024-10-22 18:06:00
近日,一则名为“雪豹vs藏獒”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关注。3月1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发布核查公告称,经查,该视频拍摄者为忙多杰才仁,拍摄时间为2023年4月3日,拍摄地点位于治多县
2025-03-15 07:58:00
4500只!我国雪豹种群数量占全球六成以上
来源:极目新闻雪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雪山之王”。为了更好地保护雪豹,建立全国雪豹保护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近日在青海成立。根据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
2023-10-30 11:57:00
...赛在北京举办,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参赛的节目《雪豹急诊》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获一等奖。此次活动共有全国林草系统的53支代表队参加,展演内容涵盖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防火、智慧
2023-10-20 11:39:00
针对“放恶犬围捕雪豹导致雪豹受伤瘫痪” 的网络视频,3月14日晚,三江源长江源(可可西里)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治多管理处公开通报称,经查,2只牧羊犬伤势严重,救治无效死亡,小雪
2025-03-15 11:29:00
雪豹之都,丁香之城,西宁为什么?
本文转自:人民网-青海频道雪豹之都 高原明珠雪豹之都,丁香之城,西宁为什么?马可欣西宁,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地处达板山和拉脊山之间。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与丁香花有着不解之缘
2024-10-25 11: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贵州黄平:税务“春风”助力“低空经济”振翅高飞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位于贵州黔东南苗岭山区的黄平县凭借且兰通用机场,积极推进“景景串飞”战略。税务部门应势而动,精准落实税惠政策
2025-09-22 10:43:00
烈士精神传承大爱15载 特教精英现闪亮名片
2025年9月5日,湖北钟祥市何蕾爱心希望学校迎来两位特殊的“亲人”——何蕾烈士的父亲何勋元、母亲雷士萍。他们专程来校参加第二届何蕾教育基金“最美特教人”颁奖典礼
2025-09-22 10:33:00
深耕新教材,蓄力启新程:烟台市初中语文新教材使用培训会议顺利召开
大众网记者 孙国宁 通讯员 江杰 烟台报道秋色如许,叠翠流金。在这个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为深入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精准把握义务教育国家课程初中语文新教材的精髓要义
2025-09-22 10:35:00
儿童鼻骨复位还靠“盲人摸象”?有了“导航仪”,精准直达更安全!
鲁网9月19日讯前几日,5岁小文(化名)在公园玩耍时意外摔倒,整个鼻面部擦伤,鼻腔血流不止,家长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小文爸爸立即带孩子去了当地医院
2025-09-22 09:47:00
拼假16天去远方,美团旅行:海南、新疆、内蒙古、云南、广东位列国庆文旅增速Top5
国庆节前、节后各请3天假,可拼出16天“大长假PLUS”。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出游高峰预计从9月27日持续至10月12日
2025-09-22 10:32:00
把技术留在边疆 把仁心献给患者
在阿图什克孜勒苏中医医院的走廊里,常有患者家属念叨:“多亏了张冰主任,我家人才顺利做上了手术。”话里的张冰,是江西省第三批中医药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
2025-09-22 07:15:00
女孩被诱骗即将出境 江西广西警方联手解救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彭晓华) 近日,遂川县公安局快速依托“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跨省联动、多警种协同,仅在5小时内就成功解救了一名被网友诱骗
2025-09-22 07:15:00
带着父亲上大学的刘宏基收获特殊“入学礼”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邬强、钟剑桥) 九月的南昌,秋风带着凉意,吹拂着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校园。19岁的刘宏基把父亲刘生敏安顿在学校附近的出租屋里
2025-09-22 07:15:00
“当代博物馆人的文化自信——故宫博物院与山西博物院职工作品展”,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16件(组)展品展现当代文博人的传承精神与创新力量
2025-09-22 07:26:00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
2025-09-22 07:29: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记者从市台办获悉,“鉴往知来·复兴中华”史料展正在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展出。此次展览以“屈辱—抗争—复兴”为叙事主轴
2025-09-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都通讯员徐迪慧上周六,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举办,数百位全球顶级科学家聚首南京江北新区
2025-09-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钱红艳)9月20日上午,由省足协主办的省校园足球定向E级教练员培训班(南京班)在小营小学正式开班。与以往不同的是
2025-09-22 07:41:00
柳州五菱汽车工业动力分公司因对事故负有责任被罚51万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信用中国获悉,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动力分公司被柳州市应急管理局罚款51万元。违法事实为
2025-09-22 07:57:00
突破美术馆边界!艺术市集亮相南艺后街
近日,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推出的城市艺术项目在鼓楼水岸·南艺后街望鲸广场举办。该市集以“古都叠影,艺术新生”为主题,打破传统美术馆的局限
2025-09-22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