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菏泽日报
—— 单县西红柿种子“飞天”之后
太空西红柿茎秆粗生长快
▲利用太空搭载番茄育种材料配制番茄新品种
▲采集叶片做分子标记试验
5月6日,单县北城街道单六村一座日光温室大棚里,单县西红柿协会会长任思党向参观者展示两株西红柿种苗,他兴致勃勃地说:“这株是西红柿普通的种苗,而这株是上过太空的56-68西红柿植株,我们能明显地看出太空西红柿植株的茎秆更粗些,下面的叶子已经脱落了,这说明它比普通西红柿生长的速度更快。”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单县被命名为“中国西红柿之乡”。40多年来,单县西红柿研究所、单县西红柿协会自主培育的西红柿品种达72个,其中26个获得国家农业农村部登记认证。
目前单县西红柿协会吸纳会员100多户,辐射周边2000余农户,西红柿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种植户加入协会后,每亩西红柿可增收2到5万元。
近段时间,接踵而至的参观者将目光聚焦在任思党及其56-68西红柿植株,原因是这批幼苗的种子遨游太空5个月,目前已经落地生根3个多月,再过1个多月,它们就会开花结果了。
2014年,单县科协牵头成立单县西红柿协会,通过资金和项目支持,推动协会开展技术培训、集约化育苗及育种工作。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则被视为“芯片”里的关键。去年航天育种搭载实验项目向社会公开后,单县科协产生了把西红柿种子送上太空的想法。“太空的失重、辐射等特殊环境因素,诱发种子基因突变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们希望借助航天育种搭载实验,获得更多突变新材料,促进番茄育种事业快速发展。”单县科协副主席张慧说。
当时,单县科协打造的品牌科普活动“单县科学家大讲堂”迎来了一位客人——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石磊。经石磊牵线搭桥,单县西红柿协会与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顺利对接。提交材料并接受专家评审后,单县西红柿协会成功争取到航天育种搭载实验的机会。“我们有西红柿育种优势和显著成果,有资质被选中,所以才能把种子带上太空。”任思党说。
去年的5月30日,单县西红柿协会选送的两份西红柿育种材料“56—68”和“56—79”共7000粒种子,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5个月后,这批完成航天育种搭载实验的珍贵种子顺利回归地球。今年1月3日,单县人民政府发布太空西红柿育种地面试验全面启动,单县西红柿协会专家团队筛选出的3000粒太空种子被播种故土,于是开启了为期4个月的田间对照实验。
任思党介绍,他们跟踪发现,太空种子相比常规种子呈现三个特点:出芽率低,出芽量约为播种量的50%;生长速度快;开花会早些,成熟也就早些。
颇具特殊身份的太空种子只是单县西红柿种质库的成员之一。据悉,目前,单县西红柿协会冷库储存3万份种质资源,单县西红柿种子销售全国14个省份。
今后,单县西红柿协会将通过分子标记基因位点比对和提纯扶壮实验,选育出丰产、抗病、优质的航天西红柿新品种,为西红柿家族选拔“新成员”,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刘厚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