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个故事与明朝的一位大学士有关。从标题你们也大概猜出来了,这个人叫许国。
他的家在歙县。歙县在安徽是个非常著名的古城。
晚清地理著作《皇朝直省府厅州县歌括》曰:“徽州府在省极南,所辖六县歙为首……”
位于安徽省最南端的歙(shè)县,便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
歙县古城中至今保留着许多古迹。牌坊在这其中很引人注目。许国石坊,便是古城中最著名的一座牌坊,也是古城人心中的骄傲。
牌坊,这种古代遗存下来的地面建筑,在古城中处处可见。它们矗立于歙县的大街小巷之中,诉说着徽州人的历史故事。
许国石坊,坊主乃明代大学士许国,不同于其他四柱的牌坊,这座牌坊是由八根柱子围合而成,全国仅此一例。
为什么是八脚牌楼?这里还有一段饶有兴味的传说。
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巨贾众多,四脚牌楼林立。许国是地方的骄傲,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怎样才能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呢?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
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跪在殿上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是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皇帝听了哭笑不得,皇帝开金口不得反悔。就这样,许国所建的石坊也就“合法化”了。这当然是传说,不过据专家考证,全国就只有这么一座八脚石坊,恐怕也算是“下不为例了”了。
不过,当地人重视这座牌坊,并不是因为它的形制和规模,也不是因为这座牌坊的主人有多少成就,而是因为它记录着徽州人锲而不舍的读书之路。
许国,18岁那年中了秀才,但在同一年,因父亲经商失败,家中一贫如洗。本来可以专心备考的少年,只能一边教书一边准备科考。不过半工半读的效果并不好,十年间,三次落榜。落榜的滋味很难受,沮丧的许国想要就此放弃。
可是母亲不同意,有人考八九次才中,你考三次算什么!这么快就放弃可不行!你应该继续努力!一通教训与鼓励之后,母亲变卖了首饰,典当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继续支持他读书。
可见,有个好母亲有多重要。
受到鼓舞的许国收拾好心情,继续他的科考之路,历经七次科考,终于金榜题名。
就是我们现代,又能有多少人会越挫越勇。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或者另寻门路。能有多少人把认准的事坚持干下去的。而往往坚持下去后,才会看到光明。
后来,许国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先后出任多种职务并进入内阁工作。万历十二年,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皇帝特地恩准许国回乡建了这座石坊,以表其功勋。
而这座宏伟的石坊,不仅成为许国功成名就、荣耀乡里的象征,更激励了许多当地读书人,他们往来于石坊之下,倾听着许国读书入仕的故事,他们始终坚信考试失败并不可怕,坚持不放弃才有成功的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