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婆媳同坊”背后的故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5 22: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自贡日报

邓氏吴氏节孝石坊:

“婆媳同坊”背后的故事

“婆媳同坊”背后的故事

邓氏吴氏节孝石坊

□伍平/文杨宗翔/图

中国古代牌坊一般为一人一坊,一坊两人及以上的并不多见。在富顺县富世街道有一座石坊——邓氏吴氏节孝坊,该节孝坊是我市两座一坊两人的古牌坊之一,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邓氏吴氏节孝石坊位于富世街道印花庄社区釜江大道中段沱江边,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该牌坊东西走向,四柱三门,双重鳌角,条石砌筑,通高6米、面阔6.6米,次楼、边楼脊端为鳌鱼形鸱吻,东西两面正楼宝瓶顶、第一道横匾和横匾最下石额分别刻有“圣旨”“孝节”和“陈汝棈妻邓氏陈朝俊妻吴氏坊”,表明此坊由谁同意表彰、表彰理由以及被表彰人物的身份。其中,东西两面第二道横匾分别刻有“恩荣两世”“凤诏重光”四字,进一步表明“孝节”事迹的意义。邓氏吴氏节孝坊上镌刻有祥云龙凤、神话人物、飘带瑞兽等图案,图案线条简洁、雕刻生动、古朴庄重。

邓氏吴氏节孝石坊边楼刻有邓氏吴氏两个妇人关于“孝节”的简要事迹:“窃维,圣朝定例闺帷有必阐之幽,彤管扬辉嫠妇无不彰之隐。是以故,节陈汝棈妻邓成珠女。汝棈殁,子二朝俊朝佐。氏严为抚教,喜动慈颜,守节五十四龄,享年八十三寿。不意吴胜昌之女年十七于归朝俊,其节亦有相同者。侍巾十有二岁载。朝俊故。氏仁慈,赋性淑嫃持躬,历六十一艰辛,享九十年上寿。奉六秩之孀姑,旨甘必洁,抚百朝之幼子,教养俱。宜家无长物,纺绩而免饥寒。志有余,光宗祊,皆能保守诚大节之宜。表与先节而齐芳。子一天新,孙三崇钊先钊庆钊。咸丰元年辛亥,公请建坊奉入祠。呜呼荣已。光绪四年戊寅岁未月谷旦。”

上述文字讲述了邓氏吴氏这对婆媳的不幸遭遇及面对不幸的坚韧:陈汝棈娶邓成珠之女邓氏,婚后夫妇生下两个儿子陈朝俊和陈朝佐。邓氏29岁时,陈汝棈去世,由邓氏辛辛苦苦将两个儿子抚养长大。邓氏守节54年,83岁去世。陈汝棈与邓氏的大儿子陈朝俊成年后娶了吴胜昌之女吴氏,吴氏17岁嫁给陈朝俊,12年后陈朝俊去世。吴氏赡养老人、抚养后人,为人宽厚、贤良淑德,她勤劳持家,避免了一家人遭受贫困饥寒之苦。吴氏孀居61年,直到90岁高龄去世。

邓氏吴氏这对苦命婆媳的事迹是封建社会许许多多妇女生活的缩影,她们的“孝心”得到了当时社会的高度认同。石坊东面、西面各两副楹联夸赞了她们的品行,用词华美。石坊东面对联为:“黄鹄迭悲歌凛凛冰操两世二身心不二;彤墀齐宠锡煌煌天语一门双节美无双”“槁木死灰始得冰姿扬孔道;光风霁月还须慈母作先生”。西面楹联为:“之死矢靡他少妇相随动勉冰霜肩钜任;此身原不朽贞心合撄同标枉石阐幽光”“劲节依然两世清操留宇宙;芳魂未远千秋正气焕山河”。四副对联从多个角度褒扬了邓氏吴氏在丈夫死后肩挑家庭重任,孝顺长辈、养育晚辈的感人事迹,以及善良贤淑、吃苦耐劳等良好品德。

邓氏吴氏节孝坊从建立到现在已经145年,石坊上面个别文字和一些雕刻已经风化。作为富顺县临江寺石坊群三座牌坊中的一座,2012年7月16日,邓氏吴氏节孝坊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

邓氏吴氏节石坊建在沱江边的一个高坡上,像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地看着一江清水缓缓向东流去。远方,有高耸入云的古塔回澜塔,有邓氏吴氏及其家人生活过的广袤土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许国石坊的励志故事
这个故事与明朝的一位大学士有关。从标题你们也大概猜出来了,这个人叫许国。他的家在歙县。歙县在安徽是个非常著名的古城。晚清地理著作《皇朝直省府厅州县歌括》曰:“徽州府在省极南,所辖
2024-04-08 15:08:00
宋高宗赵构有几位皇后
...慧和坚定的治国理念,赢得了历史的赞誉。然而,在他的背后,有几位默默付出、支持他的女人——他的皇后们。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悲欢离合,也展示了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坚韧与智慧。首先,我们
2024-11-09 19:03:00
99%的婆媳关系都不和,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和友情交织在一起,编织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其中,婆媳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亲情关系,一直以来都被赋予了过多的期待和误解。为什么99%的婆媳关系都不和呢?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
2023-12-29 12:29:00
...事,祭葬恩典视嘉祥公主例。结语:吴太后和汪皇后这对婆媳,成为大明历史绝无仅有的一对惨遭废黜后宫妃嫔。但是吴太后寿至65岁,汪皇后寿至80岁,也算是寿终正寝。对于吴太后来说,虽
2024-06-02 15:33:00
明朝秦王妃王月悯,以及历史上他们一家三口的真实宫斗历程
...特殊,娶蒙古女子为妻,为北元攻略做出了牺牲,以至于背后没有一个强大的岳家支撑。既然要补偿,当然要捡好的来,于是乎在开国六国公中敬陪末座的邓愈就这么被选中了。1、正妃王氏被幽禁
2022-12-14 15:28:00
文县公安:多措并举齐发力 增强民众反诈“免疫力”
...宣传工作,夯实反诈宣传“防护墙”。近期,文县公安局石坊派出所深入辖区村社、商铺、学校等场所,集中开展全方位反诈宣传活动,同向共发力,合力增强全辖区反诈免疫力,全力提升群众防骗
2024-08-20 13:54:00
在古代娶嫂子不合礼法,刘备为什么还要迎娶嫂子并立皇后?
...回事?娶“嫂子”这种事可不合礼法啊,要说这种事情,背后的主要原因自然是牵涉到了政治因素。刘备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到他这代早就没落了,刘备靠着织席贩履为生,过得相当艰苦,不
2023-04-22 10:06:00
朱元璋为何偏爱酷刑?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话说朱元璋也是个多子之人,且不说女儿,光儿子他就有26个。朱元璋,大家都知道,他被人称为“农民皇帝”也是有原因的,朱元璋
2023-10-09 02:13:00
章敬皇后:14岁生唐代宗李豫,17岁生和政公主,18岁去世
...对唐朝政权又产生了什么影响?一个年轻皇后短短的生命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想了解更多,继续往下看吧。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李隆基临幸忠王李亨的宅邸,当时李亨刚被改封
2024-11-24 10: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