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爱心义诊、健康宣讲、志愿服务……今年夏天,南昌医学院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再次启动,超30支社会实践团队、12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围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等专题开展实践探访。
走进基层医疗 助力乡村振兴
暑假期间,南昌医学院学生志愿者队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生医疗服务团前往会昌县人民医院、麻州镇卫生院、富东社区等地开展共建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交流分享、红色走读和爱心义诊相结合的形式,引导青年学子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发扬院士精神,铭记医学初心,为服务群众健康贡献青春力量。义诊活动现场,医疗团队发挥各自专业特长,详细了解问诊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医疗咨询和服务,真正把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
实践过程中,学生志愿队和博医团注重关注医疗改革对当地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通过与各级医院、卫生院所、乡村医生开展调研,了解“互联网+医疗”为巡回诊疗、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的进步。“博医团”成员韩丞治表示,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进了同学们对公共卫生与社区医疗服务的认识和了解,也使得人文关怀扎根于每个人心中,引导青年医学生厚植医者情怀、坚定职业信仰。
开展健康宣讲 关爱“一老一小”
今年夏天,长江干流与鄱阳湖流域支流超警,区域出现血吸虫病急性感染高发,南昌医学院社会实践团队深入蔡家新村和泽泉乡卫生所向村民们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重点科普预防血吸虫感染工作,并针对不同需求为留守老人提供精准服务。
在泽泉乡卫生所,实践队员向乡村医生详细了解了当地血吸虫病的现有防治措施,并就防治策略的优化、老年人防护意识的提升等问题与村医进行了探讨交流。社会实践团队负责教师表示,实践结束后将及时推进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控策略贡献力量。
共唱一首红色歌曲、共创一张传统剪纸、共上一堂安全课……为帮助青少年提升安全意识和能力,同时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南昌医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泽泉乡朝阳社区的童心港湾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公益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开设“爱心小课堂”,精心设计多元化课程,采用互动实验、手工制作、情景剧等方式,为孩子们普及科学知识、健康常识、红色历史等内容,引导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今年以来,全校100余名宣讲成员面向校内外师生、群众宣讲140余次,覆盖4000余人;组织100余支队伍、1700余名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人数达5000人次,服务群众2.5万余人。
追寻红色足迹 汲取精神力量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南昌医学院志愿者队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医团一行前往于都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参观学习。透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大家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和伟大意义,近距离感悟党在革命岁月中的初心使命,增强了同学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切领会革命先辈们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南昌医学院红色卫生文化研学实践团前往福建长汀、宁化、上杭、永安开展主题为“点亮红医坐标 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行程近1700多公里,覆盖12处红色旧址,师生通过实地参观体验、聆听思政课和研讨交流等方式,接受红医精神洗礼,继先辈之精神,行红医之道路。“我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用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2022级检验医学专业学生陈瑜说,社会实践课堂进一步筑牢了南医学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信念根基,更加坚定了做人民健康守护者的理想信念。
南昌医学院团委副书记赵蕾表示,在社会实践大课堂,南医学子们深入乡村基层、探寻红色记忆、提供医疗服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精神内涵,彰显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胡雯萱、宋昭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3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