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 | 吕雅宁
编辑 | 苏建勋
“气候谈判大年”叠加“地球最热年”,让COP28的地位有些特殊。
当气候危机更加严重,全球多地频繁出现极端天气事件。有科学家表示,地球目前正处于大约12.5万年以来最热的时期。
全球温升背后,化石燃料成为 “罪魁祸首”。化石燃料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其带来的巨量碳排放是导致全球温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自从各国在COP26上同意逐步减少煤炭使用以来,化石燃料的“未来命运”问题开始成为近年COP的关注焦点。
究竟是“淘汰(phase-out)”还是“减少(phase-down)”化石燃料?这一问题是今年COP28的关键议题,也成为评价此届会议成果的重要指标。
“淘汰”意味着让化石燃料将为零;而“减少”意味着极大减少用量,但仍会存在。但矛盾之处在于,各国的国情、能源结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讲,作出抉择并非易事。
36碳观察到,本届COP28大会期间,无论是缔约方谈判议题,还是来自民间团体的呼吁,化石燃料都成了讨论热度最高的议题。
但如今大会临近尾声,这一问题依旧迟迟没有给出定论,各方的谈判进程依旧焦灼。
在COP28大会现场,36碳采访了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作为长期深耕经济发展、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综合决策领域的专家,邹骥也对化石燃料议题给出见解。
邹骥认为,实现电网稳定、长途输电稳定需要电力集合,在当前的技术现实下,不可能立刻把所有的煤电都去掉。尤其对于以煤为主的国家,要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会加大转型力度、速度的压力。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政府间谈判需要有一个缓冲带。
“淘汰(phase-out)”和“减少(phase-down)”化石燃料,从“口号”上看仅有一字之差,但若从技术实现的角度看,存在很大不同。
“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们目前尚未看到完全脱离化石能源的能源系统。根据贺克斌院士在清华碳研院得出的一个结论,即现在要达到碳中和(净零排放),所需的技术只有一半可以随时使用,另一半尚在开发中,尚未完全解决。” 邹骥说。
邹骥认为,在这种技术现实下,学者和研究者可以设计“逐步淘汰”的情景和目标,但对政府而言可能无法承诺“逐步淘汰”的结果。
“即使到碳中和时,还需要66亿千瓦的煤电装机作为灾备保障,甚至作为调峰调频的工具,这是技术上的考虑。但如果要“逐步淘汰”,应该怎么保障?”他谈到。
另外,成本效益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邹骥表示,让煤电减少50-70%是可以实现的,这也符合经济学原理,称为边际成本递增,越往后减越难。但如果让化石能源马上减少为0,那成本会陡线上升。因此,政府承诺需要留有余地。
如今,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截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历史性超过煤电。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在2022年新核准煤电项目装机达历史新高,新能源和化石能源似乎存在一种博弈关系。
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邹骥将其归因于“持续的能源需求增长”。
邹骥告诉36碳,目前中国的风光供给大约能满足一年新增电量的2/3,这还是在最近两三年的增长趋势下。风光尚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用电需求,其中存在一定差距。但对电力和能源的需求是无法阻挡的,也是不可控的。那么如何应对1/3缺口?煤电就需要补上来。
邹骥也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持续高速发展,总有一天新增电量或将全部由可再生能源满足,我们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几年的时间内可以弥补增量缺口。这时中国的煤将达到峰值,无需再增加煤电装机。
“我们可以为自己画一个问号,解决能源安全和供电保障问题,是否一定要通过增加煤电装机?” 关于化石燃料的“未来命运”,邹骥如此回答。
邹骥认为,实际上还有很多渠道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增加电网互联互通和调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短期内缺电和局部地区供电不足的问题。
另一个更根本的解决方案是加速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外送通道建设,以及微网配网、储能的建设,通过这些技术去覆盖新增电量的需求。
COP28仍在进行中,各国对于化石燃料的立场存在差异。
有国家坚决反对淘汰或者减少化石能源,比如沙特等主要产油国,绝大部分财政收入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如果宣布淘汰化石能源,这些国家的生存发展必将受到影响。也有国家坚决主张淘汰化石能源,例如欧盟国家就把推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作为此次COP28的主要任务。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在12月9日召开的媒体会中表示,中国正在跟各方沟通最终方案,希望能找到体现最大的包容性、又能指出前进方向的方案。
“总之正在进展中,我估计就这一两天就能解决,如果不解决(这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这个会(的成果)就会出问题。”解振华说。
化石燃料的“未来命运”指向何方?我们将会继续观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1 23:46: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