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科举制与士族门阀的兴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0 21:30:00 来源:戏说三国

众所周知,学界主流认为:科举制是隋文帝开创的。但鲜为人知的是,早在西汉时期,中央朝廷就已经出现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了,可看本鬼前文《为什么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也就是说,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不是隋文帝首创的选官方式。

科举制与士族门阀的兴衰

东汉末年到唐朝初年,对皇权威胁最大的群体就是士族门阀,而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打击士族门阀的“利器”。既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那么隋文帝之前的英明君主为什么不用“科举”来打击士族门阀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科举制与士族门阀的兴衰

士族门阀主导社会的基础条件有三:第一是在经济上控制大量土地和人口;第二是在政治上控制选官权;第三是在文化上世袭垄断教育。其中最厉害的基础条件是第三个,即所谓的“经学传家”。由于印刷术尚未发明和造纸术尚未普及,社会上的大部分书籍都被士族门阀控制。

科举制与士族门阀的兴衰

在士族门阀世袭垄断教育的时代,受过教育的人要么是士族门阀子弟,要么是依附于士族门阀的寒门,只有少数官员(如军功出身的寒门)在教育上不受士族门阀的影响。然而这些在教育上不受士族门阀影响的官员往往都是教育水平比较低,无法满足皇帝治国理政的需要。

科举制与士族门阀的兴衰

皇帝治国必须依靠受过教育的人,而受过教育的人不是士族门阀子弟就是通过士族接受的教育。这导致皇帝就算通过考试选拔官员,选出来的官员也大多是士族门阀的人。正因如此,隋文帝之前的英明君主(如曹操、苻坚、刘裕、元宏等等)无法用“科举”来打击士族门阀。

科举制与士族门阀的兴衰

南北朝中后期,随着造纸术的普及和印刷术雏形的出现,士族门阀对教育的垄断被打破。寒门不依靠士族就接受教育,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才打破了士族门阀对控制选官权的控制。在失去对教育的垄断和控制选官权后,士族门阀对土地和人口的控制也就难以维持了。

科举制与士族门阀的兴衰

综上所述,正因为造纸术的普及和印刷术雏形的出现打破了士族门阀对教育的垄断,所以隋文帝开创科举制才能打击士族门阀。而隋文帝之前的英明君主没有这样的社会条件,自然那也就无法用“科举”来打击士族门阀,比如曹操的“唯才是举”就没能阻止士族门阀的崛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隋唐之际的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兴衰
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科举制是隋文帝建立的。随着科举制的建立,为士族门阀控制选官权服务的九品中正制就此成为历史。然而历史是有惯性的,有时甚至会有人开历史的倒车。而在隋文帝建立科举制之
2023-09-20 21:25:00
科举制为何到隋唐才出现,是​什么催生了科举制的诞生?
催生科举制的其实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全面腐朽,同时门阀的强大足以威胁到帝国的统治,所以必须寻求新型的选拔机制,打破士族门阀对于权力的垄断。不过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为科举制的出现提供了
2023-05-18 09:55:00
五姓七望的衰落,标志着古代门阀朝廷走向的结局
...不复往日。最后则是以封建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其以科举制为依托,去士不再再看重门第,而重才学,士子凭借才学在科举取士中脱颖而出,进而进入官僚体系。一、何为五姓七望何为五姓七望
2023-02-01 15:52:00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起推敲。本文,纵横借着这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来讲讲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关于《西游记》中刘洪杀陈光蕊的解读近几年《西游记》不断被暗黑化解读,各种解读方式层出不穷
2024-02-27 14:47:00
唐代士族中‘五姓七家’是指哪几大家族?五姓七家有何狂傲的资本
...运的升迁之路被门第彻底堵死。虽说,在隋唐时期出现了科举制,科举制选拔人才不看门第,而是凭借才学入仕,对门阀政治有一定打击,但是其打击效果并不是特别大,只是缓解了世家大族对社会
2022-12-20 17:35:00
历史上的门阀士族前后几百年,为何还是走向湮灭?
...以农为本的古代,影响力自然直线下降。四、以才论人的科举制取代了自上而下直接任命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使得门阀士族对地方官的垄断被打破门阀士族形成一个集中的政治集团的重要原因,
2022-12-31 22:41:00
黄巢虽是杀人魔王,却对中国影响深远
...”却使它快速的成长起来。从那个时候一直到隋文帝设立科举制,这些门阀士族里面的人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朝廷中所有的重要职位,虽然科举制的建立给予了那些寒门弟子一些机会,但是主要的政权
2023-05-31 11:44:00
...,社会话语权也随之大幅下降。等到隋唐两代建立完善了科举制,士族门阀衰落已是不可逆转了。唐高宗“废王立武”之后,士族门阀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只能靠家谱和“卖女儿”维持糊口,最终
2024-06-06 06:45:00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以科举制来说,以君权集中的角度来看,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科举制始于隋朝,是中国古代通过
2024-02-27 16: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