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让眼外科医生拥有更稳的手、更亮的眼 16年磨一剑,眼科手术机器人成功应用于临床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04 07:28:00 来源:杭州网

如果说外科手术是刀尖上的艺术,那么眼外科,尤其是眼底外科便是针尖上跳芭蕾,要求手术医生拥有极稳定的心理素质和控制超越极限生理性颤抖的能力,学术造诣达到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才有资格注视显微镜,为患者完成一次眼底疾病的外科手术。

“从学医开始,这个过程可能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而且对于高难度的眼底病来说,一名眼科医生或许一生都未必能做得了。”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亦棋主任医师曾在研究生时期以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为研究方向,做了数百次的离体模型演练,近百例的活体动物手术操作,但最终的数据显示,成功率只仅有10%。

“最难克服的其实不是现代医学技术,而是人手的生理性颤抖,也就是‘指哪打哪’的稳定感。”受此触动,2007年,当时还是担任住院医师的陈亦棋在其导师、著名眼科专家、现任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沈丽君教授的指导下,开始思考眼科手术机器人的可行性研究,并在2023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眼科机器人手术,这也意味着眼科机器人正式应用于临床,自此开辟了眼科手术新模式。

科研一小步,临床一大步

亚洲第一例眼科机器人手术成功开展

“医生,我的左眼已经20多天看不见任何东西了(医学上检测视力仅为眼前手动),突然的失明给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到底是怎么了?”去年7月,61岁的王女士(化名)遭遇了人生至暗时刻:她的左眼视力在毫无预兆下一天天变差,起初她看事物还有个模糊的轮廓,渐渐地,她眼底的黑暗笼罩了光明,就好像有人在她眼前盖了层黑布一样,她便彻底看不清任何东西了。

发病初期,王女士就开始了艰难的求医之路。她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结果被确诊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疾病(PCV)。据悉,PCV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种亚型,主要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亚洲人中多见。该病的具体表现为眼底出血、渗出,并且王女士出血部位刚好就位于视网膜中心的黄斑部位,从而引发了视网膜的局限性脱离,最终导致视力出现严重障碍。

王女士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始终不佳。于是,经过多方打听,她慕名来到了陈亦棋主任医师处寻求新的可能。

“经过综合评估,我们发现患者黄斑部大片浓厚的视网膜下出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被下方厚厚的积血抬升。此时,采用超精微针进行视网膜下注射血栓溶解药物rtPA(阿替普酶),快速溶解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是当下最恰当的治疗方式。”陈亦棋介绍,但是,由于视网膜组织菲薄和脆弱性,以及医生有限的定位精度和力度感知,视网膜黄斑区穿刺注射手术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和风险的过程。

因此,在陈亦棋与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决定为患者进行亚洲首例眼科机器人辅助视网膜下精准注射溶栓术。手术当天,只见陈亦棋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人,将外径 100微米的显微注射针精确对准患者病变部位,并在3分钟内顺利将40微克溶栓药物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注射到了患者眼底视网膜下腔中。整场手术一气呵成,操作流畅、稳定、精准。

术后仅1周,患者视力就由原来的手动提高到0.02,而在术后3个月视力逐渐提升到0.3。“若只有手动的视力,人眼几乎看不清事物,只能感知光影变化,近于盲人;而提高到0.02后,她可以看到人影轮廓,能够看到大的广告牌、门牌等。目前,0.3的视力使得患者完全能够实现自主生活了。”陈亦棋说。

缩短医生的学习曲线

服务眼底疾病更为科学精准

据了解,从2007年开始,沈丽君教授团队便开始了漫长的眼科手术机器人研究。终于在2013年,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辅助机器人系统的样机,之后进行大量的应用可行性研究;并于2014年顺利开展动物眼手术,如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异物取出、视网膜激光、视网膜血管搭桥术、视网膜组织和视网膜血管穿刺注射等机器人辅助视网膜手术的基础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之后,受海外归国的机器人团队的合作邀请,沈丽君、陈亦棋深入参与研发和临床转化应用了商用化的眼科手术机器人,并于2023年4月获取了第三方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动物实验报告,并于5月通过浙江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正式开始科研临床试验。

“手术机器人在数次训练过后,发挥一直保持稳定状态,而且还可以给医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作为手术机器人的核心研发成员之一,陈亦棋坦诚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医生在手术时,为克服生理性颤抖,把握最佳的穿刺位置,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但这个几十秒的时间,精准度很多时候靠感觉,有时候生理极限到了,不得不切下那没思考好的一刀。”他认为,如果有稳定的眼科显微手术机器人坐镇,就能够帮助医生在精微组织和复杂手术中实现稳定安全、精细量化和可视化的操作,帮助医生更加专注于术中决策,从而为眼科和超显微外科领域带来重大技术革新。

陈亦棋表示,未来,眼科机器人还将辅助医生进行更多的高精度眼科手术包括白内障和青光眼等手术,也为眼科基因药物和干细胞等全新眼科治疗方案提供安全高效的给药途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患者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郑有卯教授双手握住机器人的操作杆。一场在“头发丝上的舞蹈”就此展开。只见郑教授稳坐显微镜前,目视镜头,稍微动动手指,机械臂前端的手术器械迅速跟
2025-01-22 06:59:00
...光学眼底影像系统(AO-SLO)和国内首款眼底智能导航激光机器人等颠覆性产品,填补了我国在高端眼科设备领域的多项空白。截至目前,博视医疗已申请自主知识产权163件(含76件国
2025-05-18 09:00:00
竞逐高水平,江苏一批医院亮“绝活”
...率接近70%。科技创新助力医疗技术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手术系统投入临床使用,有的还成了手术台上的“操刀手”。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一台手术中,医生正通过控制器,操
2024-07-21 08:19:00
全国首批!潍坊眼科医院发布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技术
...光明眼科集团屈光新技术革新大会暨潍坊眼科医院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 800及新微创手术SMILE pro发布会”隆重举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教授;
2025-05-26 12:12:00
10秒摘镜!这项近视手术“黑科技”落户鲁南眼科医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5月24日,新一代机器人全飞秒VISUMAX 800及ARTEVO 800 双导航数字3D显微镜发布会在鲁南眼科医院隆重举行
2025-05-25 10:24:00
12月28日(周六),北京专家团前往烟台市中医医院坐诊
...获得国际Bobath高级资格认证,KT(北京)认证,下肢康复机器人Lokmat资格国际认证,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培养教师,承担首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专业、进修实习学
2024-12-27 09:53:00
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出海,落地哈萨克斯坦顺利开展海外首例临床手术
近日,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睿米®RM-200在位于一带一路“首倡之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Medical Center Hospital of the President’s A
2024-03-27 13:00:00
精准帮扶,健康惠民!省市合作共建3.0版下的东营市人民医院
...医院党委书记徐新生的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一年来,机器人手术、导航下切除脑部肿瘤、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仅2023年上半年就有110项新技术项目获得准入。在山东省立医
2023-10-09 09:24:00
...越城院区以微创手术作为抓手,在省人民医院朝晖院区的机器人手术中心、5G远程机器人手术指挥中心的有力依托下,高精尖技术相继落地。越城院区试运行以来,泌尿外科、胃肠胰外科、妇科等
2024-01-06 07:1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贵州商品出口竞争力持续增强 省社科院发布2025年上半年贵州重点出口产品相关报告
9月10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正式发布《贵州重点出口产品商情监测(2025年上半年)与预测报告》,系统梳理了2025年1-6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情况
2025-09-10 23:15:00
参与网络答题 共筑枣庄辟谣防线
大众网记者 武甜莹 枣庄报道2025山东网络举报辟谣宣传周枣庄市活动已开启,只需识别海报上的二维码,就能参与答题。快来参与吧,一起成为网络辟谣小能手,为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贡
2025-09-10 23:51:00
听说了吗?最近不管是爱喝酒的,还是不爱喝酒的人都去酒博会了。9月9日至13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举办
2025-09-11 00:18:00
今天是我国第41个教师节,让我们深情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节日快乐!”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
2025-09-11 02:54:00
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在贵阳隆重举行。逾200位来自国内外的酒类行业领军企业代表
2025-09-11 04:59:00
聚焦酒博会|西班牙酒庄庄主盛赞贵州白酒,称其最爱是茅台
9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在贵阳举行。逾200位来自国内外的酒类行业领军企业代表
2025-09-11 03:56:00
“霞客行”:再访万峰林
当数字化浪潮将整个世界浓缩于方寸屏幕,当“打卡式旅行”成为时代热潮,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我们对旅行的向往?380多年前
2025-09-11 01:20:00
教师节,向所有老师致敬
从孔子“诲人不倦”的儒家仁爱到黄炎培“双手万能”的实干精神再到张桂梅坚守讲台的不懈坚持教育的长河在中国大地上奔流不息有教无类
2025-09-11 01:51:00
女童心跳呼吸骤停倒地 枣庄休假医生鞠文彬秒变“急救员”
大众网记者 张砚 通讯员 刘胜 枣庄报道近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鞠文医生彬正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休假时,忽然听到前方数十米处有游人呼叫
2025-09-10 23:59:00
当即墨古城的游客们通过AR技术“穿越”到田横五百士的悲壮场景,与历史人物“面对面”感受忠勇精神;当滨州市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内
2025-09-10 17:13:00
平度市人民医院精准放疗 重获新“声”——一位七旬下咽癌患者的求医之路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肿瘤治疗领域正悄然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精准放疗技术的应用
2025-09-10 17:17:00
当九月的桂香漫过校园围墙,当粉笔灰染白又一批青丝,我们迎来又一个教师节。三尺讲台前,那双托起无数梦想的手,仍在黑板与课本间书写永恒
2025-09-10 17:17:00
东南网龙岩9月5日讯(通讯员 张思颖 梁丽珍)近日,一位陈姓客户来到工行龙岩东方支行,表示自己父亲有一张卡这个月到期。大堂经理拿过一看原来是代发工资单位工资卡
2025-09-10 17:17:00
贵州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即将启幕
9月10日,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会上介绍,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全国巡演将于9月12日在六盘水市凉都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
2025-09-10 17:21:00
东南网龙岩9月10日讯(通讯员黄俊榕)“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冒着大热天上门来帮忙,不然这存折密码的事儿真不知道要耽误到什么时候
2025-09-10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