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博视医疗斩获800万美金订单
南京眼科“黑科技”闪耀国际舞台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美国西部时间5月4日至8日,全球眼科研究的顶级盛会——美国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2025年会(ARVO2025)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召开。来自中国的南京博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惊艳全场,展台前人流如织,洽谈声此起彼伏。“这场展会,我们拿下了50多个意向订单!总金额在800万美金左右。”博视医疗创始人张杰博士难掩喜悦之情。
更引人关注的是,全球顶尖眼科机构——西奈山纽约眼耳医院(NYEE)视网膜专科主任、国际知名眼底病专家理查德·罗森教授,几乎每日都来展台“报到”。这位权威专家对博视医疗自主研发的“星镜自适应光学眼底影像系统”赞不绝口:“这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设备,它比我们实验室自建的科研平台更稳定、更便捷。”
这场国际展会的高光时刻,源于博视医疗多年磨一剑的技术硬实力。在眼科诊疗领域,自适应光学技术被评为21世纪眼科影像检查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技术之一,能将眼底细胞级结构清晰呈现,是眼科科研与临床的“理想利器”。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道路荆棘丛生。过去,实验室里的自适应光学设备犹如“庞然大物”,占地面积动辄数平方米,操作烦琐且稳定性差;科研设备允许偶尔调试“打盹”,但临床应用要求365天不间断稳定运行;更棘手的是,千万美元级的研发成本让商业化之路举步维艰。这些难题如同“拦路虎”,让无数科研团队望而却步。
博视医疗的研发团队迎难而上,历经5年技术攻坚,成功打破技术转化的桎梏,其自主研发的“星镜自适应光学眼底影像系统”,成为全球首款实现商业化的AO-SLO(自适应光学扫描激光检眼镜)设备,创造了中国医疗器械在细胞级眼底影像领域“从0到1”的突破。
“星镜”不仅实现了小型化、集成化和商业化,同时在性能上还可将眼底影像的横向分辨率提升至0.7微米,达到细胞级成像精度,可用于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超早期诊断、干预和随访观察,基因、干细胞等创新疗法的评估,被业内称为“眼底活体生物显微镜”。
此次“星镜”意向订单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在国内,“星镜”已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等国内顶尖眼科机构装机应用,累计为超5000例患者完成精准诊断,相关研究成果也陆续登上国际顶级期刊。这款“南京智造”的眼科设备还在助力罗氏等国际药企开展基因治疗评估。这标志着中国眼科创新技术正式参与到全球医药研发的核心环节,在国际眼科舞台上发出响亮的“南京声音”。
“我们要成为‘世界的博视’。”张杰表示,“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方向清晰可见。简单来说,我们不仅要做出好产品,更要建设好生态。中国企业的每一分进步,都是在为整个国产高端器械行业积累信用。”
博视医疗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眼科创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平台型企业。聚焦眼底疾病诊疗、青少年近视防控、功能性隐形眼镜等领域,该公司已打造了全球首款商用级自适应光学眼底影像系统(AO-SLO)和国内首款眼底智能导航激光机器人等颠覆性产品,填补了我国在高端眼科设备领域的多项空白。截至目前,博视医疗已申请自主知识产权163件(含76件国内外授权专利),其核心产品覆盖国内外数百家顶级医疗机构,并与多家国际药企展开深度合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8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