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孔融之死,真是因为他说了辱没父母的话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08:11:00 来源:戏说三国

孔融,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士在当时的士族阶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他就跟诸葛亮一样,瞬间从让梨的三好少年变成了千夫指的人渣。

事情的始作俑者其实出自《后汉书》里面记载的一件事儿: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这里还是用原文吧,翻译出来实在不好听)

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些话真是孔融说的吗?

说这些,还得从他与曹操之间的关系谈起。

孔融之死,真是因为他说了辱没父母的话吗?

宦官之后,得不到士族阶层的认可

因为曹操宦官后代的身份,孔融一向看不起他。只要有机会,就会数落数落他。

建安九年,曹操攻陷袁绍的大本营邺城,曹丕私下纳了袁熙的妻子甄氏。这时,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武王伐纣后,将妲已送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当曹操问此典故出自何处是,孔融回答:“以现在的形式看来,理应是这个样子……”

曹操跟甄氏是否有暧昧关系,世人八卦了二千多年了,也没整明白。而孔融这意思是说曹操父子两人都与甄式有染。言之凿凿,太让人难堪!

孔融之死,真是因为他说了辱没父母的话吗?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因为劳师远征,这时候,孔融又出来放话了,引经据典,对曹操是一顿冷嘲热讽。

“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

孔融这句话从第一个词就开始挤兑曹操,“大将军”这个官职在汉代是至高无上的,位列三公之上。

孔融这个时候提这个词儿就是想说发生在曹操身上的一件往事。

建安元年,曹操让汉献帝封了自己一个大将军,同时封袁绍为三公之首的太尉。

袁绍当然不能接受,以自己位列这个曾经的小弟下为羞耻。曹操没办法,只能又把大将军让给袁绍,自己做起了司空。

孔融这时用这个词想必就是利用当年的这件往事故意恶心曹操,必竟这时曹操的官职依然是司空。

朝堂之上总跟曹操唱反调,影响力还特别大

孔融不但私下里总逞口舌之利,在朝堂内也丝毫不给曹操面子。

有一次讨论是分封的问题,孔融要求京城附近的地方不能再分封,应该归朝庭直接管辖,态度非常强硬。

而这个建议是直接针对曹操的,因为那里面有块封地就是曹操的,这可是面对面挑起战火呀!

孔融之死,真是因为他说了辱没父母的话吗?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关于社稷制度方面的问题,你可以摆事实讲道理去论述这种分封制度的弊端,虚怀若谷这个气度曹操还是有的。

但是,你总跟奋青一样,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喷完我的意见后还不忘挖苦几句,更可恨的是出了朝堂,你还拿个“大喇叭”去四处广播,这一点可就是曹操完全不能接受的了。

还有一点很关键:孔融在当时的影响力非常大,他的意见一定会左右不少人。这个才是曹操杀死孔融最大的一个原因。

孔融最终死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是逢曹操南征荆州,要完成统一大业,杀鸡儆猴,以正朝堂也就在所难免了。

孔融之死,真是因为他说了辱没父母的话吗?

孔融”说“过的那些辱没父母的话出自哪里

其实,这是曹操为了杀孔融,由郗虑编织罪状,路粹负责起草的一份诬告奏表。

像这样儿的奏表它的可信程度又有多大?

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注重师出有名,单从三国的历史上来看,这样的东西就屡见不鲜。

官渡之战前,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豪陈琳启草的那篇著名的《讨贼檄文》,将曹操祖孙三代骂了个遍。

最终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曹操竟然没有杀陈琳。以此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根本没人相信这种东西。

同一个史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可以去讨论、争辩,甚至可以推翻原来正史中的记载。只要论据足够充份,被人信服。否则,或哗众取宠,或断章取义,或人云亦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孔融:因正直而孤立,因理想而赴死
...得有些独特。【曹操、曹丕与甄氏的纷争】后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攻入邺城。曹操和儿子曹丕同时看上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得知此事后,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引用了“武王伐纣
2024-01-03 19:43:00
孔融小时谦卑让梨,长大后却因不孝被处死
...,但是念及他的地位,也暂时拿他没办法。第二件事就是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曹丕见到袁绍的儿媳长得不错,就想娶她为妻。孔融知道后又闲不住了,就上书曹操说,“武王伐纣后,将妲己送给
2023-07-28 14:21:00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后
2023-06-10 12:10:00
剖析“孔融让梨”这个道德模范故事
...口舌之能挑衅曹操。比如,嘲讽曹丕纳甄宓。建安九年,官渡之战后,曹军大胜,曹丕当时趁机霸占了袁熙的妻子甄夫人。孔融知道后给曹操写信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从来没有听说过
2023-04-25 10:45:00
孔融被杀真的是曹操所说不忠不孝的罪名吗
...线。另一方面孔融本就是孔子后代,是士林的代表人物。官渡之战前,颍川、河内等郡的世家大族们往往态度摇摆,并不愿意贸然出仕。然而袁绍灭亡之后,天下世家之首的失败打消了大部分士族的
2023-05-12 06:22:00
三国被曹操杀死的谋士有多少呢
...样,都是属于作死的谋士,曹操对这些人根本无法忍受。官渡之战时,许攸从袁绍阵营叛变,建议曹操攻击袁军粮草所在地乌巢。正是因为许攸的建议,曹操才打败了袁绍。许攸自恃功高,轻慢曹操
2024-05-13 15:57:00
孔融被曹操满门抄斩,7岁女儿服刑前说了13个字,成千古名言
...法就得听,所以老对曹操说些带“侮辱”味儿的话。就像官渡之战打完后,袁绍病死了这事。借着这个时机,曹操去攻打袁谭和袁尚,曹操这边渐渐占了上风。可在要紧关头,曹操没去硬攻袁军的老
2024-09-08 09:46:00
孔融:从让梨孝子到遭人唾弃的荣辱一生
东汉末年文学家孔融,四岁让梨,名扬天下,晚年却发表言论‘父母不算亲人,子女不必报恩’,后在家喝酒招来灭门祸事。孔融,鲁国人,从小聪明好学,谦卑礼让,也是“圣人”孔子的世孙。《三字
2023-12-02 22:18:00
三国中的那些奇葩人物,一个比一个奇葩
...要不然就毁于一旦了。第六:许攸 许攸,帮助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自恃有功,越来越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尤其是在占领邺城后,许攸多次轻慢曹操,在宴席上直呼曹操小名“阿瞒”。有
2022-12-23 14:2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