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0 12:10: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之所以能一统北方,三分天下得其二,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才济济,所谓“猛将如云,谋臣如雨”。曹操爱才惜才、求才若渴,甚至刘备这样的枭雄也想收归麾下。建安后期他又再三发布求贤令,明确提出“唯才是举”的选人标准,广招天下英才。然而一旦人才不能为曹操所用,或者其性格中猜忌多疑的一面发作时,曹操对名士人才也毫不留情。其中,就以下几位名士,就死于曹操之手。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一、边让

边让(?-193年),字文礼(一作元礼),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名士、大儒。边让博学善辩,爱写文章,曾作《章华赋》,名噪一时。汉灵帝时,得到大将军何进征辟,担任令史。中平六年(189年),出任九江太守。初平二年,边让辞职还乡,轻视和诋毁兖州牧曹操。初平四年(193年),边让被兖州牧曹操所杀。

当然,曹操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于陈宫、张邈等兖州本地的士族,因为边让被杀而猜疑甚至背叛曹操。公元194年,曹操率军攻打徐州牧陶谦的时候。陈宫、张邈就迎接吕布入主兖州,这导致曹操差一点失去了立足之地。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二、陈宫

陈宫(?-199年2月7日),字公台,东汉末年吕布帐下首席谋士,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陈宫性情刚直,足智多谋,年少时与海内知名之士相互结交。公元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因而被曹操视为心腹。后来,陈宫游说张邈背叛曹操迎吕布入兖州,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并先后取得兖州与徐州。下邳城中,吕布不听陈宫两面互补之计,以致失败。到了公元199年,陈宫战败后,随吕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拒绝曹操招降,决意赴死。

三、沮授

沮授(?-200年),广平人。沮授“少有大志,多权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曾对韩馥提出良策,但不被采纳。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一统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

在官渡之战中,沮授提出缓进战术,不被采纳。在乌巢被烧前夕,沮授提出外表护粮,又不被采纳。在袁绍大败后,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后来,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四、审配

审配(?-204年),字正南,魏郡阴安(今河南清丰北)人。审配为人正直,袁绍领冀州,审配获得重用。审配恃其强盛,力主与曹操决战。曾率领弓弩手大破曹军于官渡。官渡之战后,审配二子被俘,反因此受谮见疑,幸得逢纪力保。袁绍病逝后,审配等矫诏立袁尚为嗣,导致兄弟相争,被曹操各个击破。到了公元204年,曹操围邺,审配死守数月,终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五、许攸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叛袁绍,投靠曹操,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大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到了公元204年,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六、郭图

郭图(?-205年),字公则,颍川(治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郭图力主趁机偷袭曹营,在这一计策失败后,郭图为免于责罚而归罪于率军偷袭曹营的张郃、高览,致使二人背袁投曹。袁绍病逝,郭图为其长子袁谭效力,于公元205年和袁谭一同被曹操击杀。

七、桓邵

桓邵(?-208年),字元将,沛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当初,袁忠担任沛相,曹操起兵反董卓,袁忠、桓邵因为依附董卓、辱骂曹操,所以得罪了曹操。等到曹操夺取兖州后,桓邵到交州避难,曹操派使者命令交州太守士燮把他们都杀了。桓邵将要斩头的时候,跪在院子里求饶,曹操对他说:“跪下可免死吗!”于是就杀了他。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八、孔融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汉献帝时期,他担任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官职,时称孔北海。孔融在北海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成绩。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他生性喜结宾客,言辞激烈,终在建安十三年(208年)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九、周不疑

周不疑(192年—208年),字元直(或作“文直”),零陵重安(今湖南衡阳县)人,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少有异才,聪明敏达,在十七岁时就著有文论四首。后来因为曹丕无法驾驭周不疑,于是曹操派人杀了周不疑。

十、娄圭

娄圭,字子伯,荆州南阳郡(治今河南南阳)人。曹魏麾下的谋士,娄圭年轻时与曹操有交情,曾经随曹操平定冀州,南征刘表,击破马超,立有功劳,连曹操都感叹他的计谋。到了公元212年,曹操和他的儿子们一起出去游玩,娄圭当时也一起随行。因言语不当,被人举报,曹操认为娄圭有意诽谤,所以杀害了他。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十一、路粹

路粹(?~214年),字文蔚,陈留郡临漳县(今河南临漳县)人。东汉末年大臣。路粹少学于蔡邕,颇有文才。建安初年,拜尚书郎。参与构陷少府孔融,无不嘉其才而畏其笔端。建安十九年,拜秘书令。不过,因为违反了曹操大军的规定,路粹也丢掉了性命。所作诗赋,全部佚散。

十二、崔琰

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谋士。崔琰出身清河崔氏,师从于大儒郑玄。最初跟随冀州牧袁绍,拜骑都尉。曹操平定河北后,授冀州别驾,迁丞相东曹掾,教导世子曹丕,侄女嫁给平原侯曹植。曹操成为魏公后,担任魏国尚书令,迁中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崔琰坐罪下狱,为曹操所赐死。

曹操猜忌多疑,盘点三国正史上,死于他之手的名士们

十三、杨修

最后,杨修(175年—219年),字德祖,东汉文学家,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母为袁氏(司徒袁安曾孙女)。出身弘农杨氏,为人恭敬、好学,有俊才,知识渊博,极聪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杨修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将其杀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0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演义》中的陈宫为什么不听曹操的劝解
...曹操,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陈宫即使被杀也不后悔。但正史上的陈宫与三国演义中的陈宫几乎是两个人,正史上陈宫是兖州本地人,是曹操的部下,曹操成为兖州牧时有陈宫的谋划,但是曹操因为
2023-08-24 16:45:00
三国之中,有8位忠臣名士都是死于曹操之手
...安的年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但也是一个无数忠臣名士陨落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至少有八位忠臣名士,死于了曹操之手!一、荀彧、杨修死于政治需要荀彧是河南许昌人,曾被名士何颙评
2023-05-05 16:29:00
盘点三国时期的4位“蠢”谋士
...黄巾军,因而成为曹操的心腹;但因曹操杀害边让等汉末名士而与曹操反目,与陈留太守张邈、张邈之弟张超、从事中郎许汜及王楷等同谋叛乱,引领吕布进入兖州为主。 一时之间兖州数郡郡守
2023-05-19 14:33:00
...操。这只是演义中陈宫选择吕布,反对曹操的说法。而在正史上,陈宫先是曹操手下高级谋士,因曹操乱杀兖州名士,后迎奉有勇无谋的吕布进入兖州,叛曹投吕。总之,陈宫是离开曹操,转投吕布
2024-06-03 06:10:00
...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发起者曹操,一共18个人。然而正史中,却没有这个十八路诸侯的说法,《三国志》记载是十路,分别是:袁术、袁绍、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桥瑁、袁遗、鲍
2022-12-21 10:36
盘点三国最窝囊的4个诸侯
...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诸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名列“八俊”。光和七年(184年),刘表被大将军
2023-01-12 13:40:00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不投奔袁绍?
...着为父报仇旗帜,攻打徐州。由于曹操杀戮太多,对待“名士”无礼,陈宫在兖州叛变,迎接吕布。吕布、陈宫、张邈、张超联手,攻取兖州各地,曹军望风而降。兖州八十多县,只有鄄城、范县、
2023-08-20 17:45:00
祢衡:三国第一喷子与名士的力量
...是什么仁慈的主,这就要说到祢衡的身份了。一、什么是名士 所谓名士,其实就是有名的人,这些人由于自己的才能和品行,在一个地区有了非常高的威望。古代人们受教育的程度非常低,因此
2024-01-08 14:23:00
曹操赵云的空城计有史可查,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假的吗?
...出,赵云不光有胆量,还有惊人的眼光与智谋。只可惜在正史中,赵云单独领兵的次数实在太少,导致他的官职也比较落后。不得不说,这的确是赵云人生中的一个遗憾。其实在三国时代,孙坚与文
2023-10-04 19: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