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心理科护士妈妈:孩子已开学,这样化解“假期归零焦虑”更有效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9-02 20:25:00 来源:大众网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魏莉 菏泽报道

如今,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不少家长本以为“开学即解脱”,却发现孩子仍被“假期归零焦虑”困扰:上课走神、作业拖沓、抵触上学,甚至出现失眠、腹痛等躯体反应。魏莉作为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护士兼两个孩子的妈妈,结合近期临床观察与自家育儿实践,为家长们梳理出开学后针对性的焦虑应对方案,助力孩子快速适应校园节奏。

开学后1-2周是焦虑反应的集中爆发期,家长若能及时捕捉信号,就能尽早干预。结合临床经验与亲子观察,以下三类表现需格外留意。一是学习状态异常:作业错误率明显升高、频繁漏题,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现“坐不住”“小动作增多”等情况。魏莉接诊过一位三年级学生,开学前三天作业完成时间比假期延长两倍,且字迹潦草、错题连篇,家长追问后才知孩子总担心“写不好被老师批评”;情绪与社交波动:回家后沉默寡言,拒绝分享学校生活,或因小事频繁发脾气、哭闹;不愿与同学互动,甚至以“身体不舒服”为由逃避课间活动;躯体化反应:无明显病因的头痛、腹痛、恶心,早晨起床时症状尤为明显,到校后却有所缓解,夜间入睡困难、多梦,甚至出现夜间惊醒的情况。心理科数据显示,开学后这类“心因性”躯体不适的就诊儿童较平时增加20%以上。

针对开学后的焦虑困扰,家长可从“孩子支持”“自我调节”“家校协同”三个维度发力,帮助孩子逐步适应校园节奏。即拆解学习任务,降低适应难度:面对堆积的作业或陌生的新内容,孩子易因“畏难情绪”陷入焦虑。家长可协助孩子将任务拆解为“小步骤”,例如“今晚先完成数学口算10道+语文生字抄写2行”,每完成一项就打勾鼓励。

延续“减压仪式”,缓解课堂压力:将开学前准备的 “减压三件套”融入校园生活——让孩子把捏捏乐放进书包,课间感到紧张时捏一捏;每天早晨在孩子文具盒里塞一张鼓励便签,如“妈妈相信你今天能主动举手发言”;睡前和孩子一起做5分钟“盒子呼吸法”,帮助放松身心、改善睡眠。

预留“情绪倾诉时间”,建立情感联结:每天晚上花10分钟和孩子聊“校园小事”,用开放式提问引导表达,例如“今天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开心/有点难的事?”。当孩子抱怨“作业太多”时,先共情回应“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很累”,再一起探讨解决办法,避免直接指责“你就是不专心”。

警惕“对比式焦虑”,关注个体进步:不少家长习惯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对比,如“你看XX开学就考了满分”,反而加重孩子的自我否定。建议聚焦孩子的“纵向进步”,例如“你今天比昨天写作业快了5分钟,真不错”,用具体的肯定替代笼统的评价。

管理自身压力,减少情绪失控:若因工作繁忙、辅导作业感到烦躁,可先做“3分钟冷静练习”——走到窗边深呼吸,默念“孩子的适应需要时间,我先稳住”。我上周辅导小儿子写作文时差点发火,及时起身喝了杯水,回来后换了语气说“我们一起看看怎么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孩子的抵触情绪也随之缓解。

寻求家庭支持,避免单打独斗:若夫妻双方都感到疲惫,可分工协作,例如爸爸负责辅导作业,妈妈负责陪伴孩子聊天放松;也可邀请老人帮忙分担家务,减少自身压力,为孩子创造更轻松的家庭氛围。

主动联系老师,掌握校园动态:开学一周后,可通过微信或电话与班主任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听课状态、与同学互动情况,例如“请问XX近期上课是否能跟上节奏?有没有出现走神或抵触的情况?”结合家校反馈调整应对策略。

如实反馈孩子状态,争取专业支持:若孩子持续抵触上学或情绪低落,不要隐瞒情况,可向老师说明“孩子最近总说不想去学校,我们正在努力引导,也麻烦您在学校多关注一下”,通过家校配合帮助孩子建立校园安全感。

参与校园活动,增强孩子归属感:鼓励孩子参加班级的兴趣小组、值日活动,或主动报名家长志愿者,例如协助老师组织班会、参与班级布置,让孩子感受到“学校是温暖的集体”,减少陌生感与抵触感。若孩子出现以下表现且持续超过1周,仅靠家庭调节难以改善,建议及时寻求专业支持。情绪层面:持续哭闹、拒绝上学,甚至说 “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 等消极言论。行为层面:出现自伤(如咬手、划手腕)、攻击他人(打骂同学、顶撞老师)等极端行为。躯体层面:频繁头痛、腹痛,经医学检查无明显病因,且影响正常上学。

此时可先联系学校心理老师进行初步疏导,若情况无改善,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心理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与干预缓解焦虑问题。

最后想说,开学后的“假期归零焦虑”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孩子从“松弛状态”切换到“规律节奏”的正常反应。作为家长,不必追求“孩子立刻适应、完美表现”,允许他们有1-2周的波动期,用耐心代替催促,用理解代替指责。

当家长放下“必须马上好起来”的执念,陪着孩子一步步拆解困难、积累信心,他们不仅能顺利跨过“开学坎”,更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应对变化”的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孩子进手术室害怕怎么办?护士教你这样做心理疏导
...冰冷的器械以及即将到来的手术,孩子很可能产生害怕、焦虑的情绪。而长期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若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不仅能缓解他们的负面情绪,更能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
2025-06-20 10:22:00
震惊悲痛!美国32岁女护士勒死3个亲生孩子后跳楼,却引发同情
...不仅从医院休假停下了工作,还在接受针对产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强化治疗。丈夫帕特里克也改为在家工作,方便照顾她和孩子。尽管一切看起来都在慢慢变好,可悲剧还是猝不及防地发生了!1月
2023-01-29 13:52:00
...轻轻地拍着阳阳妈妈的肩膀说。“最贴切的一个词就是‘焦虑’!”阳阳妈妈回答。原来,阳阳三个月大的时候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什么都听不见。一岁多时,安装了人工耳蜗,坚持做康复
2023-11-27 07:44:00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院长特别奖之“最佳护理团队奖”|温暖相伴“童”行路,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缓解小朋友和家长住院期间恐惧焦虑的心情,通过孩子和家长的互动,还能增进亲子感情。正在住院的小姑娘彤彤开心地对护士说:“阿姨,我已经在这里参加过一次活动了
2024-02-18 10:35:00
医线直击|那些被负面情绪缠绕无力挣脱的儿童
...子相比玲玲的“用痛苦感知世界”,还有一群孩子,他们焦虑的声音很小,也更为隐蔽,甚至不被家人认为出现了焦虑,而是以为得了躯体疾病。杨楹是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医学中心主任,预约
2024-05-31 10:49:00
...的喂养。”姚健宇轻柔的话语、细致的讲解,让乐乐妈妈焦虑的心情得到缓解。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分为唇裂、腭裂和唇腭裂。唇腭裂患儿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兔唇宝宝”。
2024-02-20 07:02:00
...的手足无措,刚刚经历角色转换,很多人还会产生彷徨和焦虑。成为妈妈之后,我对这种身心状况更加感同身受,和产妇的沟通交流也更加顺畅。”张竑表示,她会尽己所能帮助新手妈妈,让她们在
2024-05-12 05:40:00
腹壁“莲花” 疗愈“芬芳”
...上的。”吴子君告诉记者称,一般而言,造口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心理压力,他们害怕手术的疼痛、手术的安全性,还迫于经济压力,且过于依赖家属,甚至对身体结构的改变,排便
2024-05-13 04:03:00
降低小儿术前焦虑 三亚这家医院将游乐场“小红车”开进手术室
...能是一件陌生而恐惧的事情。为了帮助孩子们缓解恐惧和焦虑,日前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三亚市妇女儿童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团队推行了一项琼南地区首例创新又走心的举措——将游乐场里的
2024-06-28 13:5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
260302.jpg
2025-09-26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