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0月8日,
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吐槽称,
自己在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一个展览馆内看到的都是文物照片没有实物,引起了不少网民关注。
该游客表示,自己花费60元购票进入博物馆后,
发现部分展品为玻璃框架内的文物图片。
视频截图
10月10日上午,澎湃新闻致电洛阳市文物局,对方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收到反馈,目前正在核实相关情况,但对于具体对接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自己并不清楚。
随后,澎湃新闻致电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博物馆。
10日下午,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博物馆是遗址类博物馆,包括遗址展示区和其他四个展馆,还有沙盘模型、多媒体展示、声光电互动等项目,每天提供二十余场表演,网友视频中出现的展柜只占二层的一小部分。
前述工作人员表示, 馆方确有不足之处,展柜部分已经撤掉,目前正在进行整改,并与相关单位对接商讨如何完善优化,后续将发布公示。
澎湃评论 | 用照片代替实物?博物馆不能辜负博物馆热
游客兴致勃勃地去看展,结果看到的是图片,这种体验只怕很难让游客满意,何况这还是一个收费的博物馆。事实上如今大部分博物馆都已经免费开放,据国家文物局统计,目前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率超90%。作为一个收费博物馆,如果游客只能看到展品的图片(哪怕只存在于其中一个展馆),多少也会有些扫兴。
当然,博物馆或许也有自身的特殊情况。比如博物馆解释“主要参观的是一层壁画和遗址”,“二层也只有一个展馆里面是这样”等。从解释可以看出,这种图片展览也许不是该展馆的主要项目,故而没有那么讲究,博物馆兴许认为自己另有看点,也足以对得起游客的期待。
不过,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或许给博物馆也提了个醒:在当前博物馆热的大背景下,游客见识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胃口与期待越来越高,对博物馆的展出质量自然也提出相应的要求。
就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博物馆热同样势头正猛。据媒体报道,早在10月3日,北京、上海、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博物馆到10月7日的预约已爆满,可见游客的观展热情。
即便博物馆的热度如此之高,也并不意味着游客对博物馆“照单全收”。而在社交平台上,各种博物馆踩坑、避雷帖其实随处可见:有人认为展览品质不高,不值得排队;有人吐槽博物馆管理不善、标识不清,导致体验不佳;还有人怀疑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是赝品。甚至一些知名博物馆也遭到“吐槽”。
今年9月,国家文物局就曾表示:“其实‘博物馆热’的背后是博物馆‘冷热不均’的问题,如何让博物馆热得均衡,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这也说明,博物馆虽然“热”,但是游客同样是冷静理性的,他们会用脚投票,根据参观质量和体验去筛选真正用心的博物馆,去表达自己的态度。
从这个角度说,博物馆也不能辜负博物馆热,不能认为可以将游客糊弄、对付过去。博物馆无论是展品质量、展出方式、环境营造等都应当精益求精,真正让游客有所收获,也打造自己的良好口碑,在这一轮博物馆热里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无论如何,每一个前来博物馆的游客,都是抱着亲近文化、感知历史的崇敬而来,他们的这份热忱应当被善待,也应当得到真诚的回应。
本期编辑 邢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