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让红色文物唤起最深沉的感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18 11: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让游客自觉自发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让红色文物唤起最深沉的感动

让红色文物唤起最深沉的感动

5月16日,八师石河子市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组织党员来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内参观。易群 摄

让红色文物唤起最深沉的感动

5月4日,八师石河子市红山街道26社区党员来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开展党员专题教育活动。 纪靓靓 翟瑞瑞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珺

连日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来自疆内外的游客纷纷走进博物馆,了解兵团发展历程,了解各民族群众团结奋斗史。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储备,让各族群众更深入了解展品的内涵,在讲好兵团故事的同时,弘扬兵团精神,进一步助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5月13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讲解员顾晨叶说。

位于八师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新中国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要研究及陈列内容的国家二级博物馆,是了解新疆、了解兵团的窗口。

近年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在展陈展示内容时突出新发现、新研究、新成果,让游客从历史中汲取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自发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据统计,该博物馆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已成为石河子市、沙湾市、乌鲁木齐市、玛纳斯县等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场所,为助力构建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融、增进民族感情作出了突出贡献。

发挥资源优势

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兵团故事”

5月13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迎来大批游客参观,其中不少游客被该博物馆推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历史展”吸引。游客通过观看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老照片,了解了兵团各民族相濡以沫、砥砺奋进的故事。

2019年,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投入8600万元,对基础展览进行第三次改陈。此次改陈充分体现了兵团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大好局面。

该展览按照历史编年体与专题相辅相成的陈列体系,精心设计了六大部分,通过1500余幅图片、1400多件(套)文物实物、23块多媒体显示屏等,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在开发建设新疆、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推进社会进步、巩固西北边防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六大部分内容分别为“历代屯垦 安边固疆”“帮助地方建党建政”“增进民族团结”“帮助地方规划五好新农村”“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兵地融合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这些专题展通过500多张图片、150余件文物,展示了新疆地区历代屯垦、兵团初创时期、大发展时期、兵团恢复之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各个时期的民族团结重大内容。

该展览生动讲述了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兵团发展创业史,感动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近年,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因势利导、推陈出新,推出多个专题展览,不遗余力地宣传新疆大地上发生的巨大变化,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同时,该博物馆还发挥优势特色,积极策划专题性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推出了《中国梦 军垦情——影像兵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进疆女兵风采》《兵团岁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展》等系列专题巡展,赴库尔勒市、和田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沙湾市等地进行巡回展览,为近万名各族群众讲述兵团文物故事、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凝聚奋进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文物是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符号资源,让文物‘说话’,就是要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容,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游客了解历史,感受兵团各民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真情。”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长甘霖说。

为讲好兵团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故事,近年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持续加强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该博物馆精心整理出几十个文物背后的故事,并进行提炼加工,作为宣传兵团精神、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教材”。其中《坎土曼》《一件军大衣》《马背上的白衣天使梅莲》《好医生姜万富》《民族团结模范尤良英》等故事,都深入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像一条条纽带,织成了民族团结的大网,把各族群众细细密密地联结在一起。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还出版了《军垦文物的背后》《青春的选择》《一位老军垦的足迹》《兵团文物故事》等丛书,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的同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春的选择》丛书中收录了《民族情深情意长》《我的维吾尔族妈妈》《博斯汗的小屋》《奇人木塔林》等故事,从武汉支边青年回忆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在与少数民族群众共同生活、共同工作中发生的守望相助、亲如一家的感人故事,建立的深厚情谊,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洗礼却依然历久弥新。此套书籍印刷出版1000册,成为宣讲兵团故事时有益的资料补充,真实的回忆故事令许多读过此书的游客深受感动。

《兵团文物故事》丛书的《毛旦互助组》《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娶了个维吾尔族新娘》,记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难忘经历,让游客深刻感受到各民族是血脉相连、休戚相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深受游客好评。

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见证着兵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近年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文明传承、文明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广泛弘扬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做好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倡导者和宣传者,在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撒播在游客心中。

丰富活动载体

打造兵团民族团结的“文化名片”

“近年,博物馆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与周边学校广泛开展馆校合作,开辟中小学生第二课堂,在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青少年心中。”甘霖说。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藏着一大批能够体现民族团结进步的实物、资料和主题鲜明、载体多样的教育资源。近年来,该博物馆在密切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博物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职能作用,长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继承和发扬民族团结优良传统,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层基础。

目前,该博物馆已制作小学第一课《一粒红色的种子》、中学第一课《信念铸忠魂》、中学第二课《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红色教育推广课程,在八师石河子市以及周边县市中小学校为3000多名学生授课近30场。

近年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不断挖掘文物内涵,丰富活动载体,通过构建多位一体宣传教育体系,努力创建既富有时代特点、又具有兵团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品牌。

开馆迄今,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已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窗口。近年来,该博物馆又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基地,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试点单位”等称号。

据介绍,今后,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还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并准确阐释文物蕴含的丰富价值,讲好兵团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互助的故事,为促进兵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8 13: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疆石河子:感悟兵团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拖拉机、屯垦战士住过的地窝子……怀着崇敬之情,感受文物背后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据了解,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是全国以新中国屯垦戍边革命历史为主要研
2024-09-12 18:55:00
感受历史脉动  厚植家国情怀
...纪念馆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陈列面积7000平方米,馆藏文物12000余件,展出文物1576件(套),围绕“传承历史、弘扬精神、展示成就”三大主题,设置九大展厅,讲述了三五
2023-11-30 01:26:00
...存珍贵资料。得知十三师新星市要修建博物馆,对外征集文物的消息时,孙慎将他多年集存的300余件军垦文物捐献给十三师博物馆文物征集办公室。“我是一个恋旧的人,多年来集存了许多物件
2023-05-30 01:59:00
屯垦天山 功在千秋
...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以1500余幅图片和1400多件(套)文物实物为载体,全面展现了兵团人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2024-10-10 18:04:00
坐拥316万亩野生胡杨林和千年遗址,上海如何助力巴楚文旅升级?
...楚的历史底蕴深厚,有汉唐文化和西域文化的精髓,拥有文物324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6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19件,有大批文物在地区、自治区和国家级博物馆展出,并有大量珍
2023-12-16 16:29:00
【大学生评论大赛·理论评论】以文物宝藏之蕴强文化自信之基
...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五千年历史中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正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依据和源泉,文物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的见证,能生动展现
2024-01-08 20:02:00
...一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
2024-05-20 07:47:00
缅怀英烈志 争做好少年
...彩的民族服饰”智趣大课堂。 孩子们在博物馆认真学习文物修复知识。九原区沙河第二小学花园路校区学生画风筝。□记者 孟婧美 通讯员 宫鹏清明时节,春回大地,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2024-04-08 00:39:00
张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贵州,这片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土地,深藏着丰富
2024-06-26 06: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走进灵寿县高阳庄村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8月31日,“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河北省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暨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活动在石家庄市灵寿县高阳庄村陈庄歼灭战陈列馆广场举办
2025-09-02 12:25:00
鲁网9月2日讯近年来,沂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理念,结合我省规划类审批事项改革要求
2025-09-02 12:25:00
元氏县开展2025年测绘法宣传日暨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闫婷婷)近日,石家庄市元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常山广场开展2025年测绘法宣传日暨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该活动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
2025-09-02 12:26:00
石家庄晋州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
8月27日,石家庄市晋州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将关怀精准送到快递员、外卖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为新就业群体解决户外作
2025-09-02 12: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许君强)9月1日早上,在元氏县第一实验学校操场上,刚开学的学生们围着“第一实验号大飞机”兴奋地讨论着。这是该校为上好开学第一课举办的以“强国有我
2025-09-02 12:26:00
河北新闻网讯(姜瑜韡、赵璇)近日,张家口热电公司党委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和新提岗、新入职员工等37名党员干部赴张家口监狱开展廉洁警示教育活动
2025-09-02 12:27:00
石家庄市长安区西兆通镇文化站举办青少年鼓乐培训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赫彦青、张轶)近日,石家庄市长安区西兆通文化站青少年美育基地举办青少年鼓乐培训活动。活动特邀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祈天大鼓”传承人张殿志老师授课
2025-09-02 12:28:00
栾城区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绘就文明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河北日报讯(许君强、毛宇)8月22日晚,栾城区海棠公园灯光璀璨
2025-09-02 12:29:00
石家庄市深泽县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
近日,石家庄市深泽县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为新就业群体送去精心准备的“清凉大礼包”,并到美团深泽站、中通深泽站点等地,与快递员、货车司机等一线劳动者进行座谈。邸
2025-09-02 12:30:00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实践调研团走进邯钢集团
河北新闻网讯(刘杨)近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百炼成钢”实践调研团师生33人深入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主题调研活动
2025-09-02 12:30:00
石家庄市裕华区文河社区组织辖区孩子开展爱国主题活动
近日,石家庄市裕华区裕翔街道文河社区举办“强国复兴有我·铭记英雄事迹,汲取奋进力量”主题讲解活动,引导辖区孩子从本土“爆炸英雄”李混子事迹中铭记历史、汲取成长力量。 张倩摄影报道
2025-09-02 12:30:00
东南网9月2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陈志鸿) 记者8月31日从圣农集团获悉,一批11万枚“圣泽901”父母代种蛋经海关查检合格后
2025-09-02 12:34:00
省委书记约谈11地党政“一把手”所为何事?
9月1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召开会议,约谈了4个市州和7个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主要谈的,就是这些地方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存在的问题
2025-09-02 12:40:00
东南网9月2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张烨 通讯员 朱春华) 1日,一场“思政学堂”开学第一课在武平县博物馆开课。来自武平县实验小学
2025-09-02 12:49:00
南苑街道孝养城社区开展爱眼护眼科普活动
为了科学预防青少年近视,提高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关注孩子暑期用眼健康,南苑街道孝养城社区网格中心联合辖区爱尔眼科医院开展了一场以“科学爱眼护眼 守护青少年‘睛’彩未来”为主题的公益爱眼护眼科普活动
2025-09-02 1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