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发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教育功能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0 07:47: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报特约评论员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承载着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当无声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澎湃热烈、鲜活动人的生动场景里“活”了起来,人们对于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伟大和精髓便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博物馆这所“大学校”里,增长“何以文明”的见识,触发“何以中国”的深思,思接千载、鉴往知来,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底气,我们一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年新增备案博物馆268家,全国备案博物馆达6833家。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过5000万人次,“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承载着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事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发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教育功能。一是点亮文化记忆。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蕴含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密码和动能。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建设更完善、更成体系,文物和文化遗产多重价值的深入挖掘,高质量陈列展陈增多,人们参观博物馆渐成风尚。

人们走进博物馆,是为了探索历史与文化的魅力,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给自己加一顿精神上的“营养餐”。中小学生走进博物馆,是为了了解历史文化,感受文明魅力,以实物资料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不少人在博物馆中被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所触动,获得了穿越时空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共鸣,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2023年,全国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博物馆里读中国”和“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主题展览推介活动持续开展,博物馆成为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平台。

二是传承红色基因。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播下革命的火种,江西井冈山八角楼的油灯照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陕西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见证“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党的七大……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成为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据统计,目前全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有1600余家,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3.6万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传承红色基因,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宝贵的红色资源,不断增强革命文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更好地从革命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勇气。特别是要向青少年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导他们在红色历史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坚持科技赋能。博物馆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功能,关键在于使蕴藏在藏品内部的价值和意义,变得更易于观察和理解。科技赋能,让博物馆聪明智慧,更可感知、更有温度、更接地气。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日益升温,越来越多博物馆通过科技与文物融合,创新策展、研发文创等方式,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限制,将文物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文明的广度,转化为特色馆藏的辨识度、观展人群的参与度,以及与日常生活的连接度。

借助前沿技术,云端“穿越”千年,数字化重生珍贵文物;挑选角色、换上服装,在博物馆里体验沉浸式互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新形式、新探索不断涌现。当无声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澎湃热烈、鲜活动人的生动场景里“活”了起来,人们对于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伟大和精髓便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在博物馆这所“大学校”里,增长“何以文明”的见识,触发“何以中国”的深思,思接千载、鉴往知来,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底气,我们一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责任编辑:李晓(EN03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人大代表宋燕建议:激活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余梦迪 通讯员宁人宣随着“博物馆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的博物馆矩阵中,“藏”在高校里的博物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
2025-03-11 09:53:00
中国海洋大学上新!海洋生物博物馆来啦!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开馆揭幕仪式在鱼山校区举行。该海洋生物博物馆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推动生命科学教育与海洋学科的发展,同时也是海洋知识普及的重要基地。中国海洋大学海
2024-11-26 17:18:00
基地风采 | 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成功入选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入选。我们将持续展示入选基地风采。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博物馆集科研、教学、科学普及等功能为一体,依托于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设,始建于 1924 年生物学实验教学用的标本室。
2023-07-06 21:49:00
今年国庆假期,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不仅“不打烊”,还特地举办了“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主题拍照打卡活动。7天假期,博物馆接待游客研学团队、师生校友、学生家长等7000余人。参
2024-10-22 08:50:00
天津博物馆与天津商业大学签订馆校合作协议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天津博物馆与天津商业大学签订馆校合作协议,双方就建立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公共管理学院实习就业基地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索。馆校共建合作是天津博物馆弘扬中华
2023-11-11 11:14:00
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结合今年的活动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发挥博物馆“第二课堂”功能,太原市博物馆分别走进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特殊教育学校,根据不同学龄段学生
2024-05-18 22:25:00
国际博物馆日 | 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让多彩文化浸润人心
...的文化遗存把“文化千岛”贵州点缀得更加绚烂,一座座博物馆矗立其中,镌刻多彩贵州人文气质,向人们述说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文化、习俗。 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
2024-05-18 13:43:00
...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宝贵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汲取精神文化需求。各地也涌现了高校博物馆,高校红色文化博物馆与思政课堂的联动耦合是一个完美的实践,学生们在学习党史的同
2024-05-21 06:22:00
...都是唐朝人”线上学习营主题课程30期,切实发挥新时代博物馆公众教育功能。(本报记者 张琪悦整理)
2024-05-16 05:4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