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最甜不过桂花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18 00: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

最甜不过桂花糕

最甜不过桂花糕

最甜不过桂花糕

□作者:项 伟

外婆家门前,有两棵树,两棵桂花树。

每年九、十月间,树上就开满了一簇簇的金黄色的小花儿,香气扑鼻,几里外都能闻着,风一吹,小花就扑簌簌地往下掉,于是,地上也都铺了黄灿灿的一片了。这个时节,外公和外婆就会带着我们这帮小毛孩来“打桂花”,外公拿竹竿在树上敲、打,我们拉着油布在树底下接,桂花像阵雨般落将下来,煞是好看。收集起来的桂花,晒成桂花干,酿成桂花酱,用来泡茶喝或做糕点的配料,都是极好的。而我最期待的,却是冬天。冬腊月是农闲的时节,左右无事,外婆会用攒起来的金贵的糯米,还有桂花干、酱,给我们做“桂花糕”吃,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算是难得的美食了。

做桂花糕,除了必不可少的桂花干和桂花酱之外,主料离不开粳米、糯米和白糖。米自然是要碾磨成粉的,那时节还没有电动的碾粉机和破壁机之类的工具,碾粉主要靠人力带动的石磨。外婆家的廊檐下就有这么一架手动的小石磨,一个人就可转动,它也是我儿时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大玩具”之一,磨粉的过程颇有“成就感”:将泡过水再沥干的大米和糯米,多次少量地分别倒入石磨顶上的口子里,用手握紧边上的木制手柄,缓缓地带动石磨盘转圈,很快,雪白、细腻的米粉就从两片磨盘之间的缝隙里纷纷地洒落下来。

食材备好后,外婆就开始制作“桂花糕”了,文静的我,则喜欢在旁边看着。先将湿的粳米粉和糯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倒入面盆里,掺入适量的糖粉,反复地搓、揉、捏,直至“攥则成团,碰则松散”。用筛子将米粉筛选一遍,去掉较粗的颗粒后,再筛一遍,这次则是直接将粉筛到铺了干笼布的小蒸笼格子里,落在蒸格里的米粉白而蓬松,像极了冬日里新下的没人踩过的雪。筛个两遍,是为了让糕点的口感更细腻些,这是外婆告诉我的。接着,她拿个宽而薄的竹片,将格子里的细米粉抹平,轻轻地压一下,再竖着切成“米”字型的八小块,这样比之将糕点蒸好后再切,切口更清爽,不易粘连。剩下的,就是抓一撮金黄色的桂花干,均匀地撒在雪白的粉面上,一则是为了增香添味,二则也是点缀。在沸水上蒸个约二三十分钟的样子,热气腾腾的“桂花糕”就可以出锅了。

最后一道工序是加酱,在每块“桂花糕”的顶上,各浇上一小勺香喷喷的桂花酱。糕是白色的,酱是肉桂色的,乍一看,像是一块块温润如玉的琥珀滚落在镶着桂花纹案的白瓷盘里。温热的米香味儿,夹杂着桂花干、桂花酱所特有的浓郁的香甜气息,一个劲地直往鼻孔里钻。这样的“桂花糕”,别说吃了,光是看着、闻着都让人心醉。

而我们几个早被满屋的香味勾出“馋虫”来的表兄妹,才不管好看不好看呢,烫嘴的糕点刚分到碗里边,就开始嗷嗷叫地吃起来,吃着碗里的,还时不时地瞅着“笼里”的,生怕自己吃少了。每当这时,当过老师的外公就会敲着桌子提醒我们,吃东西要慢,理由有二:吃得太快,不利于消化;细嚼慢咽才能品出食物的味道。事实也是如此,狼吞虎咽地吞食“桂花糕”这类细腻、精致的点心,多少是有些“暴殄天物”了,它更适合像黛玉妹妹吃东西般,小口地吃,细细地品,间或抿上一口子香茶去去腻味儿,才能咂出其中的滋味与妙处来。

然而我们喝的不是香茶,而是外婆炖的汤,至今还记得那些暖暖得很能治愈人心的片段:北风呼呼的冬天,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凌,屋里却温暖如春,灶台热着“桂花糕”,火炉上咕嘟着白菜豆腐汤,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香味。吃过香甜、软糯的糕点,喝过鲜美、暖胃的菜汤,我们腆着圆圆的小肚子,围坐在热热的炭火前,听外公讲那些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一遍又一遍……

前些天,儿子带回来一项需要动手的“家庭作业”——做一款甜点。妻子和儿子还在纠结做什么,我心里一动,说不如就做“桂花糕”吧,全家人一拍即合,于是磨粉、筛粉、揉粉、上锅……还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甚至做糕、做酱用的桂花干,还是二舅从外婆门前的老桂花树上打下来的。这两棵桂花树,是外公外婆年轻时亲手栽种的,而今树都有二层楼高了。汪曾祺说,故乡的食物里,含有淡淡的乡愁,有时候,我们惦记那些儿时吃过的美食,不见得是在怀念食物本身,而是背后的那些人、那些事。嚼着这香甜的桂花糕的时候,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故去多年、不复再见的外公外婆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退休后的黄金10年,不旅游不打牌,只做一件事,乐此不疲
建国,你看这个计划怎么样?”外婆张桂花拿着一张写满计划的纸,兴奋地问外公。外公李建国笑着接过计划书,认真地看了起来,“桂花,这个主意好,咱们就从帮助社区的老人开始吧。”他们的计划
2024-07-24 06:43:00
... 唐雨辰 指导老师:李莉萍自打我有记忆起,那棵高大的桂花树就已经在我们家门口了。桂花树的树干不太粗,一个小孩就能抱住,树枝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姿势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的比例堪
2023-05-05 02:34:00
外婆的桂花树
本文转自:曲靖日报赵红梅秋意渐浓,微风拂过,桂花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站在外婆家的桂花树下,我又一次陶醉起来。外婆离开我们许多年了,然而这桂花树依旧屹立在院中,岁月的风霜并没有掩盖
2023-10-30 00:15:00
外婆的桂花糕是难忘的美味
...阳台窗户前,一阵阵秋风吹来,随之是风中夹杂着浓郁的桂花香气,沁人心脾。我在不经意间发觉小区桂花已竞相开放。这使我想起了外婆和她亲手做的桂花糕。我的童年最难忘的美味就是外婆亲手
2023-10-22 07:31:00
桂花糕:充满桂林气息的传统糕点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筛选优质桂花。▲最后一道工序,点蜜。 □本报记者秦丽云 文/摄 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花自然就是盛产之物。在桂林,不论是市区还是乡村,有一种专以桂花为原材料
2024-01-11 10:59:00
老屋的石磨
...溜的,夏夜我常躺在上面数星星,看萤火虫在身边飞舞。桂花飘香时,我坐在门口古老的石臼边,看大伯抡着杵,一杵一杵地舂豆饼。雪花在天空尽情舞蹈时,石板旁边的一株蜡梅兴奋地绽放开来,
2024-03-25 11:43:00
晋祠桂花元宵“老味道”邂逅新机遇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日产万颗 产销两旺晋祠桂花元宵“老味道”邂逅新机遇韩福元切着元宵馅料。 “我订的20袋元宵,来,装箱子里!”1月29日一大早,75岁的市民王来贵就和家人赶到位于
2023-01-30 06:48:00
江南风味的藕粉桂花糖糕,引人垂涎欲滴
江南风味的藕粉桂花糖糕,引人垂涎欲滴。在浙江杭州地区,藕粉和桂花糖被誉为当地的传统小吃,而将它们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这款精美的糕点,更是让人口水直流。制作藕粉桂花糖糕的过程并不复杂
2023-11-17 14:09:00
一口桂花糕 满嘴是“秋香”
几度秋意浓,最是桂花香。这几天,兰溪各处悄然弥漫开桂花的清香。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作为一种象征吉祥如意的植物,桂花的可爱之处不单是它们那清可绝尘,浓能远溢的香味,更在
2023-10-11 11:4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
假期作息不规律 当心麦粒肿找上门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陈芳)国庆中秋双节假期过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科接诊量增多
2025-10-05 08:34:00
“火烧第一,友谊第二,比赛第三”?别再纠结方的圆的!这个假期跟着美食游河北
“驴肉火烧必须是方的!”沧州球迷的呐喊声响彻沧州体育馆“地球可以是方的,但是驴肉火烧必须是圆的”保定球迷则亮出巨型条幅坚定回应10月4日晚“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的赛场上球
2025-10-05 18:19:00
记者走基层·假日消费 活力涌动|麻油月饼 老手艺做出年轻味
10月3日,张家口市裕兴长糕点店的生产车间内,糕点师傅们正在制作麻油月饼。 河北日报记者 刘雅静摄“来五包麻油月饼,每包里各种馅儿都来一个
2025-10-05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