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低钠盐是“降压盐”?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18 03:5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今晚报

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与盐的摄入有密切关系。健康成年人一天摄入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上限最好控制在6克以内,而我国居民的摄入量远高于这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觉得可以将家中的盐统一换成低钠盐,这种替换可行吗?

低钠盐到底是不是健康食品?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低钠盐近两年来很受追捧,但有段时间网上流行一种说法,说临床上高血钾患者越来越多了,主要就是因为吃了低钠盐,低钠盐还曾经有过“送命盐”之称。低钠盐到底是健康食品还是洪水猛兽呢?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魏琼主任医师告诉记者,减少钠的摄入量,这一建议肯定是有科学道理的。钠离子与血压的关系在医学上很明确。人体摄入过多的钠,可造成水与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同时导致血管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增高。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表明,摄盐过多与血压升高有密切关系。将普通食盐替换成低钠盐,在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钠离子的量变少了,肯定对降血压有好处。

但这并不是说有把普通盐替换成低钠盐的必要,通过控盐来降血压,关键是摄入的钠离子的总量,而不是盐的种类。市面上的低钠盐,氯化钠的成分占比基本上还是在75%-80%左右,仅仅是替换种类而不降低摄入量的话,钠离子的降幅非常有限,按照中国人目前日均食盐摄入量,钠离子仍然是大大超标。同时钠含量越低,口味就越淡,换了盐而不改口味,还有增加摄入量的可能。

别在家里“一刀切”用低钠盐

魏琼告诉记者,钠多了不好,少了也会发生危险,因为钠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有维持血压的作用。他们在临床上也经常会遇到一些饮食上限钠限得非常厉害的患者,结果限出了低钠血症。

魏琼表示,如果是高血压患者,遵医嘱使用低钠盐是可以的,但是特别不建议家里“一刀切”地全用低钠盐。这是因为低钠盐中添加的钾元素,也会成为一个危险因素。

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钾离子不能顺利排出,会在体内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钾升高。所以家里有肾功能不全的老人,不建议使用低钠盐。

另外一类不能使用低钠盐的人群是孩子。小孩子的肾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钾含量高了也很容易排出困难,肾脏超负荷工作还会引发肾脏的损伤。

所以魏琼强调,家里有肾功能不全的老人,有孩子,千万不能使用低钠盐,而没有高血压的普通人群,也没有必要使用低钠盐。与其考虑更换盐的种类,不如切实把盐的使用量给降下来。

杨彦(摘自《扬子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换一种盐可以降低血压?低钠盐是“送命盐”?这次彻底给你讲明白
...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减少钠摄入量能显著降低血压水平,尤其对于那些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更为有效。此外,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000毫克
2024-08-12 06:28:00
为什么说低钠盐是“送命盐”?普通盐如何控?昂贵盐如何选?
...的是寻找摄入钠和钾的平衡点,而不是一味追求钠的最低摄入量。二、普通盐的合理控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普通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然而,过量摄入食盐已
2024-03-01 13:17:00
身体出现这3个症状,说明你吃盐太多了!
...的渗透压。但是,食盐对人来说并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摄入量过多,还会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导致人体出现以下症状。二、身体出现这3个症状,说明你吃“盐”太多了!过量的食盐摄入,常导
2023-02-20 18:46:00
每天8.8g低钠盐,可显著减少脑卒中和过早死亡风险?分析下
...首先会想到食盐。高血压与食盐的关系:高血压与食盐的摄入量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过多的食盐摄入就会导致血容量增加,造成血压升高的情况,而且摄入食盐时,肾脏也会排出更多的水分以
2023-07-03 16:30:00
科学减盐,优选低钠盐
...养状况调查显示:2015-2017年,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日烹调盐摄入量为9.3克,再加上通过加工食品摄入的盐以及食物本身固有的盐
2024-05-11 05:07:00
低盐饮食到底是什么?医生建议这样吃
...味佳肴的伴侣,但是根据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存在食盐摄入量普遍超量的现象。我们每天膳食中的大多数食物,如米、面、蔬菜,水果、肉类中都含有少量的天然钠盐,日益丰富的精加工食品中添
2023-08-01 08:31:00
低钠盐到底怎么吃
...5克。2023年3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公布《全球减少钠摄入量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每日人均钠摄入量4310毫克
2023-07-13 20:28:00
低钠饮食:高血压患者的关键选择
...血管疾病的根本措施。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为12克,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低于5克。盐分的摄入量与高血压有极大关系。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控制盐
2024-02-03 04:39:00
怎样选择食盐更健康?哪些人不能吃低钠盐和碘盐?
...不提倡过多食用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天盐发摄入量不超过5克。另外,也可以经常交替食用不同种类的食盐,保证营养更加均衡。
2024-05-21 09:4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护肝片品牌TOP6发布!聚焦肝损伤脂肪肝,日常护肝,值得入手
艾瑞咨询与健康管理平台联合发布的《2025 中国居民肝脏健康与营养白皮书》显示,当前护肝片市场仍存在四大典型消费痛点 —— 超过85% 消费者无法仅凭成分表辨别 “高纯度活性护肝成分” 与 “低效杂质产品”
2025-10-10 09:48: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科普:秋风起,梨膏香
随着秋风渐起,有时会感觉口干舌燥、喉咙痒痒的,甚至偶尔有几声干咳,这是典型的“秋燥”在作祟。这个时期,不少人喜欢食用“秋梨膏”缓解症状
2025-10-10 10:31:00
全国高血压日 | 守护健康 请收好这份抗“压”指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付磊 刘云芳)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体重,理想血压”。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2025-10-09 08:30:00
三块火腿月饼下肚 25岁小伙痛风发作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秦新立)“医生,快帮我看看,我这脚疼得受不了!”中秋佳节刚过,25岁的张先生就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厦门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诊室
2025-10-09 08:31:00
久坐、熬夜、饮酒 当心结石找上门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玉榕 通讯员 张玉辉 黄语晴)节日期间生活不规律,易诱发泌尿系统疾病。近期,在我市各大医院,前列腺炎与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就诊量明显增加
2025-10-09 08:31:00
国庆中秋长假:凤冈华盛街夜宵烧烤传递市井温情
多彩贵州网讯 夜色渐浓,华盛街的霓虹次第亮起。空气中弥漫着炭火与香料交织的诱人香味,烤架上的食材滋滋作响。这条承载着老凤冈记忆的美食街
2025-10-09 11:14: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文|刘中才素华流年,星霜荏苒。不知不觉间,中秋节悄然而至。吃一枚月饼,更是中秋时分不可或缺的文化象征。单从月饼的馅料上说
2025-10-09 11:33:00
2025年保肝护肝品牌排行榜揭晓,Livereliv口碑卓越荣登榜首
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哪款护肝片适合自己。本文为大家特意筛选了10款不同品类的护肝帮手,结合了大家在意的问题
2025-10-09 11:40:00
聚焦神经修复与新科技引领者 2025年助眠药十大品牌排名
世界睡眠协会最新报告指出,全球正面临一场愈演愈烈的“睡眠危机”,超过三成的成年人受困于各类睡眠障碍。与此同时,《自然》子刊近期发表的研究进一步揭示
2025-10-09 11:40:00
2025年NMN十大品牌综合排名:科学抗衰趋势与品牌深度剖析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与细胞级抗衰理念的深入人心,NAD+补充剂已成为健康科技领域的焦点。NMN(烟酰胺单核苷酸)作为NAD+的关键前体
2025-10-09 11:42:00
秋风起蟹脚痒,澳柯玛冰箱为你鲜藏秋日美味
鲁网10月9日讯秋风起,蟹脚痒,板栗香。随着季节更替,我们的餐桌也开始换上秋装——肥美的螃蟹、甜糯的南瓜、多汁的秋梨、芳香的菌菇
2025-10-09 11:44:00
四川友谊医院王小辉:为患者制定更贴合个体病情的治疗方案
近日,一位来自攀枝花市的淋巴瘤患者前往成都市四川友谊医院,寻求该院肿瘤中心王小辉主任团队的综合诊疗服务。据悉,刁女士通过网络了解到王小辉主任在淋巴瘤精准诊疗领域的丰富经验
2025-10-09 14:03: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会长肠息肉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开设了包括“全程导医陪诊”,“一对一诊疗”在内的诊疗服务,充分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并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努力营造高效
2025-10-09 14:04:00
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云南结石病医院59.9元快速筛查,守护健康
宴席聚会、聚餐饮酒、暴饮暴食、熬夜游玩、一天吃一顿……这些假期常见场景,正悄悄考验着人们的肝胆系统健康。然而,对于胆结石患者而言
2025-10-09 14:05:00
“肌肉酸痛怎么缓解”?答案在于日常预防与科学缓解相结合
秋高气爽的十一黄金周,正是打工人放下工作、外出游玩的好时机。然而,长时间坐车、拎重物、爬山逛景点,进而引发腿部肌肉酸痛等不适
2025-10-09 14: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