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昨日,迎来夏季第5个节气——小暑,中华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委员杨剑桥特地推荐了三款膳食助你防三邪入侵。
注意三种邪气入侵
A·暑邪
小暑节气,持续高温暑邪当令,易产生胸闷、倦怠、不思饮食等症状,除清淡饮食并在日常饮食中适度增加一些具有清热消暑作用的食药材外,还需注意两点。一是此时人体汗出较多,会造成津液损伤,如不及时补充人体所需液体易导致气随津损,气津不足,从而诱发疾病。二是此时基础代谢有所提高、机体能量消耗大,建议清淡饮食不代表饮食结构中肉、鱼、蛋、奶、豆可以大量缺乏,仍需注意营养物质的全面摄入。
B·寒邪
说完小暑气候易感暑邪,为何又易感寒邪?这是因为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造成的,现在为了避免遭受高温带来的不适,房间内、汽车内一般都开着空调,吃喝的水果、饮品也都会先冰镇一下,再加之缺少长衣长裤对寒邪的抵御,炎热的小暑节气感染寒邪的人越来越多了,轻者会有风寒感冒、怕冷的症状,重者由表及里,长此以往,侵犯到机体的经络与关节,导致关节炎、风湿类疾病等。因此,一定注意饮食上莫要贪一时之凉快,食温热之物得以汗出,会让身体更加爽快。
需要提及的是,中医素有“春夏养阳”之说,这是因为按自然规律,春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顺应阳长的气化趋势养阳,即趁着夏天阳气最旺盛的时机驱寒,其效果会比其他时候要好,“三伏贴”与“三伏灸”便源起于此。
C·湿邪
中医认为湿分内湿与外湿,此时迎来雨季,空气潮湿,外湿明显。脾喜燥恶湿,最容易被湿邪损伤,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下降、疲倦困重等症状,而产生湿病。食养注意分清寒湿与湿热,不判断症型去调养,收益不大。
三款膳食教你食养
A·海鲜丝瓜汤
1.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丝瓜1根、山药1根、花蛤50g、青口50g,调味品适量。
2.制作方法
(1)海鲜洗净,丝瓜、山药去皮洗净、切段;
(2)花蛤与青口放入沸水中,煮至开口捞出;海鲜汤留取,备用;
(3)另置一锅,加入姜丝、蒜皮炒香,加入海鲜汤烧开,加入丝瓜、山药继续煮,汤再开后加入烫好的花蛤、青口,加香油、盐调味即可。
【膳食点评】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气候炎热,汗出较多,可多食用瓜类食品。翠绿的丝瓜鲜嫩多汁,能补充水分的同时,清除盛夏的烦热、燥闷。另外,海鲜汤较为清淡,适宜炎炎夏日食用,刺激食欲、滋阴清热。
B·黄精芡实猪肉汤
1.材料准备
主要食材:猪瘦肉100克,紫菜2.5克,莲藕20克,食用油6克、姜片2克、葱段2克、料酒3克、盐2克、白糖2克、胡椒粉1克、香菜2克。
食药物质:黄精8克,芡实5克,山药5克,薏苡仁5克。
2.制作方法
(1)猪肉洗净,切片,焯水。
(2)莲藕去皮,切成小块,用水煮熟备用。
(3)紫菜洗净,撕成小片。黄精洗净备用。
(4)加食用油热锅,下姜片、葱段爆炒。
(5)将猪肉、紫菜、莲藕、黄精、芡实、山药、薏苡仁、炒姜片葱段、料酒开水加入砂锅,再烧开后慢火炖煮30分钟。
(6)加入盐、白糖、胡椒粉,撒香菜末拌匀即可。口味咸鲜。
【膳食点评】小暑时节正值盛夏,雨水丰富,故湿热交加。此时天气炎热,黄精芡实猪肉汤中的紫菜性味咸寒,可以消除暑热,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紫菜可以清热化痰、补肾养心。猪肉具有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益气消肿之功效。黄精可以补脾肺肾,气阴双补而不会上火,小暑吃藕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还可以治疗血虚失眠等症。芡实干、涩、平,可以补脾除湿,防止夏季湿热造成腹泻,性质平和,为药食两用之佳品。山药健脾和胃益肺,薏苡仁可健脾祛湿。
C·西瓜翠衣茶
1.材料准备
食药物质:西瓜翠衣15克,鲜茅根6克,冰糖1克。
2.制作方法
将上述材料加入沸水焖泡约20分钟,可反复冲泡至味淡,每日一剂。
【膳食点评】因感暑热出现暑热烦渴、小便短赤等症,尤其适于夏热伏暑季节饮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