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李雁南
近年来,互联网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023年更被称作生成式人工智能突破之年。在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智能互联网的迭代推动下,智能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激增。特别是自2016年以来,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自媒体短视频教学崛起,吸引了大量教育和人力资源。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短视频、直播、互动等形式,分享知识并影响现实决策,就是智能互联网赋能的人机交互学习行为。社交媒体短视频教学,也对传统钢琴教学造成冲击和影响。本文通过聚焦传统钢琴教育与社交媒体新教学模态的交锋,研究智能互联网时代艺术教育融合重塑、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路径。
一、智慧教学盛行下钢琴教育的“局外”窘境
当下,互联网技术逐步嵌入传统教学,催生了智慧教学平台、混合式课堂及远程慕课等“互联网+教育”模式,有效整合了资源,并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在智慧教学盛行和教育行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很多全球主流音乐学府的钢琴教学仍采用传统欧洲音乐教学范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多元需求,陷于一种“局外”窘境。这种教学倚重师门学派,对教师修养、学生综合素养以及教学硬件的要求均非常高,不容易从现代教育技术中获益。此外,由于钢琴人才培养周期长,加之全球经济和就业形势严峻、教学资源过剩等原因,让许多想要进入专业学习领域的学生和家长持犹疑态度。
二、短视频浪潮中的钢琴教学新模态
国内诸多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和广泛应用,逐渐形成了一种钢琴教育的新模态。短视频、直播形式的钢琴教学,由于平台的低成本制作和迅捷传播特性,加之评论、点赞、分享等功能,极大提高了用户参与度。可以看到,其钢琴教学内容非常广博,从古典到爵士,从音乐治疗到老年教学,可以广泛满足用户需求。参与者中,既有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教育家,也有普通网民,教师真人出镜,更增加了可信度和生动性。
社交媒体所提供的这种个性化、多元开放、无界互动的学习生态,已成为现代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利器,深刻影响着人的知识获取习惯和长期学习行为,助力实现更理性的现实决策和更精准的学习目标,同时一定程度上有效消解了知识垄断,促进教育普惠。但是,短视频教学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影响了人们的深度思考和系统学习;去中心化的教学模式使人难辨信息的真伪和权威;一些“标题党”的内容可能曲解教育的本意;算法推送会困扰用户的选择自由,久而久之,人们可能会对被动接收的信息形成依赖并陷入单一视角困境。对钢琴教学而言,则更明显地体现为钢琴艺术的核心要求——乐音审美和多感官协调,在低品质音源和隔屏教学的环境下难以有效传递,传统钢琴教学的系统性和深度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等。可见,面对钢琴教育新模态,传统和创新如何在变革中寻求发展共荣是一个重要命题。
三、钢琴教育的融合重塑、协同发展路径
面对传统钢琴教育与社交媒体新教学模态的交锋,钢琴艺术教育应该探索融合重塑、协同发展的可能性路径。
倡导拥抱新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来拓展现有人类智慧、知识和创造力的边界,但在艺术教育领域,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新技术的使用上显得较为保守,甚至因为担心专业能力受到质疑或害怕引发其他问题而选择退缩。为此,应鼓励推动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教师积极拥抱新技术,提升他们在社交媒体和新技术应用上的活跃度和创新性,踊跃参与更广泛的教学互动和知识交流,彰显自身价值,为教育创新提供动力。
多元定位教学目标。钢琴教育不仅是技艺的传授,也是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随着社会对多元化、个性化人才需求的增加,传统钢琴教育也应调整教学目标,在追求技艺纯熟和舞台表演效果的同时,可将钢琴艺术作为美育的途径和手段,注重培养人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此外,音乐与科技、医疗、脑科学等方面的结合,可以为教育创新提供新的视野和内容。这些都对教育工作者在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创新能力,尤其是学科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等提出了迫切要求。
融媒体教学。融媒体教学结合传统纸媒教材和现代数媒应用,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等,为受众提供更加真切的学习体验。例如,模拟不同声场效果的AR表演厅和VR沉浸式观摩等应用,可以消除时空障碍、增进国际交流。再如,开发音像影像、乐谱文献等多数据嵌入和动态更新的表演艺术融媒体平台及课程,可以提高备课效率和课堂产出。当然,这会带来知识产权、研究机构和数据库等方面的问题,学校也需更积极地融入社区教育。
校企结合。高校和高科技企业应紧密合作,共同研发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教学工具和平台。譬如,集成音频保真、乐谱编辑、直播教学等功能的移动端虚拟工作室,可以降低硬件成本,提升远程教学辐射率。再如,将运动科学、人体力学甚至脑科学的可视化动态模拟引入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运用肢体、呼吸乃至情感。良性的校企合作将不断催生新的智能应用,赋能社会音乐教育整体成效。
人类作为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始终在与工具的互动中学习、适应并创新、发展。新媒体助力开启教育开放的大门,进入智能化时代,工具和资源都将进一步丰富, 新的职业赛道和人才需求会被不断挖掘。钢琴教育也必将实现更加开放和智能的发展,最终更好地服务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生活。
[作者系浙江音乐学院讲师,本文系2023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钢琴二重奏的人文价值和育人实践》(项目编号:Y202352113)部分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4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