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这种看似自由的生活态度:正在杀死你的“活人感”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4-03 11:41:00 来源:浅语科技

周末醒来的早晨,手机弹出了健身教练的课程邀请。犹豫一下,想起要找装备换衣服就觉得好麻烦,于是顺手划掉通知,想着“算了算了,下周再说”;

对话框好友发来消息,邀约去探一家新的咖啡厅。狠狠地心动后,想到要坐七八站地铁,出门的动力就一下子消失了。于是回复:下次吧......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动了心想去做,最终还是被“怕麻烦”的心理按在原地,回避掉本可以跨出的那一小步,也与一点新奇、新鲜的生活乐趣擦肩而过。久而久之,连动心都少了,整个人陷入消极停滞,觉得周围的一切好没意思,更加不想去尝试新事物。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无奈自嘲,这种状态无异于“活人微死”。

这种看似自由的生活态度:正在杀死你的“活人感”

图源:某社交平台

当代年轻人困在了“想要”与“害怕”的跷跷板上

其实,在这种矛盾心态的背后,暗藏着心理学中经典的趋避冲突机制。

当人们面临一个可能带来收益但也伴随风险或成本的选择时,趋避冲突便悄然产生。当个体对同一事物同时存在趋近(渴望)和回避(担忧)两种动机,就会陷入决策困境。很多人把这种内心拉锯战称为“纠结”,因为纠结而选择放弃的例子比比皆是。

“怕麻烦”心理的形成还与大脑的损失厌恶机制密切相关。研究显示,人们对潜在损失的敏感度是同等收益的 2.5 倍。因此,当我们预判某件事需要付出认知资源、时间成本或情绪投入时,前额叶皮层会提前拉响警报,杏仁核则像过度敏感的烟雾报警器,将“麻烦”识别为某种生存威胁。

因此,当人们评估觉得某个目标很难实现,或者追求这个目标可能带来超出承受力的潜在风险时,往往会更夸大不利因素,而忽视了目标带来的积极影响。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人们在决策时更加倾向于选择保守、无需过多努力的方式,即表现出“怕麻烦”的态度。

比如职场人想学习新技能提升竞争力(趋近动机),却被“课程太耗时间”“可能学不会”等担忧拖住脚步(回避动机)。这种心理状态就像同时踩着油门和刹车,能量在内耗中消磨殆尽。而在认知行为疗法(CBT)的视角下,总是因为“怕麻烦”而采取回避的态度,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CBT 将个体的认知分为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三个层次。习惯于因为怕麻烦而放弃的人,在其回避模式中,表面是“怕麻烦”的自动思维(如“处理这事太费劲”),深层则可能关联功能失调的核心信念(如“我无能”“必须完美”)。

当人们面对一种焦虑或恐惧的情绪时,会触发回避行为(如拖延、拒绝社交等)。这种行为虽能暂时降低不适感,但会通过认知强化循环巩固负面认知。例如,个体可能将“回避麻烦=安全”内化为“我必须逃避才能避免痛苦”的信念。

当心因“怕麻烦”陷入恶性循环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因为犯懒和权衡成本而主动放弃的经验,这无需苛责。

可是如果泛化到用“放弃”和“回避”来应对生活中的多数挑战、冲突和可能性,那无异于放弃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恶性循环久了,会让人淡漠、退缩、空虚,充斥着无意义感。

这种以回避为代价的“舒适陷阱”,本质是通过牺牲长期功能发展来换取短期的情绪缓解。长期重复回避行为,会强化这些扭曲认知,让人在类似情境中启动更强烈的焦虑反应,并发展出更僵化的行为模式。

在认知层面,总是重复“怕麻烦”的模式会削弱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减少认知灵活性;

在行为后果上,各种回避行为更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疏离和降低职业效能,拖延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情绪层面就更不必说了,“焦虑——回避——更焦虑”的恶性循环,甚至会让个体陷入习得性无助。

怕麻烦带来的损失远不只错过 deadline。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当人长期依赖外部理由行动(如“必须做完否则会被骂”),会逐渐丧失内在动机——那种“我想做”的天然驱动力。就像被家长用奖励哄着练琴的孩子,一旦奖励消失,弹琴立刻变成“麻烦事”。

根据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理论,面对麻烦人们选择的应对方式与他的自我效能感有关。每次因怕麻烦而放弃,都在无声强化“我无法应对挑战”的信念,伤害自我效能感。而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在完成任务的时候相信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更多的自信心,他们通常会直面问题,采取积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很有意义的一个结论是:通常情况下,适度的较高的自我能力预判,会指向更积极的表现结果。在一项研究中,具有相同数学能力的孩子,却呈现出了在数学实际问题解决方面的显著不同,关键因素便是孩子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因此,那些看上去能够轻松顺利解决麻烦的人,往往都更加自信,相信自己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搞定问题。

这种看似自由的生活态度:正在杀死你的“活人感”

改变“怕麻烦”心态并没有想的那么困难

很多人认为,不去触碰麻烦,就能给自己建立起一个舒适区,安全地生活在里面。但实际上,通过积极的行为策略和认知调节,让自己对“不安”和“不可控”有更好的耐受能力,才是更深层次安全感的来源。

改变“怕麻烦”的心态,也并不是那么困难。

1、策略一:前进一小步

不要想一口吃个胖子,可以先试试 5%甚至 1%的改变。这种“微量开始+超额完成”的模式,能激活大脑的奖赏回路。这种启动方式的具体操作,就是将目标分解为“不可能失败”的最小单元:想健身?那就从每天 5 个深蹲开始,然后再逐渐增加;

要读书?先翻开目录页读 3 分钟,哄哄自己:“开卷有益”;

想学技能?那就先每天观看一个 5 分钟的教学视频。

2、策略二:想要的未来

当遇到一项可能让自己感到麻烦的任务时,先不去理会困难和障碍,而是把注意力聚焦在“想要的未来”上面,对达成目标的描述越具体越好。

例如,想要一个阳台花园,那就先充分地想象花开时节的美好景象,想象亲朋好友会如何艳羡和夸赞,想象身处其中时的快乐......

当这种“想要”的动机足够强,画面足够真实,也就积攒了足够的动力和勇气,去应对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3、策略三:找几个搭子

无论是活力四射,总能拉着自己去尝试新餐厅、新电影的好朋友,还是每天短信邮件不断,催命般拽着自己“打卡”的学习软件,其实都是能帮助克服“怕麻烦”心态的好搭子。

适当引入一点奖惩措施也是不错的主意。

例如,一些学习社群会要求参加者交纳小额押金,完成学习任务才能退还押金。在这样的机制下,不少人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4、策略四:来点仪式感

通过增加仪式感打破“怕麻烦”的怪圈,本质上是利用心理暗示和行为强化机制,从内心需求和外在行动两个层面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

低自我效能感容易将任务灾难化(如“写报告太费劲,我做不来”),而仪式感通过拆解目标和即时反馈逐步建立信心。

例如,写报告前先备好茶水,换上工作专属的电脑壁纸,甚至给自己放几分钟固定的“启动音乐”......

这些仪式行为会暗示大脑进入工作状态,就像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动作,通过固定流程强化“我能行”的信念。

结语

也许,试着接纳自己当下是一个“怕麻烦”的状态,是觉察和发生改变的第一步。当我们把“怕麻烦”视为心理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就像理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反而能获得破局的力量。

那些看似麻烦的事情,往往是生活设置的成长关卡——就像游戏中的Boss战,战胜后总能解锁新技能。下次当“好麻烦”的念头浮现时,不妨对自己说:“这是个值得攻克的副本,通关奖励是升级版的我。”

策划制作

作者丨窦媛媛 心理咨询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策划丨一诺

责编丨一诺

审校丨徐来、林林

责任编辑:落木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3 14: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届年轻人,正在用果立方定义自由
...基础。大于30%的“高净值”果汁含量,让果立方的果味“活人感”直线上升。与此同时,15度与23度两个恰到好处的酒精度,也精准击中了年轻人对酒的核心需求:既不会让“小趴菜”轻易
2025-10-21 17:08:00
你坚持底牌生活时,就会发现,面子没有了,底气却十足
死要面子活受罪,丢掉面子活人生。很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平时省吃俭用,到了过年,就狠狠地花一笔钱,觉得特别有面子。告诉周围的人,自己的衣服是多少钱买的,自己的鞋子是什么品牌,年货置办
2023-01-14 14:53:00
聊聊春秋战国历史上首次活人献祭
祭祀中用活人献祀鬼神,起源于远古的原始部落,而在殷商时期最为流行。武王伐纣取代商朝后,周公制定周礼,“仁义”之说逐渐兴起,人祭之风趋于式微。但在鲁僖公十九年(公元前640年),却
2024-05-14 15:03:00
再不停火就麻烦了,以军7线作战,美方措辞已变,哈马斯上谈判桌
...突再不停火就麻烦了,以军即便面临7线作战的处境,但态度依旧强硬,而美方官员的措辞已经发生改变,美方具体说了什么?以色列又是怎样的态度?另一边,哈马斯正在积极地走上谈判桌,参与
2024-03-07 10:43:00
社交倦怠的年轻人,遇见有「活人感」的AI
...系的年轻人们,在AI聊天赛道里,已经进阶到比拼各家AI活人感的时刻了。网友@坐标系 给几大AI软件填写了“私设”印象表:“GPT像一个温文尔雅的天然呆,deepseek是一个
2025-09-11 11:12:00
湖南山村出现一“活人墓”:96岁独居老人,白天救人,晚上睡棺材
...96岁老人。而这也是他花了26万、用了14年为自己设立的“活人墓”。人活的好好的为何要为自己建造墓陵?这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故事呢? 2梁富生老人是永州小山村里有名的“神医”。
2023-04-29 13:55:00
...未就此打住,网络也依然热议此事。“我的‘邻居’不是活人”这一情况也曾在全国多地出现,网友在合法性和社会观念等方面针对这一情况争议不断。有一部分网友秉持着“房子是私有财产,业主
2025-03-16 13:02:00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抢着当守墓人呢
...常繁多的墓葬文化,各式各样,其中最为残忍的一种是用活人来陪葬,这在古代是常见的殉葬方式。虽然这种方式特别残忍,但是在深受当时统治者的喜欢,而且陪葬的活人都是统治者在世时信任的
2023-05-19 17:20:00
马天宇在娱乐圈中算是个少见的“活人”
他热爱网上冲浪,社交平台都是自己在打理。他经常在广场上搜自己的名字,看到一些假瓜就会怼回去。怼狗仔都是小事,他还直接点名吐槽过某购票平台,因此还踢过硬铁板。因为这个平台已经做成了
2024-10-25 23:0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11月8日,在以“AI共生、光启未来”为主题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全球600多家企业带来的1000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产品纷纷亮相
2025-11-09 15:58:00
2025雷达无线电产业大会在宁落幕“空中卫士”筑起低空防线配套设备穿上“防护铠甲”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曹丽珍)11月8日
2025-11-09 09:34:00
小米Hyper AI获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智能终端赛道特等奖
11月9日,2025“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智能终端赛道成绩揭晓。Xiaomi HyperAI获得该赛道特等奖。“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标杆性赛事
2025-11-09 18:10:00
11月8日下午,在2025年全球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各类机器人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它们既是舞台上的表演者
2025-11-09 10:23:00
日常生活中,电梯是高层楼宇里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超过80%的电梯在发生故障前都会释放“求救信号”。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异常现象
2025-11-08 05:24:00
进博会上,南京“买手团”大逛“世界超市”全球直采,优品好物装进“购物车”□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11月7日,第八届进博会7
2025-11-08 09:31:00
八赴进博彰显深耕决心!凯克携 77 年加拿大真洋牌伟博天然,以全维优势点亮健康新生态
2025 年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盛大启幕,凯克集团再度携手 webbernaturals 伟博天然荣耀参展
2025-11-08 14:40:00
双11调研:家庭日用类消费成65.89%人大促固定选择,京东成消费者下单日百和服务首选平台
双11已步入第十七个年头,消费者的心态与行为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将双11视为进行生活规划与品质升级的关键节点
2025-11-08 14:42:00
从巴黎歌剧院到家庭客厅,海信激光电视携手 DEVIALET 帝瓦雷开启“家庭影院新世代”
法国当地时间11月4日,全球显示领军品牌海信与知名高端音响品牌 DEVIALET 帝瓦雷在巴黎举办了一场科技与艺术的跨界盛宴
2025-11-08 14:43:00
双11囤货别忘囤“快乐”!华为应用解锁花式娱乐新体验
这个双11,你的购物车是不是已经塞满了心仪的好物?从智能家电到秋冬新装,从母婴用品到家居日用。在忙着为全家人囤货的同时
2025-11-08 14:44:00
在乌镇遇见更懂你的AI,科大讯飞携星火大模型及全场景应用亮相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
当千年舟楫摇橹的乌镇,再次成为全球互联网的焦点,一场关于未来的想象正在这里变为现实。2025年11月6日至9日,以“AI共生
2025-11-08 14:44:00
工厂数智化升级,安全建设别再原地踏步!深信服安全托管常态守护
某全球知名的智能制造企业拥有多个生产基地,高智能化产线7*24H运转,而随之而来的安全挑战,却成了企业信息部门“心病”
2025-11-08 14:44:00
双11“精神囤货”指南:华为音乐、视频、阅读,承包你的快乐源泉
又是一年双十一,当购物车被各种生活好物填满,你是否想过,也该为自己的休闲娱乐体验升个级?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路上、午休小憩时刻
2025-11-08 14:44:00
11月7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两位机器人乐手用灵巧的双手演奏钢琴,引人驻足。“我很想去拍拍他们手的细节
2025-11-08 15:52:00
蚂蚁集团CEO韩歆毅:AQ承载蚂蚁健康新使命,让看病更简单、生活更健康
11月8日,乌镇峰会上,蚂蚁集团CEO韩歆毅作为企业代表分享了在AI医疗健康领域的思考与实践。此前,继旗下AI健康应用AQ月活用户突破千万后
2025-11-08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