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视觉中国 供图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尚待优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尚待进一步健全。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员队伍也存在数量短缺、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性因素。
如何打破体制壁垒和路径依赖,在全社会范围内盘活人力资源,缓解家庭教育人才供需矛盾,为我国家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与支持?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优化,加速“育用培管”一体化的家庭教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育”:通过系统学习,培育一支优良的家庭教育专业人员队伍
当前还存在对家庭教育工作专业性认识不足的误区。就其职业属性而言,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兼具教育性和服务性,且更偏重教育性。家庭教育指导者不仅要对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发展、家庭伦理等知识体系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等,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大量实践积累才能够胜任。
参照欧美国家发展家庭教育事业的成熟经验,粗略估计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目前面临数以百万计的人才缺口。如何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家庭教育专业人员队伍,成为一项迫切的挑战。
这需要在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上将现实思维与前瞻意识相结合,在培养方式上将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一是通过短期培训,培养一批知识、技能、道德与素养全面合格的实践型人才,尽快填补当前家庭教育专职人员队伍的数量缺口。二是探索以师范专业的专科、本科为起点,逐渐向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延伸的学历教育,成规模、成建制地为我国家庭教育队伍建设培养生力军,从长远目标上打造一支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梯队。
做好“育”的工作,需要尽快厘清“谁来培养”“如何培养”的核心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高校的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尽快走上正轨,同时通过标准制定和制度改进,对社会培训机构的合法性、专业性予以确认,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用”:优化用人策略,服务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目前在各级各类家长学校的建设与家长课程的普及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由于课程整体设计不足、讲师遴选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很多地方的家长课程开设比较随意,讲师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质量缺乏保障,有的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家长听不懂、用不上,有的课程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解决家长们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
实际上,家庭教育充满“做中学”的智慧,以讲师单向输出为主的课程模式很难帮助家长跨越从“知道”到“做到”的鸿沟,反而可能弱化家长的主体性和参与感。只有以真实需求为导向,在针对性和实用性上多下功夫,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才能产生实效。因此,当前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亟待转型升级,由课程为主的单一性模式向“课程+指导+项目”的综合化模式转变,使家长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负责任的养育者、主动的学习者、学校教育的合作者和孩子成长的榜样。
新的指导服务模式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充分考虑到非典型家庭如特殊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的实际困难与需求,还应充分关注当前青少年儿童发展的焦点问题,加强与学校联动,研究探索家校共育策略,为家长提供全程式、陪伴式、综合化指导。
目前,一些省份已开始新的探索与实践,因地制宜地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入户指导、家长工作坊、亲子成长营等多种形式的指导与服务。指导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在用人思维和策略上作出改变,从原先“找老师给家长上课”转变为基于项目、有规划、有问责、有稳定的专业研发团队的模式。要结合科学的人才遴选、规范的人才评价、合理的人才激励与退出等配套机制,实质性优化用人策略。
“培”:通过规范化培训,促进家庭教育专业人员综合素养提升
依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规定,全国各省份已经开展了不同形式、规模的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培训。但许多地方的培训尚存在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离规范化、制度化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培训?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课程建设。首先是加强课程内容建设。破解当前家庭教育知识生产与传播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碎片化、创新不足等问题。许多传统的家庭教育理论需要与时俱进,从国外“拿来”的理论亟须本土化,对当前青少年儿童发展和家庭养育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需要深入探究。其次是加强课程体系设计。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来合理安排培训方式、时长、内容及相互之间的衔接,纠正重知识轻实践、重讲授轻考核的倾向,在培训中加大互动与实践,强化综合考核环节。
二是加强师资建设。师资问题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由于我国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相关领域中遴选出理论与实践经验兼备的专家型培训导师,显得尤为重要。从长远来看,依托高校加速家庭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解决专业师资问题的重要保障和途径。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对实施培训的机构、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频次和成绩应提出相应要求,将参训情况与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淘汰机制相衔接,打通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专业成长通道,为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管”:以“专业化”为目标,健全符合国情的家庭教育多元治理机制
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专职队伍的聘用与管理、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认证、家庭教育知识传播市场的监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保障等诸多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建立和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教育多元治理机制需提上日程,行之有效的多方协作机制和监管机制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理顺。
建议可从以下方面来推进相关工作:建立家庭教育专业人员、机构的准入机制、遴选机制、评价机制与退出机制,尽快推行国家统一监管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认证,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的专业性;增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环节,建立信息反馈与质量改进机制;制定家庭教育行业标杆,搭建交流对话平台,促进行业长足发展;强化对家庭教育科研的支持与管理,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研究。总之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高效联动,真正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系民进北京市委妇女儿童委员会委员,本文系民进北京市委立项课题“首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与提质增效”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2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