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建设好中国的家庭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科建设问题十人谈
编者按:我国自古以来有丰富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行之有效的办法,通过口口相传、家族相承或书籍信件等方式传承下来,但是对家庭教育的系统研究和对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专门培养,尚未得到全面开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水平、新高度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得到空前重视,开展学科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等提上重要日程。家庭教育的学科地位得到重视,高校开始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家庭教育的专业指导队伍正在广大中小学、幼儿园及其他社会组织中组建。本期家教周刊聚焦如何发展中国的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好中国的家庭教育学,分享家庭教育专家的观点,以飨读者。
访谈嘉宾
缪建东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吴重涵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杨 雄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申仁洪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余清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石屏 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李 燕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康丽颖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边玉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高书国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
日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委会成立,意味着形成了国内家庭教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专家学者们聚焦家庭教育,强调重视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专业性,重视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增加家庭教育学科,培养专门人才。围绕建设中国家庭教育学的问题,记者对部分家庭教育专家进行了专访。
记者: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需要关注和加强的工作内容很多,家庭教育学在高等教育中还是一个薄弱点,在高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家庭教育学科的必要性在哪里?
缪建东:建设家庭教育学科既是时代需求也是现实需要,首先是回应了国家政策法规,体现了国家意志。202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支持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培养家庭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培训。
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是家庭教育思想创新的保证。没有新的思想产生,家庭教育研究就无法回答时代之问。家庭教育学科建设需要搭建学术平台,整合研究力量,聚焦现实问题,从而创新家庭教育思想,推动社会进步。
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是培养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基础。高校在家庭教育理论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牵头与引领作用,通过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生成适合专业人才学习的知识体系。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提升家庭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质量。
记者:建构家庭教育学首先必须有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这个学科主要涉及哪些领域的知识?
吴重涵:家庭教育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家庭教育学是基于问题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20世纪中叶以来,围绕问题研究产生了一批生机勃勃的重大交叉学科,如地域研究、文化研究、民族研究、家庭研究、妇女研究等。家庭教育学科作为现代交叉学科,需要由众多学科学者共同完成,这是家庭教育学的鲜明特征之一。家庭教育学是由教育哲学、教育史、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庭社会学、家庭经济学(包括家庭情感问题)、教养方式理论、家庭政策研究等共同组成的学科“集合体”,分别研究家庭教育的本质和社会历史条件,儿童及其终身存在与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的家庭制度中介性作用,父母教养的作用、效果、内在心理机制和外在社会制约,家庭教育政策的保障、供给等。
记者:从国际比较来看,全球家庭教育学科现状如何?
杨雄: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总体上逐渐受到重视和得到发展。
从学科发展来看,有的国家这个学科的发展相对成熟,有专门的大学课程和研究机构。例如,美国一些大学提供家庭教育学或家庭研究的学位课程。全美家庭关系协会(NCFR)系专业研究家庭教育的学术团体。从国际合作来看,国际间存在家庭教育学科的合作和交流,有不少相关的国际会议和研究项目。比如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经常会开展家庭关系、亲子教养与儿童心理发展等相关的学术活动,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家庭教育研究。从政策支持角度看,一些国家已经将家庭教育纳入其政策框架中,鼓励家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目前,更多学者从各自学科背景、学术兴趣介入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等专题研究,跨文化、多样性的研究,为中国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记者:目前我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进展情况如何?
缪建东:近几年我们为家庭教育学科的建设进行了大量前期准备。2020年2月,由重庆师范大学赵石屏教授和我共同发起了国内21所高校组成的“全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联盟”。当年11月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筹备组。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经筹备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进东提交了“实施家庭教育专业化”的提案;当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对该提案的答复:“支持高校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此后,中华女子学院向教育部申请设置家庭教育专业,2022年2月获得批准。
2021年5月,第二届全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联盟单位成员扩大至61所高校。2022年4月,70所高校、科研院所作为联合发起单位,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申请成立家庭教育学专委会,并于9月得到同意。2022年12月由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了第三届全国高校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在线研讨会,参会者达7000余人。家庭教育学专委会目前有近百所高校的登记会员336人,家庭教育学研究有了新的平台和协同机制。
记者:目前,在本科阶段开设家庭教育专业的还比较少,研究生教育甚至优先本科生教育得到发展,高质量的本科课程教材也比较缺乏。如何加强这个学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
申仁洪: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探索完善家庭教育学学科知识体系,推动家庭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建议从五个方面着力: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家庭教育通识课程;面向师范生开设家庭教育学专业课程,推动所有师范生具备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建构家庭教育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体系,包括家庭教育基本知识、家庭教育基本技能、家庭教育测量和评价三大类;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行业标准,并开发相应的课程教材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专业化;致力于大众科普,开发家庭教育知识技能普及类课程与教材、读本。
记者:当前建设家庭教育学科面临哪些难题与挑战?
余清臣:挑战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扎实的家庭教育具体主题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学科建设有积累性,需要更多人贡献智慧;二是家庭教育学科怎么充分结合中国家庭教育实际,回应中国家庭教育问题,贡献出可向世界分享的家庭教育智慧;三是在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中怎么坚持扎实的学风问题,学科建设需要扎实的学风,才能取得实际进步;四是怎么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学者参与和投入,新学科的建设需要突破与创新,更多有足够创新热情的优秀年轻人才是这个学科发展的希望;五是怎么协调好学科建设中的科学与文化基础、教育学与相关学科基础,怎么在充分交汇中构建有机整体,挑战也比较大。
记者:家庭教育指导师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新职业,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对推进家庭教育职业化有什么作用?
赵石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实现家庭教育职业化的新起点。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要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现专业化,高校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既要培养家庭教育指导者,又要注重研制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职业资格标准。
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要系统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知识、教育类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有关法规等,还需要熟悉中小学各年级课程、教材、教学,掌握儿童发展、儿童社会化、教育心理学、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技术、家庭治疗、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压力与儿童人格发育、婚姻家庭的危机干预、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认知领域、运动技能、学习测量与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也不可少,搜集信息、判断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都缺一不可。
目前的家庭教育指导由于理论不足,有经验化、碎片化特点,缺乏系统性、专业性;指导方式尚停留于以讲座、宣传为主,指导者一是缺乏系统的知识储备,二是未能得到诊断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训练。关于学校指导方面的调查显示,94%的中小学教师对指导家庭教育感到有困难,这也说明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紧迫性。
李燕: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在应对儿童和家庭问题时,要敏感地了解问题所在,作出专业的判断与回应,并能规范地综合运用相关心理咨询技术和心理测量技术等,所以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和督导考核,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具备专业资格,才能上岗。如果仅靠经验积累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有时还会引发更多问题。
记者: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对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有哪些实质性推动?
康丽颖: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进一步夯实教育制度创新、教育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理论假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协同育人机制理论”;有助于推动学校主导搭建协同育人工作平台,把家庭教育指导、协同育人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结构性要素,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体系,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环节,列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园)长的培训研修体系,列入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学校要主动联系沟通家长和社会,有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更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记者:针对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学科建设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边玉芳:今天,家庭教育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但重智轻德、重认知发展轻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情况普遍存在;家长存在较高的育儿焦虑,对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方法更科学有效缺乏判断,对孩子发展及心理健康问题束手无策……这些现象的背后,正是家庭教育的科学化问题,家庭教育学科建设是让家庭教育走上科学之路的必然选择。
有了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的支撑,才能让家庭教育从经验走向科学。比如家庭教育心理学对教养认知、教养行为、家庭互动、家庭环境建设等的相关研究,都有助于回答如何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成才观,如何让家庭了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不同,如何认识家庭对儿童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的巨大影响等现实问题。
记者: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家庭教育学科的建立,可能会对社会发展特别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产生哪些影响?
高书国: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家庭教育成为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国之大事,也更多进入到公共事业和公共研究领域。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必须更加关注家庭教育政策,深入落实好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国家教育“十四五”规划相关政策;通过家庭教育政策学的研究,在理论上支持、支撑各级政府的家庭教育政策,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强教育政策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培养一批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政策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人才;通过有关家庭教育决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扩大中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国际影响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