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洪灾过后,消杀可有效地杀死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从而防止传染病的传播。然而,在消杀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反会导致病菌的残留或者增殖,使得消杀效果不佳。那么,消杀时我们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一般情况下,外环境以清污为主,重点区域清污后再进行消毒处理。不应对无消毒指征的灾区环境、交通道路、路面、帐篷等进行喷洒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
消杀前,应先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面罩,穿好防护服、雨鞋等,以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和微粒,保护身体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为确保消杀效果,应遵循先清理再消杀的顺序。在进行消杀前,需要对污水泡过的地面、墙面等冲洗干净,并清除杂物和淤泥、垃圾等。
应严格掌握消毒时间,消毒后及时将残余消毒剂清除。不同消毒剂的有效时间有差异,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来操作。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物品和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要现配现用,配制时水温不高于40摄氏度。固体消毒剂遇高温、亮光、潮湿会失效,必须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存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11: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