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金秋九月,黔北大地弥漫着酒香与丰收气息。值此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举行之际,汇川区白酒产业以全链条协同发展之姿,展现出强劲且独特的发展活力,正稳步迈向2025年白酒产业总产值突破65亿元的年度目标。
在汇川区2025年重点推进的项目中,董程酒业的建设进展尤为引人注目,即将成为当地白酒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走进董程酒业在建园区,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仅剩行政办公大楼需装修,生产车间也只有小部分外墙粉刷和地面铺设工作。”董程酒厂办公室主任程凯丽介绍,按照规划,酒厂将于本月底启动装修环节,预计11月底正式投工投产,在政府“一站式”服务支持下,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在产能与技术筹备上,董程酒业已明确清晰路径。据程凯丽透露,酒厂投产后将按照年产1万吨的生产规划推进,同时依托独特工艺打造核心竞争力——其酿造工艺与其他白酒工艺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百草入曲、双醅串蒸”工艺,仅曲药便分为种曲、米曲和麦曲三类,且需先制作种曲,再以此为基础培育米曲与麦曲。其中,米曲用于小窖池,主要负责产酒;麦曲用于大窖池,重点调控酒体香味,直接决定酒品风味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董程酒业的窖池采用白泥与羊桃藤汁混合制成,这一特殊配方造就了酒品的“弱碱性”特质——酒体PH值大于7,是罕见的碱性窖池酿造酒。
“适量饮用这种弱碱性酒,有助于身体健康,这也是我们产品的重要差异化优势。”程凯丽表示。
董程酒业的加速落地,是汇川区围绕“加快建设白酒特色产区”目标,精准施策、高效服务企业的缩影。其即将释放的年产1万吨产能与独特产品竞争力,不仅能迅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将丰富汇川白酒产业的品类矩阵,进一步壮大产区整体规模与市场影响力。
一杯美酒的诞生,首先离不开前端供应链的坚实支撑。从酿酒原料到包装耗材,每一个环节的品质与效率,都影响着核心酿造的稳定推进。汇川白酒产业的稳步发展,正以“原料稳供、包材近配”的模式,筑牢全产业链的前端根基。
时下,正值本地酒用高粱成熟收获的季节。在汇川区多个高粱种植基地,连片的高粱地犹如红霞铺地,收割机轰鸣声此起彼伏,农户们穿梭田间、往返粮站,有条不紊地推进收割、转运、收储工作,处处是丰收的忙碌景象。
“今年气候好,高粱穗子饱满、品质好,收购价也稳,我这6亩订单高粱没让人失望!”在山盆镇太坪村酒用高粱收储站里,刚卖完高粱的新华村村民龚正良,顾不上歇脚就拿着刚结算完的单据和同乡分享喜悦,手上的动作还带着卸粮时的麻利劲儿,“你看,我6亩地总共2880斤,按酒厂5.6元一斤的收购价,直接卖了16128元,这比种普通庄稼划算多了!”收储站的过磅处还不时传来粮食称重的提示音,刚完成交易的鲜红高粱粒整齐堆放,在龚正良眼里,这就是今年最亮眼的“致富果”。
近年来,汇川区围绕白酒产业原料需求,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引导酒企与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既明确了收购价格,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收益风险,又通过合作社提供统一的种子、技术指导,保障高粱品质与产量,让农户“种得放心、卖得安心”。
据悉,2025年全区酒用高粱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1.5万亩,预计总产量达2.875万吨。不仅完全满足本地酒企的优质原料需求,更直接带动了数千户农户增收,将白酒产业的根基深深扎入乡村振兴的沃土之中。
包材配套方面,在位于遵义包装产业园的佰壹包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流水线高速运转,工人们正忙着组装、检验一批批设计精美的白酒包装礼盒。
“今年6月以来,通过企业多方争取,承接新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订单大多来自区内或者周边县区,与客户“门对门”的区位优势,让他们能更快响应需求,实现与酒企的协同设计开发,物流和沟通成本显著降低,整体配套效率得到提升。
核心酿造环节产生的废弃物,是产业链价值延伸的重要节点。汇川区通过推动酒糟资源化利用,让白酒产业的“后端”成为绿色发展的新亮点,实现从“酿造”到“循环”的价值闭环。2024年,汇川区酒糟产量超10万吨,主要来自贵州珍酒。为避免酒糟浪费、推动绿色转型,汇川区引进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酒糟循环利用项目,已于去年11月正式投产,可实现年处理酒糟20万吨、年产饲料8万吨,将原本的酿造废弃物转化为畜禽养殖的优质饲料,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构建起“酿造—废弃物—资源化”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从前端的红粱种植、包材生产,到核心的酿造投产,再到后端的酒糟循环利用,汇川白酒产业正以“前端夯实、核心突破、后端延伸”的全链条协同态势,形成环环相扣、相互赋能的产业生态。
无论是即将释放年产1万吨产能的新酒厂,还是让农户稳稳增收的订单高粱,亦或是“门对门”服务酒企的包材产业、变废为宝的循环项目,每个环节都在为汇川白酒产业注入活力。
记者从汇川区工科局获悉,接下来,该局将继续锚定特色产区建设,在工艺创新、原料保障、配套升级上持续发力,推动白酒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让这杯“汇川佳酿”既守住品质底色,也蹚出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赋能。(黄玘佳 陈立果)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 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5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