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 迟到三十六年的“谢谢”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7-04 19:33:00 来源:杭州网

“这真的是冥冥之中一个非常巧合的事。”

谢湘一直珍藏着36年前老友周志春写给她的便条。尽管纸张已经泛黄,但其中一张转述的连利娟大夫的诊断意见,依然清晰可见:

“这种缺氧造成畸形的几率约10%,胎儿值得保……”

因为一句“值得保”,儿子牦牛的生命得以延续。如今36岁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去年12月,周志春不幸去世。心痛中,谢湘一度认为这段“很个人”的故事可能就此结束。然而,因缘际会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降临。

今年3月的一天,谢湘收到好友、散文家韩小蕙寄送来的一本《协和大院》。正是这本书,让谢湘与“大医”连利娟再次巧遇。

“我所说的巧合只因我碰到的这些有心、认真的人……”做记者40多年的谢湘,如今已退休7年,依然保持着新闻人的锐性。她说,之所以坚定地寻找,是因为想为这个故事增加一个注脚。

谢天谢地的恩德

谢湘生命传承的故事还要从36年前说起。

1987年8月,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湘随首都女记协采访团赴西藏采访。没想到,在8月中旬到达山南泽当时,谢湘身体出现了状况——心悸发冷,肠胃里翻江倒海。是高原反应吗?“不应该啊!我已经随团在西藏采访半个月了。”

谢湘赶紧跑到当地医院做检查,妊娠试验结果显示阳性。

这一信息让谢湘心里害怕得“噗通、噗通”狂跳不止。“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回北京。”

回北京后,谢湘先后到多家医院检查,得到的意见都不容乐观。大夫们几乎异口同声,建议“尽快把胎儿做掉”。

“早期妊娠正是孩子头脑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孕妇如果此时由低海拔地区猛然间到达缺氧的高原地区,胎儿一般不是畸形儿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我们的同事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一位参加过援藏医疗队的大夫言之凿凿地说。她把“已告知有致畸可能”的诊断意见直接写在谢湘的病历上,并开具了人工流产的手术单。

“生命的孕育本是一个体验幸福的过程,可对我来说,却是阴影重重。”彼时,谢湘已33岁,此前曾遭遇过火车上意外流产、因停电造成胎儿夭折,眼前这第三个小生命看来又前途未卜……

“难道命运要让我这辈子注定不能成为一个母亲?!”

心乱如麻、百般无奈的谢湘向好友周志春求助。周志春是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的侄外孙,他辗转找到林巧稚的助手、时任协和妇产科主任的连利娟咨询。

“我和连大夫并没有直接见过面,她的所有意见都是通过周志春转告的。”当时,周志春是中国青年报总编室夜班值班领导,他总是在清晨下班前写下便条留给上白班的谢湘,包括连大夫叮嘱为确保孩子万无一失,让谢湘提前住院待产的信息。

1988年4月8日下午5点,谢湘的儿子在协和医院平安降生。有趣的是,儿子从她腹中被抓出来的那一刻,稀里哗啦撒了一大泡尿。手术室里,大夫一边笑一边拍着孩子的屁股对谢湘说,“看,这孩子可是个好的啊!”

终于,谢湘整天提心吊胆的心安定了。孕期经历胎儿臀位、脐带绕颈两圈半等各种考验,不敢抱任何希望的谢湘既不敢给孩子提前取名字,也没有给孩子准备任何衣物。儿子出生后,谢湘给他用了一个临时的替代名字——“谢地”,即谢天谢地。

“完全记不得了”

谢湘对周志春、连大夫心怀感激,尊他们为自己“生命的保护神”,然而,她却“连一分钱的礼物也没有表示过”。

“不是我不愿意,而是在周志春那儿绝对通不过。”1996年3月,谢湘作为观察员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马来西亚观摩东盟记协换届选举,买了几把锡制裁纸刀带回国分送朋友。当她将一把裁纸刀送给周志春时,被他断然拒绝,并“讽刺”道:“谢湘,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一套啦!”

“真把我气得七窍生烟。”讲情讲义、性格耿直的“武汉爷们儿”谢湘从此断了通过周志春面谢连大夫的念想,只在心里默默念叨这些好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3月的一天,谢湘收到韩小蕙的《协和大院》一书后,当晚便迫不及待地挑灯夜读。协和大院东侧28号楼就是周志春一家和姑婆林巧稚共同居住的地方,连利娟大夫也曾在协和大院居住过。

“冥冥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勾起了谢湘深埋心底的记忆。第二天一早,她向韩小蕙讲述了连大夫和自己的生命交集。很快,韩小蕙从协和医院一名潘姓专家那里带来这样的消息:已98岁高龄的连利娟大夫目前身体状况还可以,“耳聪目明,腿脚灵便”,就住在北京城内一处养老公寓。

“连大夫还健在!那我定要千方百计找到她,当面表示迟到了36年的感谢!”意外的好消息让谢湘兴奋不已。

走南闯北40多年,谢湘向来雷厉风行。3月的北京依旧寒冷,冷风刮得脸生疼,3月21日上午,她专程跑到协和医院病案室,将儿子的出生记录和留下的小脚印全部复印出来;回家后,又找出当年协和医院的挂号证、以前的记者证,一同装进背包。第二天一早,她穿好大衣,裹上围巾,直奔连大夫的住所。

怀着忐忑前往,结果却意外顺利。在连大夫居住的养老公寓门口,热心的保安小伙帮忙,很快把连大夫请了下来。

眼前拄着黑色拐棍、挎着紫色小包的连大夫一头银发,衣着朴素,比谢湘想象中要“瘦小”很多。

谢湘将老人请到会客沙发上坐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己,诉说36年前的往事,全然没顾忌眼前这位近百岁的老人思维是否跟得上。

连大夫不认识面前这位“不速之客”,但眼中透着柔光。在听明白谢湘说儿子当时可能被“流产”的情况后,她才说,“为什么去过西藏的胎儿就一定会是先天性心脏病或畸形儿呢?没有数据证明这一点啊!我们对任何一个新生命都要尊重、爱护,不能轻易放弃。”尽管已经完全不记得当年的事了,但她的话却和36年前转告谢湘的一样。她还特意强调:“这是林巧稚大夫说过的话,她总是这样教育我们的。”

连利娟1950年从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跟随林巧稚教授33年,担任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15年。

作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第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唯一的女院士,林巧稚却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每天早晨8点,她总是雷打不动,一定要进病房转一圈,全面了解病人情况。她不只看专家号,只要坐诊,总要看完当天挂号的所有病人才下班。如果看到哪个病人表情痛苦,她一定会放下手里的事直接询问。有时护士提醒她,待诊室里有约定等候的“特殊病人”,林大夫总是严肃地回答,“病情重才是真正的特殊。”

“我在妇产科的学习、成长、成熟,都是在她的指引、培养和帮助之下。”连利娟在恩师林巧稚的熏陶下成长,承袭着林大夫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

“记不得了,完全记不得了。”面对谢湘的回忆,轻言细语的连大夫喃喃地说。

“我这儿可是有充足证据呢!”谢湘拿出准备好的历史资料一一展示给连大夫看。她拿出周志春写的信,“您看,您还说要早点住院监测,不要‘大意失荆州’呢!”68岁的谢湘在98岁的连大夫面前,激动得像个孩子。

连大夫听着,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养老院规定每次会客只有半小时,连大夫一辈子遵守时间。临别时,连大夫提出:“能不能把你儿子这张小脚印的图片留给我呀?”

四代人的感恩聚会

真正走进了连大夫,谢湘才发现,自己和她“心的距离很近很近,相互很亲很亲”。

第一次半个小时的探视,她们聊了很多。连大夫聊到与她共同生活70多年的老伴去年年底去世了,但她觉得“他先走要好一些,因为他自理能力不是太强,需要人照顾”。连大夫的一双儿女都在国外工作生活,每个星期一家人会在固定时间视频通话。她也聊起自己在养老院的生活:房子里的东西一应俱全,到目前为止,她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养老院里活动丰富,安排了串珠等适合老年人的手工课。她习惯按时到场,不喜欢迟到早退。她也聊到协和那些依旧关心她的同事们,对她嘘寒问暖,送药上门……

4月8日是谢湘儿子的生日,她决定带着家人再次拜访连大夫。

这天一早,谢湘给连大夫发短信,“报告”自己将于下午3点带儿子、孙子去看她。连大夫很高兴,连午觉也没睡,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二楼活动大厅等待谢湘一家的到来。

下午3点,谢湘带着丈夫、儿子、儿媳、孙子,捧着鲜花,拎着蛋糕,热热闹闹地来到连大夫面前。这次,连大夫的目光被牦牛和他7岁的儿子土豆完全吸引了。老人一直笑眯眯的,眼中透着万般慈爱。

谢湘陪着连大夫一起翻看35年前牦牛出生时在磅秤上的照片、自己当年写下的笔记。土豆也凑过来,侧着身子睁大眼睛看着连大夫,还自告奋勇跑到大厅的钢琴跟前,献上一首刚学会的《C大调小奏鸣曲》。

合影里,头发花白的连大夫被谢湘一家人簇拥在中央。

“这张照片是四代人的合影!我们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没有您的帮助,就没有我们家庭血脉的赓续和今天的幸福!”谢湘对连大夫道出了多年积压在心底的感谢。

后记:

找到36年前儿子的救命恩人,有仪式感地道出感谢,让医者仁心和感恩之心汇聚成暖流。这是一件常人有心但不一定会去做的事。我叹服于新闻前辈谢湘善良和感恩的良知、调查记者的专业精神。

但更让我感佩的是:让谢湘感到刻骨铭心、难以回报的大事,在“大医”连大夫那却是云淡风轻——“记不得了”。连利娟大夫这一生究竟默默做了多少自己记不得了却让患者恩记一辈子的事情?她挽救过多少孩子的生命,成全了多少妇女成为母亲的愿望,帮助多少家庭完成了生命延续的接力?这样的一名世纪老人,她一定有很多故事,她一定有很多智慧。

老实说,我特别想采访连大夫,当中做了很多努力,包括请谢湘帮助引荐,请协和医院办公室出面协助,但都未能实现,连利娟大夫婉拒了采访。“连大夫是一个非常低调、谦逊的人,她不习惯被人关注。”谢湘对连大夫的回应非常理解。

对于一名年近百岁的老人,我们当然完全尊重她的选择。毕竟不是所有的美好,我们都有幸记录。

或许,连大夫想说的,在她与谢湘分别后发来的微信里都说过了:“你昨天来,真使我高度兴奋,30多年前的病友,还记得我,并还找到我。我应做的一点工作,竟能成就一个幸福的家庭!使我对自己劳动的价值也有了幸福的体会。谢谢你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协和工友,默默的青砖绿瓦
...诊。协和的楼梯很坚固,只是有点滑,要当心。他还说,林巧稚大夫的办公室在三层,一辈子都是自己上下楼梯(他什么都知道)。老王态度和蔼,解释清楚,从不敷衍。虽然挂号的患者很多,但是
2022-12-24 09:01:00
百姓称她活菩萨,林徽因冰心都感激她,未曾生子却是5万人的母亲
...们来了解一下这个传奇的医生吧。林巧稚,在1921年进入协和医院,在这个医院生活学习工作了几十年,北京协和,是一家享誉海内的知名医院,她就是里面一个技术一流的医生。在她进入医院
2025-04-30 08:44: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科院院士、妇产科专家林巧稚逝世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与新中国第
2025-04-22 17:53:00
从百年历史积淀中汲取文化的力量
...的殿堂,是医院管理者们学习的榜样……我有幸走进北京协和医院,近距离感受协和,体悟她历史的厚重、治学的严谨、为医的温度、人文的力量。教授、病案和图书馆,被称为“协和三宝”,广为
2024-05-02 09:58:00
...院长邓华亮——对标先进学经验贯通融合促发展参观北京协和医院员工“第三空间”、院史馆、病历展、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既是一次开拓视野、对标先进的正心修身学习之旅,也是
2024-05-02 09:58:00
我们要向全国最高水平医院学什么
...文转自:大众日报山东省30余家医疗机构负责人走进北京协和医院当“学员”——我们要向全国最高水平医院学什么编者按:北京协和医院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盛名。近日,我省组织30余家省级
2024-05-02 10:00:00
...,让人不禁想起百余年前的另一个场景。1921年,年轻的林巧稚参加协和医学院招生考试时,遇到一名女考生因中暑晕倒,她当即放下试卷上前施救,直至对方脱离危险,而她却因此耽误了考试
2025-05-23 03:05:00
跨越性别的共情
...协和,在协和大院里如何被熏陶出地道的“协和范儿”,林巧稚、宋鸿钊、吴葆桢等协和前辈们的逸闻趣事,老师郎景和的耳提面命,尝试科普收获“杠杆效应”的意外欣喜……这些林林总总的“脚
2023-01-19 21:19:00
2023年妇科肿瘤治疗进展学术盛会即将召开
...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第八届“妇产科好医生-林巧稚杯”获得者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妇科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基础医学与临床》杂志副主编《美国妇产科杂志中文版》编委JC
2023-11-06 16:3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
珍爱网:原生家庭不是枷锁,爱也可以被重新定义
都说家是每个人的避风港,在最需要的时候总是能够给予温暖和爱,让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可原生家庭的情况不同,对每个人的影响也不同
2025-10-29 14:31:00
东湖评论:别让“老漂族”的爱,漂在孤独里
桂香起,又重阳。这个承载着敬老与思念的节日,再次将“老漂族”的身影带到我们面前。他们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故土,跟随子女来到陌生的城市
2025-10-29 15:52:00
护理“小白”到养老“专家” 爱心女孩践诺“归巢反哺”
近日,2025 年第三次 “中国好人榜” 发布活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举办,我省王志刚、李少全、张伟建、赵丹丹、赵君芳
2025-10-29 17:02:00
孩子满口“包的”?家长别慌! 老师支招:无需刻意禁止
大皖新闻讯 “包的”“因为我善”“我勒个豆”……中小学生张口就来的网络热梗,成了家长们的“理解难题”。有家长因听不懂而焦虑
2025-10-29 19:37:00
十五载相守 为爱续航
鲁网10月28日讯十五年前,泰安高新区北集坡街道魏家洪沟村的村民周仁华突发重病,医生给出的“植物状态”诊断,如晴天霹雳劈碎了这个普通家庭的安宁
2025-10-28 15:17:00
【天眼快评】120接线员辱骂求救患者 情绪失控岂是生命热线失守的理由?
一名突发心脏不适的女子拨打120求救,等来的不是救助指导,而是接线员的侮辱与挂断。今年10月11日,37岁的李女士途经北京通州区小甸屯综合检查站时突感心脏不适
2025-10-29 02:06:00
小保答粉丝问丨产检自费能用医保卡支付吗?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了“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答粉丝问”系列短视频
2025-10-28 13:01:00
熊孩子误吞10克重金豆6天后排出 妈妈:天天叮嘱他不要在外面拉屎
大皖新闻讯 “熊孩子说要锻炼舌头的力量,然后把我刚买的10克的金豆子吞下去了。”10月27日,江苏昆山纪女士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发生在她家孩子身上的奇葩事
2025-10-27 21:10:00
武汉大学一学生突患肿瘤 家长线上求助 同学爱心捐款
大皖新闻讯 金秋十月,本应在武汉大学教室读书的女孩于妍妍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生病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今年8月,她被诊断患有肿瘤
2025-10-27 20:00:00
00后回村拍短视频记录爷爷奶奶 爷爷说:“心里头倭也(wo ye)很”
“我们相互陪着挺好。”在返乡创业的第3个年头,24岁短视频博主乔志远终于和家人达成和解与共识。在新疆“新”发现:爷爷奶奶很乐呵国庆长假期间
2025-10-27 11:48:00
巨额彩礼给付后婚事迅速告吹 哪些算彩礼?返还比例如何定?
订婚时豪掷现金、金条等价值60余万元的彩礼,共同生活短短数日便矛盾爆发,男方一纸诉状将女方及其父母告上法庭。近日,江西省金溪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
2025-10-27 07:35:00
暖心守护“夕阳红”!农行临沂沂州里支行助老人追回养老钱
鲁网10月25日讯作为农行临沂市中支行倾力打造的适老化服务网点,沂州里支行创新融合“农情暖域”与“金色港湾”专区,配备适老圆桌
2025-10-25 20:01:00
热爱劳动 作息规律 不计付出 百岁老人传授长寿秘诀
作息规律堪比闹钟,热爱劳动手脚不闲,心态豁达从不计较……10月25日,在新兰路龙凤苑小区2号楼百岁老人邹珍华的家中,南寨村网格员代表南寨街道送去百岁生日和重阳节的双重祝福时
2025-10-26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