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人如何抵抗严寒?揭秘千年前的取暖智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9 15:56:00 来源:戏说三国

今年的冬天特别的冷,最尤其是前一阵下大雪的可以说是冷的怕出门。

在古代大家没有暖气也没有羽绒服可用,那到底是如何抵抗严寒的呢?

古代人如何抵抗严寒?揭秘千年前的取暖智慧

其实古代人十分的聪明,首先是从衣服上取暖。

有钱人一般用的是裘皮大衣,裘皮指的是动物的皮毛,比如狐狸,犬,鹿、兔、貂这些动物的毛都能做裘皮。

而穷人买不起裘皮大衣,用的是纸裘,简单的来说就是那一种特质的纸缝在衣服上,十分的便宜实惠。

古人还发明了燎炉,放在客厅里装上炭火来烤,还有类似暖宝宝一样的东西可以放在手里。

古代人如何抵抗严寒?揭秘千年前的取暖智慧

最神奇的是从宋朝就开始流行一种叫做“汤婆子”的神器,这个神器至今还在农村有人使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不过也有很多奇葩的取暖方式。

比如说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就是一个取暖方式很别致的人。

古代人如何抵抗严寒?揭秘千年前的取暖智慧

李范十分不喜欢用火烤来取暖,于是就要求找很多长得十分漂亮的妙龄少女,然后把手放到她们的怀中取暖,这可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了。

不知道这样的取暖方式你尝试过没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之前,古代并没有棉花,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啥照样不受冻
...交,在这个时候人们渐渐地发现白酒加烧烤的模式对抵御严寒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社交活动。当然这个时候的古人并不是主要靠着酒肉取暖活下去的。夏禹时代随着火的运用,出现了烧烤食物的雏形,
2024-02-22 22:13:00
古代没有空调暖气,古人的取暖神器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
...子,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没有羽绒服,没有保暖衣物的古代人,他们是怎么过冬的?先从穿衣方面来说,唐宋时期勉从边疆传入了内地,而在南宋的时候,福建、广东西路、江南、川蜀一带都出现
2023-03-06 13:24: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的完整架构。书中,范明公并未止步于理论思想,而是将千年智慧凝练为可践行的法则,系统阐释如何将商道精义融入修身养性、家族治理乃至经世济民的具体实践,为读者架起一座连接古老智慧与
2025-07-14 14:45:00
扒一扒中国古代留下了哪些超前的发明
古老的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我们的劳动人民充满了智慧,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了许多的智慧结晶。今天让我们扒一扒,中国古代留下了哪些奇迹淫巧的发明。在古代一般会采用沟渠的方式来进行排水,有
2024-03-23 17:11:00
古人是如何降雨的呢
...特例,唐朝以后的一千年中,极端高温至少出现了19次。古代人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他们的避暑智慧超乎现代人想象,甚至很多都是我们现在在用的。皇帝和王公贵族当然不用说,财力雄厚,可以
2023-05-17 15:42:00
《盛世长安》重磅上市,解码千年古都的文明基因
...不懂长安,便读不懂中国。”长安,这座承载汉唐盛世的千年古都,是中华文明在空间中的具象表达。从汉长安城“家国一体”的礼制雏形,到唐长安城“万国衣冠”的开放气度,它不仅是帝国政治
2025-06-25 16:19:00
汉代人竟这样食用豆豉——揭秘传统美食背后的千年发酵智慧
...的餐桌上,我们享用着各式各样的美食时,有没有想过,千年前的祖先们是如何调味他们的食物呢?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回汉代,探索一种古老而美味的调味品——豆豉。你可能会对古人的饮食智
2024-09-03 13:09:00
荥阳青台遗址:打造沉浸式 “考古盛宴”,解锁千年文明密码
...力解开丝绸与远古星空背后隐藏的文明密码,感受那沉睡千年却依然强劲有力的文化脉搏。在青台追溯“丝绸之源”一缕蚕桑,编织起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纬,青台遗址宛如一座神秘的宝库,珍
2025-05-03 21:41:00
秦始皇陵:千年秘密与“奇葩”故事的探秘之旅
...。有人调侃:“这就像是现代人追求‘永动机’,只不过古代人追求的是‘永生’!”四、权力与死亡的轮回秦始皇的统治虽然短暂,但却极具影响力。他的陵墓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警示
2024-12-31 09: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