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盛世长安》重磅上市,解码千年古都的文明基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5 16:19:00 来源:鲁网

鲁网6月25日讯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国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倾力撰写的考古巨著《盛世长安》,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正式出版。

《盛世长安》重磅上市,解码千年古都的文明基因

这部凝聚六十余年考古成果、四十年三次精修打磨而成的里程碑式作品,以汉唐长安城为脉络,全景式重建中华文明黄金时代的恢宏图景。从未央宫到大明宫,从坊市烟火到丝路繁华,《盛世长安》不仅是一部城市复原图谱,更是一把打开“何以中国”之问的文化钥匙。

长安:东方世界的中轴线,中华文明的缩影

“读不懂长安,便读不懂中国。”长安,这座承载汉唐盛世的千年古都,是中华文明在空间中的具象表达。从汉长安城“家国一体”的礼制雏形,到唐长安城“万国衣冠”的开放气度,它不仅是帝国政治中心,更是文化磁极、信仰高地与制度之源。 《盛世长安》以考古学视角切入,拂去两千年的历史尘埃,揭示这座都城如何成为东方世界的中轴线。

汉长安城,以未央宫为核心,构建“宫城—皇城—郭城”三重布局的严整礼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秩序根基;唐长安城,以大明宫为象征,以开放的胸襟吸纳佛光道气、丝路文明,成为古代世界的“国际都市样本”。长安的每一块砖瓦、每一道街坊,都是中华秩序、礼制、精神的鲜活注脚。读懂长安,便能触摸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考古让历史发声:从地下唤醒盛世图景

《盛世长安》不同于传统的文献叙述,它以考古成果为根基,让尘封地下千年的长安城再次鲜活可感。 全书依托汉长安城、唐长安城等重大遗址的发掘成果,结合文献与考古现场图,辅以实景航拍、复原手绘、珍稀出土文物高清彩图,重现了长安城的真实细节与社会风貌。

通过未央宫前殿的地基布局、含光门遗址的实景照片等珍贵资料……在图与文的交响中,读者仿佛穿行在两千年前的都城,得以窥见古代都城的规划智慧。从朝堂宫阙到市井坊巷,从礼制街区到丝路驼铃,从四神纹瓦当到唐三彩骆驼俑,长安的呼吸声,文明的心跳声,扑面而来。

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穿越,更是一次文明的修复。从1988年的《长安春秋》到2016年的《地下长安》,再到如今的《盛世长安》,几代考古人用半个多世纪,将这座都城从地下重唤于世人眼前。

图文交响:在纸页间触摸历史的温度

作为一部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著作,《盛世长安》以上百张精选插图,打造了一座“纸上长安城”。文物、壁画、遗址、建筑复原图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让历史在指尖流动、在目光中鲜活:张骞出使西域的送行壁画,勾勒出汉帝国向西拓土的雄心;汉画像砖中的酒肆图,再现市井人家的烟火气息;鎏金银盘、精美的陶俑,则诉说着长安工艺的精湛与审美的多元。

长安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多元鲁网6月25的舞台。这里既有“九天阊阖开宫殿”的帝国威仪,也有“星辰可步”的市井浪漫。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录的大雁塔影像、宗庙建筑遗址瓦当等,不仅展现唐长安城的建筑美学,更揭示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轨迹。 未央宫的晨曦洒落宫阙,大明宫飞檐下驼铃声远,西市商队络绎不绝,长安城在纸上徐徐苏醒。在这里,历史不再是遥远而抽象的名词,而是触手可及、有光有温度的生命体。

学者视角:以长安解读“何以中国”

本书作者刘庆柱是中国古代都城考古研究的泰斗级学者,曾主持汉唐长安城遗址的发掘工作。他以深厚的学术积淀,解答了许多历史谜题:汉长安城为何在未央宫内保留一块耕地?唐长安城为何另辟新址?帝都与帝陵之间,如何构筑阴阳互映的天地秩序?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中国古代治理智慧与文化哲学的深层逻辑。

“如果没有长安,中国会是什么样?”长安不仅是王朝兴衰的见证者,更是中国秩序诞生与扩展的原点——从宗法礼制到科举制度,从丝绸之路到佛教东传,长安的每一次变迁都在定义“中国”二字的内涵。 长安未眠,文明不灭

长安,这个古老的名字,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梦想。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也是现代人探寻历史与文化根源的窗口。长安的故事,是关于历史的深度探索,是关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盛世长安》不仅是一部学术巨作,更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文明叙事。它让我们在尘封的砖石瓦砾中,看见璀璨的星辰;它让我们在考古的微光中,触摸绵延不绝的文化命脉。

无论你是历史爱好者、考古学者,还是想要理解中华文明精神的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长安之路。

长安的故事,从未终结。它依然在黄土之下,在砖瓦之间,在每一个读懂它的人心中,熠熠生辉。(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张乐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历史上4大著名古都,十三朝古都是哪个城市?
西安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周、秦、汉、隋、唐等朝代均正式建都于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作为中国古代鼎盛王朝的首都,帝陵是首都
2023-06-14 09:22:00
不负时光:国艺中联与《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共赴未来
...唐是中国人心中的绮梦,它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长安是中国人的心灵故乡也是大唐盛世的象征,孕育出无数文人墨客,屹立千年的西安城墙完美地见证了长安的兴衰、历史的流转与那些流
2024-04-01 15:28:00
...交融一体,在全球观众眼前绽放出夺目的光芒。《山河诗长安》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构思和深邃的历史底蕴,用一部立体鲜活的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千年古都长安昔时今日的盛世气象,瞬间点燃了
2024-02-18 03:23:00
...一揭晓。陕历博壁画修复室罕见公开 乐舞情境梦回盛世长安唐墓壁画是中国独有的墓葬壁画,也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形象资料。经过历史的风烟,这些珍贵的壁画极其脆弱,需要更为小心的
2023-07-28 12:50:00
大家都听过“六大古都”,究竟是哪六座城市,你能搞清楚吗
...,而这三个盛世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它们的都城都在长安。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周王朝就曾在酆河两岸地区建立起一定规模的城池作为国都。到秦一统天下后,在西周国都的基础上建咸阳城,东
2023-09-11 10:40:00
西安城墙城门春联“上新”!西安城墙收获24副高质量楹联
...,十三朝帝邑,独领风骚。——四川 马弘解读:上联写长安之春向世界发出邀约,展现永宁门作为文化国门的风采,和西安人民礼迎中外朋友畅游的文化自信;下联写西安人民承古开新,打造世界
2025-01-22 18:28:00
跟着诗歌去旅行 “千年古都,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活动圆满落幕
2024年春晚西安分会场上,《山河诗长安》里,千人齐诵《将进酒》的场景恢弘震撼,再现了盛世长安之景,也擦亮了西安诗歌的名片。为接续“山河诗长安”热度,丰富西安文旅内涵,7月17日
2024-07-20 15:57:00
...旅游的旋风。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古称长安的西安,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瑰丽繁华。而随着文博看展、文化演艺、国风国潮逐渐成为旅游新风尚,西安的文旅日益受到年轻群体青睐,
2023-05-26 11:10:00
山河诗长安,长安为何能被称为国人的精神故里
盛世中华,匠心润城。——题记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在一眼千年的城墙脚下,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安梦,梦想着与李白斗酒诗百篇,梦想着亲身感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那
2024-03-01 15: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