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你相信“人死后停尸三天”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3 21: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提到封建社会,很多人会想到它的落后愚昧、迷信无知,以至于流传下来的很多习俗被视为“无稽之谈”,但你相信“人死后停尸三天”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这个习俗流传至今,不成文地规定:人死三到七天后才能下葬。很多人觉得这个说法过于迷信、不能采用,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能保存尸体短时间不腐,在落后的封建时期怎能保存尸体的鲜活性?很多人说这不是毫无依据的空口之谈嘛!

你相信“人死后停尸三天”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但其实这个习俗是有科学依据的!

它来源于战国时期的扁鹊(介绍),众所周知,扁鹊是世间“神医”,医术精湛的他为何会提出听似荒唐的说法呢?

你相信“人死后停尸三天”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这个要从虢国太子说起,当时的扁鹊游走民间,到达虢国时,发现虢国笼罩着一种悲伤氛围,经过询问得知太子因邪气无处排放去世!有多年行医经验的扁鹊根据民众描述的病情判定太子并没有死。

经过他的诊断,虢国太子死而复生,避免被“活埋”残剧!后来的晋文公因疾病“假死”,由于未能及时发现晋文公的病症,将其活埋。

你相信“人死后停尸三天”是有科学依据的吗

民间自此留下了“去世后尸体停留三天”的惯例,一方面是为了寄托对逝者的哀悼怀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因假死造成的惨剧,三到七天足以看对方是否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

古人的科技虽然不及现在发达,但他们的很多诊断疗法都是经典不衰的,“停尸三日方能入葬”备受争议,但它的合理性是大于糟粕,大家觉得这个说法合理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人死后为什么要停尸三天
“生老病死”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面对,不管贫穷富有,还是高低贵贱,众生皆归平等。在古代,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那就是人死以后要停尸三天,那问题来了,古人为何如此呢?难道
2023-04-26 10:23:00
神医扁鹊真的能起死回生吗?其实后人都被骗了
...百会穴,让他苏醒了过来。据说自那以后,民间就有了人死后要停尸七天的习俗,在医学并不发达,不能鉴别真死还是假死的古代,这个习俗也确实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虽然扁鹊能够起死回生是一
2024-10-27 09:40:00
为何人死之后需要停棺三日?专家:并非完全迷信,有科学依据
...停棺三日?相关民俗专家表示,这其实并非完全迷信,有科学依据的。其一,将灵柩停放三日,有一个最主要的目的——避免逝者并未真正死亡,只是暂时处于假死状态。那么这三天便有足够的时间
2024-10-03 19:29:00
鹊的传奇一生:从医者到被尊为医神
扁鹊一直被世人奉为“医祖”,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居史载五大医学家之首。“扁鹊”这个名字并非他的本名,他的原名叫“秦缓”,子越人,号卢医。而真正的“扁鹊”乃是传说中上古黄帝身
2023-11-15 22:28:00
扁鹊与华佗:两位医学巨匠的故事
战国时期的一天,神医扁鹊带几个徒弟来到虢国,正碰上虢国为太子办丧事。扁鹊一问,知道太子平日身体很好,却突然不省人事,撒手而去。“怎么会这样呢?”扁鹊认为不可能,就说:“我可以治好
2023-10-06 09:07:00
鹊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小人刺杀而亡
...为秦武王的伤势还只是暂时被压制,根本没有痊愈,扁鹊死后,李醯无力救活秦武王,自己也终究会被治罪!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太史
2023-11-07 17:29:00
人死了以后,你就会完全消失了吗?科学告诉你最后到哪去了?
...在会消失吗?准备好了吗?跟我一起进一步探索那未知的死后世界吧。人死后的尸体处理人类作为有机生物,在死后的尸体处理过程中,经历了分解和腐败的阶段。这个过程既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
2023-10-31 15:10:00
...都是比较看重的,生前地位越是显赫的人,人们都会在其死后,对其尸身进行完美的保护。为了让死者的身体完美的被保护,古代还有这样一句保护尸身的话:“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这
2023-07-08 21:31:00
火化后真的装不满骨灰盒?工作人员揭露火化流程,告诉你答案
...讲述的便是古代的一种丧葬制度:火葬。在当年极其重视死后哀荣时期,丧葬制度象征着一个人生命的结尾,所以说无论是穷人家或者是富人家都非常注重死后的哀荣。人生匆匆几十年,生老病死在
2025-01-25 22: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
大众网记者 张勇 刘涛 崔智琪 定陶报道定陶,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处,定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千年古县”
2025-08-07 16:59:00
山河铭记|新四军武器匮乏 传奇女子变卖家私购3000支枪千里驰援
大皖新闻讯 新四军建立之初,一万多人的部队有枪的还不到一半人。这时,一名女子做出惊人举动,解决了新四军燃眉之急,这名女子就是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
2025-08-07 17:11:00
这张“脸”有戏|“薇约”屯堡·系列微短剧之二
六百年前,明朝数十万大军奉旨“调北征南”,从江淮流域跋涉至黔中腹地。他们以石筑城、以武戍边,将江南风物与军事智慧镌刻于贵州的喀斯特山峦之间
2025-08-07 18:22:00
龙云,原名龙治贞,1903年生,贵州省锦屏县人。1926年7月,龙云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十军第三十师,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08-07 20:59:00
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电影《731》宣布定档9月18日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
2025-08-07 21:5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做个粮仓也是爱你的形状
在集安博物馆里,藏着一件超萌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陶仓”,通高92厘米、底径24厘米,爱心“眼睛”千百年来凝视着时空,浑身上下都透着古早味的浪漫
2025-08-07 19:19:00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