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网开设《血色丰碑·和平永续》专栏,追忆英烈事迹,探访抗战遗址遗迹,阐释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旨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湖南湘西,钟灵毓秀,湘西会战纪念馆静静坐落于此,以肃穆的姿态承载着雪峰山会战的烽火记忆——1945年,中国军队在此打响对日最后一场大规模会战,用血肉之躯筑起西南防线。如今,这座纪念馆已成为镌刻历史年轮的精神坐标,让后人在斑驳史料与实物陈列中,缅怀先烈英魂,汲取奋进力量。
浩气门上,斑驳的弹痕,如岁月刻刀留下的伤痕,深浅不一的凹痕里仿佛凝固着1945年的枪炮轰鸣——那是日军炮火掠过的印记,至今仍在无声诉说着湘西会战的惨烈。警钟壁前,泛黄的战报卷角处渗着硝烟味,褪色的号角孔洞里卡着未散尽的铜锈。恍惚间,冲锋的呐喊与军号的锐响,正从历史褶皱里迸出,撞得空气在震颤。
破晓烽烟起
1945年4月9日,湘西大地阴云密布,战火瞬间燃起,山林在枪炮声中颤抖,一场大战就此打响。这场战役,是14年抗战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战,意义重大。
雪峰山会战,日军第20军纠集8万兵力,疯狂扑向湘西,妄图打通湘桂线,夺取芷江空军基地,摧毁中国的空中防线。当年的战场,烟弥漫硝,日军炮火向我军疯狂倾泻,,但战士们毫不畏惧,他们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抵抗,机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交织在一起。每次敌人冲锋,都伴随着密集的枪炮声和喊杀声。战士们躲在战壕里,等敌人靠近了,突然起身,用刺刀和手榴弹与敌人近身搏斗。他们身上多处受伤,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守住阵地,绝不让敌人前进一步。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湘西会战以人民军队的全面胜利告终。日军伤亡惨重。这场战役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它不仅粉碎了日军打通湘桂线的企图,保卫了芷江空军基地,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这一战,关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忠魂永守护
在纪念馆参观过程中,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仿佛置身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无畏冲锋的呐喊声,深深刺痛我的心,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那是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那些泛黄纸页上的文字,就是先辈们用生命书写的抗争篇章。
现在,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肩上的使命从未改变。先辈们在雪峰山战斗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我们在训练场上努力拼搏;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钢铁长城,化为我们巡逻路上坚定的步伐。每一次方案演练、每一次战备拉动,都是对那段烽火岁月的铭记。8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探寻那段历史,了解英雄们的事迹,仿佛看到他们在战火中的英勇身姿。这些在战役中奋勇杀敌的战士,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血洒疆场,长眠于湘西的山林之中。
如今,湘西的山林郁郁葱葱,山间溪流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先辈们的故事。山风拂过树梢,带来远处村落的烟火气息,炊烟袅袅升起,与天边的晚霞构成一幅宁静美丽的画卷。
(作者系武警福建总队南平支队吴双磊)
编审:张艳玲 王月博【责任编辑:谢露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1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