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他14岁投身革命
27岁血染东北
墓碑上的名字传颂了半个世纪
他就是童长荣
一颗过早陨落的星辰
书生投笔,从东京到白山松水的烈焰征程
1925年夏
童长荣一行20多人
漂洋过海,到达日本
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第一高等学校
祖国的危难灼烧着他的心
他密切注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
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
研究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8年5月
日本侵略者为与英美帝国主义
争夺在华权益
竟在中国济南城内
一次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
童长荣闻之
不禁悲愤满腔
21岁的童长荣领导青年学生们
抗议日军暴行
这场抗争最终让他身陷囹圄
同年秋
童长荣戴着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被释放出狱
踏上了回归祖国的旅途
当“九·一八”的炮声撕裂东北
他奉命前往东满(今延边地区)
担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
转战白山松水,东满抗日根据地的锻造
1931年11月
当童长荣前往东满(今延边地区)时
东北局势已经异常严峻
白山松水间
这位操着地道安徽口音又戴着眼镜的青年
拖着病弱之躯(严重的肺病)
在东北的严寒中跋涉
这位患有严重肺结核的南方书生
创造了奇迹
1932年领导“春荒斗争”
捣毁日伪“朝鲜人民会”
整编抗日武装
到1933年初
东满四县游击队已经增至400多人
成为东满贯彻执行我党的抗战路线
直接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争取和团结其他抗日队伍
保卫根据地
鼓舞群众抗日热情的有力保证
1932年4月
童长荣因劳累过度
气候不适应
肺病复发
他剧烈地喘息着
不时咳出鲜血
身体日渐消瘦
他自己知道这病治愈困难
但为了让同志们多少安心一些
他强颜欢笑
希望乐观的精神能缓解周围忧郁的气氛
其后的数月间
他的病情日趋恶化
经常大口咳血
局部经常出现麻痹症状
几度“濒临绝望”
他知道
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于是颤颤巍巍地手写了一封短信
请求满洲省委派人前来接替他的工作
而这一年
他才25岁
血色黎明,雪地里有他的最后誓言
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浴血战斗中
东满抗日力量日益壮大
1933年10月
东满抗日游击队的总人数
已经达到700余人
按照满洲省委指示
他开始作筹建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前身)的
准备工作
斗争形势日益严峻
他拖着久病的身体
带领部队转战大小汪清的密林之中
衣衫褴褛、忍饥受冻
转战途中
他见到汪清县委书记宋一的爱人
带着两个婴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便脱下自己的衣服并剪成两块
让宋一的爱人包裹孩子
他说:“你们的爸爸外号叫‘大布衫’,
你们就叫‘小布衫子’吧!”
1934年3月21日
天格外阴冷
北风路过陡峭的岩石发出刺耳的呼啸
他转移到十里坪的庙沟一带
而敌人也悄悄尾随
这时
一些战士因外出储粮
他身边只有几名战士
敌人嚎叫着扑来
一颗子弹击中了他
牺牲那年
他还不满27岁
他是不灭的星辰
童长荣的名字
或许不那样广为人知
但他的故事
是中华民族在黑暗岁月里不屈脊梁的缩影
当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回望
那27岁青春里的每一幕
都在叩击着我们的心灵
英雄从未走远
精神永续流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易书整理
图片来源 汪清县委宣传部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