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血色丰碑丨27岁的永恒丰碑!童长荣,白山松水间的未归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1 22:57: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血色丰碑丨27岁的永恒丰碑!童长荣,白山松水间的未归人

他14岁投身革命

27岁血染东北

墓碑上的名字传颂了半个世纪

他就是童长荣

一颗过早陨落的星辰

血色丰碑丨27岁的永恒丰碑!童长荣,白山松水间的未归人

书生投笔,从东京到白山松水的烈焰征程

1925年夏

童长荣一行20多人

漂洋过海,到达日本

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第一高等学校

祖国的危难灼烧着他的心

他密切注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

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

研究救国救民的道路

1928年5月

日本侵略者为与英美帝国主义

争夺在华权益

竟在中国济南城内

一次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

童长荣闻之

不禁悲愤满腔

21岁的童长荣领导青年学生们

抗议日军暴行

这场抗争最终让他身陷囹圄

同年秋

童长荣戴着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被释放出狱

踏上了回归祖国的旅途

当“九·一八”的炮声撕裂东北

他奉命前往东满(今延边地区)

担任中共东满特委书记

血色丰碑丨27岁的永恒丰碑!童长荣,白山松水间的未归人

转战白山松水,东满抗日根据地的锻造

1931年11月

当童长荣前往东满(今延边地区)时

东北局势已经异常严峻

白山松水间

这位操着地道安徽口音又戴着眼镜的青年

拖着病弱之躯(严重的肺病)

在东北的严寒中跋涉

这位患有严重肺结核的南方书生

创造了奇迹

1932年领导“春荒斗争”

捣毁日伪“朝鲜人民会”

整编抗日武装

到1933年初

东满四县游击队已经增至400多人

成为东满贯彻执行我党的抗战路线

直接打击日本帝国主义

争取和团结其他抗日队伍

保卫根据地

鼓舞群众抗日热情的有力保证

血色丰碑丨27岁的永恒丰碑!童长荣,白山松水间的未归人

1932年4月

童长荣因劳累过度

气候不适应

肺病复发

他剧烈地喘息着

不时咳出鲜血

身体日渐消瘦

他自己知道这病治愈困难

但为了让同志们多少安心一些

他强颜欢笑

希望乐观的精神能缓解周围忧郁的气氛

其后的数月间

他的病情日趋恶化

经常大口咳血

局部经常出现麻痹症状

几度“濒临绝望”

他知道

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于是颤颤巍巍地手写了一封短信

请求满洲省委派人前来接替他的工作

而这一年

他才25岁

血色丰碑丨27岁的永恒丰碑!童长荣,白山松水间的未归人

血色黎明,雪地里有他的最后誓言

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浴血战斗中

东满抗日力量日益壮大

1933年10月

东满抗日游击队的总人数

已经达到700余人

按照满洲省委指示

他开始作筹建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前身)的

准备工作

斗争形势日益严峻

他拖着久病的身体

带领部队转战大小汪清的密林之中

衣衫褴褛、忍饥受冻

转战途中

他见到汪清县委书记宋一的爱人

带着两个婴儿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便脱下自己的衣服并剪成两块

让宋一的爱人包裹孩子

他说:“你们的爸爸外号叫‘大布衫’,

你们就叫‘小布衫子’吧!”

1934年3月21日

天格外阴冷

北风路过陡峭的岩石发出刺耳的呼啸

他转移到十里坪的庙沟一带

而敌人也悄悄尾随

这时

一些战士因外出储粮

他身边只有几名战士

敌人嚎叫着扑来

一颗子弹击中了他

牺牲那年

他还不满27岁

血色丰碑丨27岁的永恒丰碑!童长荣,白山松水间的未归人

他是不灭的星辰

童长荣的名字

或许不那样广为人知

但他的故事

是中华民族在黑暗岁月里不屈脊梁的缩影

当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回望

那27岁青春里的每一幕

都在叩击着我们的心灵

英雄从未走远

精神永续流传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李易书整理

图片来源 汪清县委宣传部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河铭记丨童长荣:用热血在白山黑水间铸就抗日丰碑
...政部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他用热血铸就的精神丰碑,至今仍在白山黑水间闪耀光芒。童长荣照片(中共汪清县委党史研究室供图)少年立志:从江淮学子到救亡先锋1907年,童长荣出
2025-07-30 11:4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童长荣:热血染山河 铁骨筑丰碑
延边,是东北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汪清,是先烈们战斗和流血牺牲过的地方。在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曾经有这样一位青年人,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为东满的革命事业奉献了他的所有。他,就是童
2025-07-18 12:58:00
...读本,我们铜陵日报校园小记者还一起观看了抗日英雄童长荣事迹短片,其中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放学回家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抱着《血色初心》这本书,带着崇敬的心情,特意上网又仔细查了
2023-12-29 10:02:00
血色丰碑|金伯阳——白山黑水间的不灭火种
1933年11月15日三角龙湾的风雪格外刺骨26岁的金伯阳为掩护战友突围胸膛被日伪军的子弹洞穿鲜血染红身下的皑皑白雪白山黑水间一颗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而他的信念如同长明灯永不熄灭
2025-06-27 16:52:00
血色丰碑|徐光:白山松水中的抗日英雄
...…徐光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英名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他的革命功绩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追寻和平与正义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图片来源 中共吉林省委党史
2025-07-02 22:32:00
...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网开设《血色丰碑·和平永续》专栏,追忆英烈事迹,探访抗战遗址遗迹,阐释抗战精神的新时代内涵,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破晓时分,凛冽的
2025-06-12 16:15:00
...义深刻,让我受益匪浅。随后,我们又观看了纪录片《童长荣》。这部影片讲述了革命烈士童长荣的一生,讲述他如何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名革命烈士。看到童长荣烈士牺牲的画面,我的眼泪控制不
2023-12-29 10:03:00
血色丰碑丨他倒下的地方,被更名为“光华镇”
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一段忠魂往事正叩击着我们的心他31岁血染白山牺牲时妻子还怀着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他的儿女在54年后喊出的“爸”湿了所有人的眼睛血色的青春 从木匠学徒到
2025-06-23 10:20:00
国家一级演员宋长荣去世,以作品《红娘》闻名于世,最后登台画面曝光
12月16日,戏曲界传来悲痛噩耗,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不幸离世,终年87岁。据悉,宋长荣生前一度师从京剧泰斗荀慧生,对于大多数网友而言,荀慧生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当年的他曾
2022-12-16 22: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