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血色丰碑·和平永续】缅怀守望白山黑水的忠魂——杨靖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12 16:15:00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网开设《血色丰碑·和平永续》专栏,追忆英烈事迹,探访抗战遗址遗迹,阐释抗战精神的新时代内涵,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破晓时分,凛冽的雪光如银刀剖开长白山嶙峋的岩褶山脊。吉普车碾过林道参差冰棱的瞬间,仪表盘骤降的红针扎进零下40摄氏度的刻度线,柴油引擎发出的闷响像被冻僵的野兽在林间挣扎。望不到边的白桦林深处沉淀着特殊的历史刻度——八十年前,杨靖宇将军用驳壳枪在风雪山脊刻出的血色墨痕,八十年后的今天,我的军靴正踏碎同一片冻土上的晨霜。

松风照誓言,薄霜映英魂

曾记得,下连首日,我们被组织去参观东北抗日联军破晓英烈展厅。站在玻璃展柜前,我久久凝视,无法移开视线。展柜中陈列着一双褪色的靛蓝绑腿和磨损严重的乌拉草鞋。它们见证了历史,承载着无数英雄不屈的故事。泛黄的《满洲抗日实录》记录着,抗联交通员身穿这样的装束,勇敢地穿越残酷的日伪封锁线。吉林省博物院讲解员王小勇(化名)说:“穿这双草鞋的老兵,他们的脚趾都曾冻伤,但从未失去坚毅的斗志。”那一刻,我明白了,身上的制服不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一份无声的誓约——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八十年前的那个严冬,杨靖宇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中与日伪联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周旋。当年,伪满讨伐队将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团团围困,抗联战士毅然嚼碎最后一把炒黄豆,以坚毅的精神面对困境。在被俘前,敌人对这位传奇将军进行残忍的解剖,惊讶地发现他胃中只有未消化的棉絮和树皮,没有一粒粮食。今年的清明节,我和战友们再次来到靖宇殉国地。花岗岩碑座上凝结的一层薄霜,在晨光中朦胧闪烁,宛如当年英勇战士口中吐出的白雾。那一刻,在冰冷的气息中,长眠于此的英雄们似乎仍在无声地守护着他们未竟的理想,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火塘留余烬,勇敢承使命

推开东北抗日联军展厅的朱红木门,寒气裹挟着厚重温润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展柜中黢黑的火塘残灰呈波纹状凝固。讲解员说,这是当年密营战士熬过零下40摄氏度寒夜的唯一暖源。我凝视着那些在岁月中冷透的炭粒,仿佛看见雪原深处摇曳的篝火映照着疲惫而坚毅的面庞。隔着防寒手套触碰玻璃,指尖忽而生出一丝灼热——那分明是八十年未熄的火种,穿透时空引燃了新兵胸腔里沸腾的血。

当年,赵一曼带领工人义勇军曾沿着嘎呀河谷转移受伤战士;与此同时,周保中将军撰写的《游击战术手册》仍静静地安放在连部战备资料库铁皮柜的第三层,仿佛在默默守护着战争年代的智慧与勇气。半截生锈的钢笔斜插在弹壳焊成的笔架上,笔尖残留的墨渍凝结成冰晶。放大镜下的桦树皮信笺泛着毛边,将军用枪托压着纸面写下的军令已晕染成血色梅花。电子沙盘上每一个数字、每一道线条,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那些英勇的故事,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让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守护和平、追逐理想。

军魂凛千秋,吾辈赓血脉

褪色的蓝布棉袄静静躺在丝绒展垫上,补丁层叠如山脊,肘部磨白的裂口中仿佛仍能渗出当年的风雪。讲解员轻轻翻开衣领,褶皱里藏着一粒未洗净的高粱壳:“这是杨司令警卫员牺牲时穿的棉衣,他们为省布料给伤员,把棉絮都抽出来包扎伤口。”我的指尖悬停在展柜上方,作训服肩章忽然变得沉甸甸的。此刻才懂得,这代人迷彩服内填充的新雪丽棉,原是从先辈褴褛衣衫里抽出的精神丝絮续纺而成。这种跨越时空的交汇唤起了对那些隐秘且伟大历史的追忆,也提醒着我们肩负的责任,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不断奋斗。

前不久,我和战友在靖宇殉国地的悬崖边缘,意外发现了一株野山杏树。放羊的老汉说,每当有年轻人在此宣誓入伍,树干上就会系上一条褪色的红布条。山风中飘舞的这些布条,使得纪念碑愈发显得巍峨庄重,正如我们用数字化技术绘制的等高线,无法掩盖那些曾被草鞋一寸寸丈量过的深深沟壑。新兵们面对山谷喊出的呐喊声,与天际苍鹰翱翔的轨迹交织在一起,仿佛在悄无声息之间,续写着当年壮歌的余韵。这一刻,我们站立处,即是忠魂守望的新密营;我们前行时,便是精神接力的烽火传。

(作者:武警吉林总队机动支队姚天宝)

编审:张艳玲 王月博【责任编辑:谢露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2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血色丰碑|金伯阳——白山黑水间的不灭火种
...南满 英魂永存1933年7月金伯阳奉命奔赴磐石抗日前线他与杨靖宇并肩战斗整编武装、贯彻统战政策促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在“九·一八”两周年的烽火中诞生面对日寇残酷“讨伐
2025-06-27 16:52:00
血色丰碑丨抗日英烈孟杰民:年仅21岁的永恒丰碑
...曾率队攻入日军占领的磐石县城,声威大震。同年11月,杨靖宇正式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孟杰民任总队长兼第一大队队长。在此期间,孟杰民率队相继取得了黑石镇伏击战、
2025-06-26 11:09:00
血色丰碑|抗日名将李红光:杨靖宇麾下“女将军”神话
...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磐石组织游击队,九一八事变后,在杨靖宇巡视磐石期间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1933年杨靖宇任代理政委后,李红光任教导队政委,在其指导下迅速成
2025-07-26 13:44:00
血色丰碑丨“战术奇才”曹亚范与他的抗日战歌
...7月曹亚范被委任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指挥与杨靖宇将军并肩作战1938年除夕夜的孟家沟突袭是曹亚范军事智慧的神来之笔他率部队突袭孟家沟的“集团部落”仅用了短短十几分钟便
2025-06-22 08:59:00
血色丰碑丨棉袍枪眼下的家国大义
...刺破所有伪装他们用枪声与银元编织的暗码至今仍在白山黑水间传唱着忠魂的誓言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李易书 整理部分图片 张植塽 拍摄
2025-06-24 16:52: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初心、继前行!东北抗联遗址文物特展绽放京城展柜里,杨靖宇将军的口琴静卧其中,锈迹斑斑却依然能让人想见当年烽火连天中的片刻宁静。抗联战士缝补过的军服上,密密麻麻的针脚诉说着物资
2025-08-31 09:36:00
吉林学子同上一堂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思政大课
...客户端“云开讲”。本次思政大课由吉林省教育厅、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人民网联合主办。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教师刘诗文、崔凯主讲,课上,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教师分别带领大家诵读了两封红
2024-09-25 17:03:00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追寻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遗址
...,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斗争。白山黑水间,以杨靖宇、赵尚志等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家园,经历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熔铸的精神丰碑传承至今。白山黑水间的
2024-04-08 04: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