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适应劳动关系发展新形势 加强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23 02: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沈腾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1月23日 &nbsp第&nbsp12&nbsp版)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发展之本、人民幸福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高度重视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保护了劳动者权益。但随着新业态的大量出现,新型劳动关系也逐渐形成,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新的挑战。

一是新型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不足。新型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障存在申报手续复杂、个人缴纳费用高、最低缴费年限长、异地转移接续困难等。二是新型劳动关系市场发展不规范。法律规制不足、官方平台机制建设不健全等,导致部分“灵活就业”信息平台服务质量并无权威保障。三是劳动者司法维权难度较大。表现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仍然存在难点,超龄劳动者工伤保险纠纷案件处理复杂等方面。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就业形态多以平台经济为支撑,跨领域、多业态融合,法律关系复杂,劳动者权益保护在司法层面面临诸多新挑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健全完善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一是健全完善由党委、政府领导挂帅的劳动保障维权领导机构。二是建立由政府主导、工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劳资双方沟通谈判,协调解决劳动争议。三是建立责任清单体系,加大行政部门监察执法力度,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做好侵权预防工作。四是做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行政保护与劳动监察的结合工作。

二、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完善相关立法。一是将新型劳动关系调整纳入地方立法,增强北京市相关实施办法的可操作性。二是发挥律师队伍的专业优势,统筹政府部门、工会、行业协会等多主体力量发挥作用,实现以地方经验推动国家层面对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

三、形成执法合力加强新型劳动关系规制力度。一是规范市场管理。建立健全信息服务平台,整合不同平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资源;明晰各方主体责任,提高劳动监察和执法能力,以建立“黑名单”等引导行业自律。二是促进纠纷解决。统筹政府力量,发挥企业、乡镇(街道)、村(社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优势,健全新型劳动纠纷的ADR机制,推广互联网平台调解仲裁模式,加大对劳动争议调解的司法保护力度。三是做好纠纷预防。发挥多方力量、听取多方诉求、构建多方合作,形成处理新型劳动关系纠纷的预案,提升劳动者抗风险能力、分散企业用工风险,从源头减少纠纷数量。

四、完善相关司法制度降低劳动者维权难度。一是强化裁审衔接、统一裁审标准,探索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合作,实现仲裁过程与诉讼程序的“无缝式”衔接。二是适当调整诉讼费用,减少诉讼负担,合理配置司法资源。三是多途径明确审判规则,优化简化案件仲裁、审判流程,制定法律文书模板等。四是加强司法机关行政部门协作,推动社保缴纳等信息共享,强化司法审判证据支持,减少劳动者举证困难,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加大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增加平台的违法成本。

五、加大劳动争议类案件裁判的支持力度。综合利用专业人才、人工智能和数据支持,提高劳动纠纷案件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公平公正的司法和仲裁决策,降低纠纷的处理成本。一是加大法官、律师和劳动仲裁等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成立专门处理劳动纠纷的法院和仲裁机构。二是建立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利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来处理重复性工作,使专业人员更专注于复杂案件。三是建立数据收集系统,汇总各种劳动纠纷案件的数据,以便分析趋势、模式和关键问题。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3 0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有的新用工模式、新管理方式和新报酬形式也带来了诸如劳动关系认定难、休息休假保障难、社会保险落实难等一系列的权益保护难题。据2023年全国总工会最新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显示,“
2023-08-28 08:43:00
...确据实认定新就业形态法律关系原则和根据用工事实认定劳动关系的考量因素;推动平台企业制定注重遵守交通规则等社会秩序的算法规则,引导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养成遵守社会秩序的习惯;
2022-12-28 23:34:00
重庆东站:开展普法宣传援助服务活动
...友们,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只要有工作就有劳动关系吗?”近日,中铁建工集团重庆东站项目联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弘扬法治精神 共建重庆东站”普法活动。宣讲活动一
2024-05-14 10:57:00
泰安法院:妥善化解劳动纠纷,构建和谐健康的劳动关系
...动争议案件,妥善化解劳动纠纷,为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据统计,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0月
2023-11-08 11:28:00
...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展开讨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着劳动关系认定、工伤认定等多重风险,而多数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比较年轻,政府应针对此类人群进行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南京市政协委
2024-05-01 09:38:00
...构,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服务市场主体,更加充分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着力构建“一站式”受理及联调联处工作机制,聚焦难点问题服务农民工、劳务派遣、新就业形态劳动
2023-06-14 16:21:00
...要依靠实践不断尝试和总结。比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比较复杂,不同地区、行业、平台的管理模式不同,员工诉求的侧重点不同,不同形式的集体合同存在交叉,权益保护的标准也有差
2023-07-26 02:35:00
...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但是如何具体实施,对劳动关系的认定,保障的具体内容不够清晰明确,而更高级别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尚未纳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同时对于
2024-01-17 13:56:00
“工会+法院”保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
...农民工、困难职工等重点群体的合法权益,共同维护和谐劳动关系。“诉”“调”结合劳动者更有保障去年年底,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会签《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交流
2024-04-15 04: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