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
不但会种田更要慧种田
甘泉乡村振兴,数字先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如何实现农事要素数字化、农事主体在线化、农事活动智能化,形成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要素的农业产业发展创新体系,是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智慧农业开始变得触手可及。岐山县雍川镇杨柳村利用可视化的信息采集系统,将蔬菜大棚里的空气温度、土壤湿度、pH值、作物长势及虫情发展等信息集成后上传至云服务器,国内农业专家就能在线给出解决方案,蔬菜大棚会根据反馈信息自动完成放风、遮阳、补水、施肥、杀虫等一系列管护措施,将农民从传统农业耕种方式解脱出来的同时还提升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太白县绿蕾现代农业园实现了互联网远程控制水肥一体灌溉全覆盖、数字农业智慧化建设全覆盖,管理人员坐在家里就能通过手机App对园区蔬菜进行灌溉、施肥。大棚还会自我感知室内温度,自动升降帘子控制室温,被誉为太白县“最聪明”的蔬菜园。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会”种田到“慧”种田,农业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活力。
毫无疑问,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新型农业的必然途径。当前,农业生产主体以老年人居多,这是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的最大“鸿沟”。老年人观念保守,种田思维固化,接受前沿信息和新技术缓而慢。为此,各地应加强智慧农业示范点的建设。积极引入龙头企业或实力客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打造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智慧农业示范点,让传统农民通过“眼见为实”主动接受新鲜事物,激发自我变革的内生动力。同时,以点带面,逐级扩展,吸引更多新农人返乡创业,使观念新、思路活、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职业农民成为农业生产新的主体,引领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推进、快速度跃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5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