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从“肠”计议,守护“第二大脑”(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27 04: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岐黄学者魏玮:

从“肠”计议,守护“第二大脑”(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本报记者 卫 庶 王美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12月27日

第 09 版)

从“肠”计议,守护“第二大脑”(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魏玮(中)等项目完成人参加全市(北京市)科技大会时合影。

(采访对象供图)

从“肠”计议,守护“第二大脑”(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更多精彩

扫码观看

近日,一则获奖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由首届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消化)科主任魏玮主持完成的“常见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新治则及疗效评价方法”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新版《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发布以来,该项目是唯一获得此奖励一等奖的中医药临床类研究。

什么是“脑肠同调”?大脑与肠道之间存在怎样奇妙的关系?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魏玮。

胃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

一紧张就想拉肚子,生气时常感觉肠胃不舒服,吃美食时会感到心情愉悦,而饥饿时脾气变得暴躁……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其实,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器官,还是情绪的表达器官,它可以反映并影响我们的心情状态。”魏玮介绍,西医在情绪方面主要关注焦虑和抑郁两个维度,中医则将情绪分为“七情六欲五志”共18个维度。其中,“七情”分别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五脏与情绪紧密相连,适度表达情志有益身心健康,但过度则易伤身。

“《黄帝内经》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就是说,胃肠不舒服就会出现休息不好的表现;相反,休息不好也会导致胃肠不舒服。”魏玮表示,它实际上强调了消化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一理念与现代医学研究不谋而合。

国际上,1998年,“第二大脑”概念出现,胃肠道又被称为“腹脑”“肠脑”,即肠管和肠道神经系统、肠道微生物形成人体的“第二大脑”。2012年,“脑-肠-微生态轴”理念被提出,研究者认为脑肠间存在双向交互作用。2016年,国际功能性胃肠病的权威专家组织罗马委员会提出,脑肠互动异常是功能性胃肠病发病的共性病理机制。

“这个‘第二大脑’与我们的主脑——大脑之间有着复杂而密切的联系,形成了一个被称为‘肠脑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大脑和胃肠道能够相互传递信息,使得大脑能够影响胃肠道的功能,而胃肠道也会反过来影响大脑的功能,包括人们的情绪。”魏玮表示,对应到临床诊疗实践,治疗相关疾病不能只从单一的消化系统或者单一的中枢系统出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想办法两者兼顾、同时治疗。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消化系统疾病不仅诊断具有挑战性,疗效也欠佳,如胃食道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炎症性肠病等。魏玮介绍,对此,西医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而中医虽然有办法,但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换言之,中医治疗疗效的指标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于是,魏玮带领团队在传承中医药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结合“脑-肠-微生态轴”科学内涵,提出了“脑肠同调”的治疗理念,它强调通过调节肠道健康来改善大脑功能,反之亦然。

“脑为神明之枢,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即中枢神经系统,是主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肠为脾胃及大小肠,统指消化道;调,指让机体达到‘和合’的和谐状态,包括内服、外治、心理疗法、运动疗法等。”魏玮介绍,“脑肠同调”主要体现在中枢对情感、认知等的调节以及借助脑-胃-肠轴对消化系统的调节。

“肠病要治脑,脑病要治肠”

为了验证“脑肠同调”这一理念的有效性,魏玮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证实,中药能够同时作用于中枢和消化系统,发挥治疗作用,脑肠同调可以实现脑病治肠、肠病治脑,具体治法包括辛开苦降调枢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温肾健脾调枢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调枢启神法。

“消化系统疾病难治之处就在于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是跨器官、跨脏腑类的疾病。我们提出‘脑肠同调’,就是同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我们有自己原创的手段、方法、实验数据和临床试验等。”魏玮表示,中医的“脑肠同调”思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从循证医学角度探究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密切关系,也得到了临床验证,它是东西方医学交融互鉴的结果,也为消化系统疾病的多维度诊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2022年9月,以“基于多学科视角的‘脑-肠-微生态’前沿与技术”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33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据介绍,香山科学会议是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高级别的闭门研讨会,来自国内20余家单位的多学科、多部门的4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魏玮被聘请担任此次会议的执行主席,他在报告中表示,“脑-肠-微生态轴”关键环节在中医药疗效机制中的作用是未来“脑肠同调”理论与实践的重点研究内容,也是中医药在胃肠病领域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以此次“常见功能性胃肠病‘脑肠同调’新治则及疗效评价方法”项目为例,团队首次基于“概念-领域-方面-条目”四级结构,创制了中西医诊疗评价量表体系;建立了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医生报告的症状量化推荐表单,完整构建了功能性胃肠病医生、患者报告结局复合评价体系。临床研究显示,该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这个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对我们团队工作的认可,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魏玮表示,团队目前还在做进一步的探索性工作,比如提出“脑病要治肠”,癫痫、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健忘症、孤独症等,都可以通过治疗肠道获益。当前,他们正在和国内顶尖研究团队合作,以这种思路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已经有见效的患者。

“目前针对胃肠疾病,我们有两大研究重点。”魏玮介绍,一是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药在治疗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这类疾病发病机制复杂,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如果只从胃肠系统来治疗,效果有限。中医主张采取个性化治疗,整体调节,通过多靶点发挥作用,团队目前正在做研究,希望把其中的机制讲清楚、说明白。二是重大疑难疾病,例如在消化道肿瘤防治方面,团队通过中医药的研究,初步证实中医药在防止胃癌从萎缩到肠化阶段发展中的有效性。目前,团队正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在胃癌防治中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要做好“加减乘除”

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胃肠内窥镜及磁控胶囊内镜等技术、设备的出现和应用,不断为人类打开认识消化系统疾病的窗口。

“中西医两种医学是从不同的维度去研究患者的同一个疾病,各有优缺点。”魏玮介绍,西医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以“还原论”为主要方法,借助于现代科学仪器的发明,从器官、组织一直认识到细胞、基因等,西医重视检测指标,注重疾病的病因和结果,但有时难以全面还原到人体整体;而中医讲究“系统论”,擅长从整体看疾病,但存在不确定性、随机性,有时重复性较差。

本科学中医,硕士学西医,博士又回到中医,这是魏玮从医之路的轨迹。在他看来,中医和西医是两门不同的技术,但都是为了治病救人,医生最好都精通。

“临床医生看病,既要有还原论思想,更要具备系统论思想。”魏玮说,在临床中,他的诊疗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必须明确西医和中医的诊断,只有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才会给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然后该做内镜的做内镜,该用西药的用西药,该手术的手术,该中医调理的中医调理,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和西医应该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而不是对立排斥。如今,这两种医学已到达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汇点,尤其对于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是一个绝佳的融合方式。”魏玮强调,每种医学都有其长处和短处,中西医结合是基于不同团队长期合作的成果,并非简单的“拉郎配”,也不是攀高枝,没必要争论孰强孰弱,而应以患者利益为核心,将中医和西医的优势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魏玮看来,中西医结合的难点在于如何将两种医学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西医有西医的优势,例如精确的诊断和手术技术;中医也有中医的特点,比如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但要将两者结合起来,需要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例如,我们团队正在做的大肠息肉防治研究,就是结合中西医的优势来进行的。”魏玮介绍,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重要前兆,90%的大肠癌来源于大肠息肉。西医通常通过肠镜切除息肉来预防大肠癌,但息肉容易复发,这让患者和医生都陷入焦虑。这时,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正在通过中药调理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探索防止息肉复发的有效方法,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靶点。”

“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中,我们要做好‘加减乘除’的工作。”魏玮解释,所谓加法,就是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要最大限度地增强患者的获得感;减法,是要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就医痛苦、降低医疗费用;乘法,是要最大限度地扩大中西医结合的效果;除法,则是要找到中医和西医这两种不同学科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药治病机理难寻?微生物组或是关键钥匙
编者按:中医与中国京剧、中国画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中医历史悠久,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并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宝贵且丰富的用药经验。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华民族
2023-08-30 14:21:00
东城中医医院骨伤科专家赵勇主任:趴着午睡当心脊椎变形
...下午出诊),主任医师,从事骨伤科临床工作40年,师从中国著名骨科专家、中西医结合骨折疗法创始人尚天裕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享受国
2024-06-26 11:53:00
“昨晚失眠”上热搜 中医教你三招好入眠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视觉中国供图□通讯员 杨璞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蒋晓春热闹的春节假期过后,“昨晚失眠”的词条就冲上了热搜第一。甚至有网友调侃:“这玩意儿怎么还能全国统一呢
2024-02-20 01:42:00
止泻更要消肠炎,中西医整合治疗急慢性腹泻
...健康客户端2024年世界肠道健康日特别策划直播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表示,“可能腹泻止住了,但肠道炎症依然存在。如果忽视了,可能会隐藏腹泻背后更关键的健康
2024-05-31 20:19:00
中西医结合:探索卒中后抑郁治疗的新路径
...产生负面影响。(二)发病机制1、神经生物学机制卒中导致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如 5 - 羟色胺(5 - HT)、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水平下降,这些神经递质在情绪调节中起
2024-09-21 15:26:00
【名医预告】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专家江学良来泰安市中医医院坐诊 即日起可以预约
...题等项目,获军队及省部级成果奖励。获得荣誉:山东省健康管理先进个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擅长胃肠病、肝病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镜治疗、痔疮内镜下治疗、返流性食管炎
2023-12-09 17:38:00
直播预告:中西医并重防治结直肠癌
...局办公室联合推出的“千名医师讲中医”系列直播将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诊疗部主任杨宇飞做客直播间,为大家讲解结直肠癌的防治方法。专家介绍:杨宇飞,中国中医科学院肿瘤学科
2023-08-08 18:01:00
消化系统健康的守护者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消化系统健康的守护者——记江西省中医院消化一科葛来安专家团队近年来,江西省中医院消化内科始终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深耕学科建设,提高诊疗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支
2023-12-19 02:06:00
探索脑肠同调防治重大疑难疾病机制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魏玮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重大疾病是指医治花费巨大,具有较高致死率或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工作、生活的疾病。疑难疾病指病因复杂未明、诊断难以统一
2024-02-29 10:0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不仅能辅助控制血压,还能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研究
2025-11-08 05:24:00
腋下悄然冒出无痛肿块?神经鞘瘤或是罪魁祸首
鲁网11月7日讯家住宁阳县的胡先生今年59岁,10余年前,胡先生无意间发现自己左侧腋窝下有一鸡蛋大小的大疙瘩,按压有痛感
2025-11-07 11:04:00
首创躺瘦黑科技,TimeShop肠倍轻登陆2025进博会,引领千亿赛道新风尚
11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再次成为世界焦点。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盛大开幕,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一场为期六天的全球商业盛宴
2025-11-07 12:14:00
专注妇婴健康,南昌华儿山医院以匠心守护生命起点
在医疗健康领域,妇产专科承载着关乎生命起源与家庭幸福的重量。位于赣江之滨的南昌华儿山医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医疗、预防
2025-11-07 12:17: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精医重德,守护患者健康
在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任英杰主任凭借数十年临床经验,致力于帮助各类癫痫患者改善病情、重获健康。癫痫发作表现多样,从短暂意识丧失到肢体抽搐不等
2025-11-07 12:19:00
打造外科手术器械领军企业 华安众辉与邦尼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7日上午,南昌华安众辉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邦尼医疗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常州举办,标志着双方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
2025-11-07 13:28:00
今日立冬,养生要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季节。此时养生,应顺应自然,以“敛阴护阳”为根本。立冬后应早睡晚起
2025-11-07 14:11:00
立冬后养生,记住这个字→
大河网讯 “冬三月,此谓闭藏。”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养生调理也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做好一个“藏”字,为来年“春生”积蓄能量
2025-11-07 15:13:00
黑龙江心空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深耕心灵守护,铸就行业标杆
近年来,心理健康服务需求持续攀升,黑龙江心空间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空间咨询”)凭借多年深耕细作,以专业实力、良好口碑和人性化服务
2025-11-07 16:30:00
温故与创新:于建华医生《基于医美临床的面部解剖学》出版
当第一支透明质酸注射剂进入人类真皮层的那一刻起,现代医疗美容便开启了科学与艺术交织的奇幻旅程。在这个追求美学极致的领域
2025-11-07 16:31:00
融“产医研”之智,耀皮肤健康之美 欧莱雅中国与华山医院在进博会宣布成立“医研共创皮肤科学实验室”
2025年11月6日,上海——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欧莱雅中国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下简称“华山医院”)正式联合成立“华山医院X欧莱雅中国 医研共创皮肤科学实验室”
2025-11-07 16:32:00
黑龙江安馨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专业铸实力,以温情护心灵
伴随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心理咨询行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黑龙江省心理咨询服务领域,黑龙江安馨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馨心理”)依托其行业领先的服务架构
2025-11-07 16:34:00
谷医扁鹊大风丸助力老年人缓解腰腿肩颈疼痛
在我国庞大的中老年人群,乃至部分长期伏案工作或运动损伤的年轻群体中,腰腿疼痛、四肢麻木、筋骨酸重等问题普遍存在。面对这些常见的筋骨不适
2025-11-07 16:34:00
用爱点亮心理健康!黑龙江优眠心理咨询:用专业与温度守护心灵之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作为黑龙江省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新生力量,黑龙江优眠心理咨询(以下简称“优眠心理”)自成立以来
2025-11-07 17:06:00
夏廷毅教授开启科普大讲堂:推行肿瘤治疗模式的重大变革
10月29日,夏廷毅教授携“肿瘤防治的关键与放射外科新论述”,奔赴重庆武隆职业教育中心,开启科普讲座。400多双眼睛聚焦讲台
2025-11-07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