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吴茜:田间“码农”,“赛博”种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6-10 07:06:00 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

人物档案:吴茜,博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助理、表型与视觉诊断协作组组长,副研究员。

6月3日下午3时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内,一个4.5米高、8米宽的“龙门架”正在小麦试验田中缓缓移动,根据科研人员输入的指令,有序拍摄田间的麦子。

“眼下麦子要收了,我们得抓紧采集这片试验田的数据,为品种选育做支撑。”吴茜守在作物表型云平台前手指轻点,“龙门架”走过的地方,麦子穗数、穗粒数等信息随即呈现在屏幕上,“看,数据采集出来了。以前科研人员不仅得下田观察记录麦子长势,还得挨个数穗数、穗粒数,现在‘一拍即知’。”

“龙门架”学名叫大田作物高通量表型数字化采集平台,路轨两用,多视角成像,能覆盖田间任何一个点位,也能切换到不同田块作业,其核心是作物表型智能识别系统。

所谓表型,是指植物的“高矮胖瘦”等体态特征和营养品质等生理特性。吴茜的工作,就是研发作物表型高效精准获取技术,为农机装备提供表型智能识别算法和模型支持,让这些“钢铁身躯”具备“眼睛”和部分“大脑”功能,能够看得清、测得准、算得快。

在农业科研中,观察、了解作物生长情况是基础工作,只有掌握丰富、可靠的表型数据,育种专家才能快速找出所需的育种材料,而高通量表型获取技术的研发,为作物遗传改良与精准育种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最初我的研究方向是根系三维建模,主要模拟土壤和根系水肥交互。一次与育种专家聊天时,了解到他们长期面临作物性状数据获取难、效率低的问题,使我突然意识到,与其深耕理论模拟,不如将算法模型转化为面向作物表型的高效分析工具,为破解育种瓶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实际解决方案。”吴茜说。

新课题的确立,让吴茜和同事们兴奋异常,立即投入研究。可农作物表型“千姿百态”,田间环境又特别复杂,要编写算法实现作物表型性状精准提取并不容易。

数据采样、平台搭建、模拟演算、程序调试……吴茜和同事们每月有一半时间都扎根在试验田里,在不同时段、光照条件下,使用专业设备采集作物的多视角图像,构建原始数据库;再回到办公室,守在电脑前,对海量图像进行处理并构建AI算法,将植株高低、叶片颜色等肉眼可见的农学特征,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参数。

“有些表型信息看起来相似,却指向不同的病害,需要不断优化算法、改进模型,提高识别准确率。田里光照不均也会严重影响图像质量,需要进行图像预处理,通过‘自动修图’让画面更清晰均匀。此外,针对田间环境复杂、遮挡严重等问题,需要借助注意力驱动机制,提升算法自主聚焦和放大相关特征的能力,相当于大家拍照要自动对焦一样。”提起曾经的“槛”,吴茜有种“千帆过尽”的坦然和从容。

在她看来,农业是与全球人类生计最为相关的产业,智慧农业的研究绝不应该是小模型里的一次理想实验,“如果识别不够准确,还不如不识别。”

据了解,省农科院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已搜集到物联网数据存量超20亿条,表型图片80多万张,设备历史操作次数20万次以上,每月新增数据8000多万条,成功积累了小麦、水稻、番茄、草莓等的大量表型数据,可对其进行全生育期表型监测,多种表型智能检测算法已集成至作物表型云平台,且准确率达90%以上。

种植番茄的“智慧温室”就在小麦试验田隔壁。当天午后气温直逼30℃,记者经过风淋系统进入温室后立即感受到一阵凉爽。“风淋可以吹去身上的灰尘病菌,避免不同温室之间作物交叉感染。”一同进入的吴茜说。在她身后,一台巡检机器人正在绿油油的藤蔓间“行走”。

“巡检机器人搭载了多种环境和视觉传感器。以视觉传感器为例,它们会记录下经过地方的番茄生长状态,提取长势数据并传给‘智小农’平台,通过平台部署的智能决策算法进行综合判断,以此精准执行水肥和环境调控;如果发现有传染性比较严重的病虫害,就可以提前发现并预警;也可以综合判断果实产量,为农场主或企业接下来的订单预订提供参考。”吴茜说。

吴茜所在的省农科院智慧农业创新团队成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大部分是跨界而来的信息技术人员,他们研发的设施果蔬智能生产与精准服务技术模式落地应用面积超5万平方米,相关数据已形成3个数据产品,正式在省数据交易所上架。

“如今我们个个又会写代码又能种田,是真正的‘码农’了。”吴茜笑称,她和“赛博农夫”同事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智慧养殖螃蟹”,继续用AI赋能农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亚:分类管理分时使用南繁基地 打造智慧农业应用新场景
...据清晰显示在屏幕上。这是三亚南繁育种基地无人机遥感田间育种表型观测系统工作时的场景,也是三亚打造智慧农业应用新场景的缩影。为科学管理和使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用地,三亚对国
2023-08-24 21:25:00
三亚崖州区棉花育种基地:AI赋能 让育种焕发新活力
...执行首席张建华带领团队成员,有的带着电脑,有的操控田间作物表型智能获取机器人,在棉田里穿梭作业。“这台配备6个摄像头的智能设备,能多角度、精准地捕捉棉花的株高、茎粗、病害等关
2025-03-03 20:36:00
从“会育种”到“慧育种”:数字化赋能中国培育农作物良种
...日电(记者罗江、陈凯姿、程潇)自动化分子育种平台、田间表型信息采集机器人……17日开幕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上,一系列智慧育种新设备和农作物新品种一同亮相,数字化
2024-03-20 14:42:00
新成果“慧”农更惠农 “产业版”植物表型物联网在三亚发布
...者 符彩云 摄据了解,“产业版”具备9波段光谱,可以在田间和大棚里实现分钟尺度连续测量,深入挖掘作物冠层生理和病虫害信息,同步测量的温度、湿度、气压和光强,上传到“耘谱”物联
2024-03-19 22:32:00
...4—6倍,绝对空间位置精度优于3厘米。这一技术可以实现田间作物茎叶分布、植株高度等作物精细三维表型解析,为作物育种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最后,该传感器还实现了无人机等移动
2024-01-15 01:45:00
...。目前,团队以草智能育种科技与装备为切入点,在牧草田间高通量智能表型获取等方面展开探索,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研发出具有自主产权的草表型组装备,发布了苜蓿田间表型智能监测地方技
2025-03-25 15:16:00
育出好种子 培优好产业
...中沿轨道灵活行进,是我国目前最专业、技术含量最高的田间“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它的“身体”里搭载着激光雷达、高光谱相机、深度相机等10余种监测仪器,传感器精度达95%,能够提
2024-01-05 07:27:00
比传统统计模型缩短290倍!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作物智慧育种新算法
...三亚繁育的玉米新品种。记者 利声富 摄据了解,作物的田间表型是由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共同决定的。实际育种过程中,准确预测作物表型对于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至关
2025-03-10 13:57:00
粒粒良种 季季接续
...高温,忙着下田记录表型。抢抓时间记录表型,是为了在田间上万个植株中,选择最需要的那一株。植株高矮、茎秆粗细、节间长短、产量高低……从一株苗开始,科研人员就要记录、分析每一个表
2024-05-29 05: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集护眼、通透、高刷新率于一体的天马 “天工屏”;“全球最窄四等边设计”的手机屏幕……今年以来
2025-10-10 08:28:00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观察:全球智慧赋能未来智造
全球智慧赋能未来智造——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观察9月20日,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主会场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2025-10-10 08:40:00
工信部日前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太原福莱瑞达物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是国家落实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核心公共服务载体
2025-10-10 08:42:00
10月9日,从太原第二热电厂获悉,为全力保障太原市冬季供热安全稳定,持续提升供热服务质效,太原二热秉持“早谋划、早部署
2025-10-10 08:4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山东移动威海乳山分公司移动社区营销团队实现品牌口碑与业务发展的双赢
2025-10-10 11:07:00
优优绿能(301590)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直流充电桩模块领军企业之一,2024年在国内充电模块市占率达16%,位居行业第二
2025-10-10 23:06:00
恒润达生信披“迷雾”:“消失”的研发总监与首席科学家?
除研发核心人员离职或在外创办同行业企业外,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润达生”)招股书对研发团队人员信披的真实性
2025-10-10 23:06:00
互联网贷款普及后,不少初次接触的用户常因平台选择难、流程不熟悉犯愁。其实只要按步骤操作执行,安全又高效,下面由榕易有钱为大家梳理了几项关键步骤
2025-10-10 11:34:00
从志愿翻译到时装新星 河南姑娘在非洲书写青春与梦想
大河网讯 非洲大陆,机遇与挑战并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这里扎根创业,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的何方方便是其中之一
2025-10-10 12:11:00
姜杰秀:心中有梦,创业有方,用执着与努力让喜龙果出海
鲁网10月10日讯“我父亲就是做农副产品加工的,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我对农副产品加工就有别样的情愫。于是,我就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了梦想
2025-10-10 13:56: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市说新语”微信号10日消息,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助老扶幼
2025-10-10 14:06:00
解锁工业自动化密码,威图与易盼2025IAS硬核破圈瞬间
"新质驱动、高端引领、数智赋能"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聚焦新工业新经济,旨在拉开加快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的帷幕
2025-10-10 14:59:00
圆满收官 | 威图RiLineX全新一代配电平台正式发布
制造业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要求日益提升,这意味着制造业将面临集人力、技术、时间和成本全面优化的巨大挑战。配电系统作为工业场景下能源传输的载体
2025-10-10 14:59:00
河北日报讯(许君强、李晴宇)9月24日,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辛集分会场活动在辛集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启动。此次分会场以“跨界融合·创新设计”为主题
2025-10-10 15:23: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题: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抢着把“国宝”贴冰箱上作者 周慎 中国科大先研院人工智能文旅融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十一黄金周刚过
2025-10-10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