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二战期间,巴甫洛夫大楼的命运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9 14: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如果不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巴甫洛夫大楼的命运,可能和苏联其它的工厂宿舍楼没什么两样,仍然为工人提供住宿。然后在几十年后城市扩容或更新时,被拆除重新盖更大更新的高楼。

但是,随着苏德战争爆发,德国人向斯大林格勒发起进攻,这幢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命运随之改变。而与之同时改变命运的,还有坚守此座大楼58天包括中士巴甫洛夫在内的23名苏军士兵。

当时,德国人对斯大林格勒狂轰滥炸,整座城市几乎沦为废墟,可这座大楼不仅顶住了德军飞机的狂轰滥炸矗立不倒,而且在此后的巷战中,成为苏军绝佳的防守制高点。在它的掩护下,23名苏军面对德军的进攻,坚守长达58天,不仅成功阻击了德军,还保证了大楼后不远处伏尔河加边的军需物资港口的正常运转,为随后的大反攻提供了物资保证。

我们知道二战之初,号称拥有世界最强陆军的法国,面对德军的闪击,仅仅抵抗了42天即宣布投降。为何巴甫洛夫大楼里的23名苏军,面对数十倍德军的攻击,却能坚守到最后,直到德军被赶出这个区域呢?

二战期间,巴甫洛夫大楼的命运如何?

(巴甫洛夫大楼纪念馆)

一、结构坚固的大楼。

为了在巷战中减少损失,德军在进入斯大林格勒前,曾经对城市进行了惨烈的大轰炸。当时巴甫洛夫大楼所在的马耶夫岗地区,几乎所有高大建筑都在轰炸中倒塌,只有它屹立不倒,成为伏尔加河畔上,最后的防御制高点。

加上它又处于攻防的十字路口,在这里,无论是向西、向南、向北都有开阔的视野,俯瞰一月九日广场。方圆一公里内的敌我形势,几乎一目了然。

更为要命的是,在它的东面数百米,就是伏尔加河上苏军仅剩的一个由东岸向西岸运送补给的码头,承载着斯大林格勒城内苏军的补给。如果大楼落于德军之手,这里不仅会成为重要的炮火指引观察点,对苏军造成致命打击,伏尔加河补给码头以及对岸的后勤物资基地,都将遭到德军炮火的攻击。一旦失去补给,已经失守近八成地盘的苏军将不战自乱。可见巴甫洛夫大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战期间,巴甫洛夫大楼的命运如何?

(二战中的德军)

二、失而复得的据点。

事实上在双方最初的攻防中,德军曾一度占领了巴甫洛夫大楼,只是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防守比较松懈,大约仅有一个班的兵力。

1942年9月26日,近卫兵42团团长叶林上校,命令3营营长茹可夫大尉,夺回巴甫洛夫大楼。

当天夜里,巴甫洛夫中士和列兵亚历山德洛夫、格卢先科、切尔诺戈洛夫率先攻占了大楼。至于为什么他能担负起指挥任务,是因为这个排的排长和其他士兵,在争夺据点的战斗中阵亡了。

在勘察地形时巴甫洛夫发现,这座楼的地下室里,还有几十名躲避战火的平民。这些人发现自己的士兵后非常高兴,不仅帮着挖壕沟,而且还加入到防守队伍中作战。

很快,增援力量就来了。看得出苏军对于这个据点相当重视,派来了阿法纳西耶夫中尉的机枪排,他们总共七人,带来了一挺重机枪和大量弹药。还有索布加伊达上士和6名反坦克枪手组成的反坦克班。没过两天,切尔努申科少尉也带着2门迫击炮和5名炮手赶了过来。

这支守备力量相当强大,他们由苏联的多个民族组合而成,其中俄罗斯人11人,乌克兰人6人,余下6人分别为格鲁吉亚、哈萨克、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鞑靼及犹太人。不同的民族,共同的爱国热情,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战期间,巴甫洛夫大楼的命运如何?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剧照)

三、军民协作的坚守。

随着增援力量的到来,巴甫洛夫大楼的苏军人数已经达到一个加强排,不仅拥有重机枪和迫击炮,还能对德军的坦克进行攻击,火力相当强大。

他们迅速对大楼加强防御,在墙的四周凿出射击孔,楼板打通上下房间方便通行。迫击炮被装置在天花板上,四周埋设地雷,数米深的壕沟围绕整个防区,十字路口处密布铁丝网与路障,同时在最高层还设置了炮兵观测点,利用视野优势呼叫炮火打击德军。

此外,地下室的平民全员上阵,通过开挖地道,把巴甫洛夫大楼和其它周边建筑物联为一体,形成掎角之势相互照应,这样人员和物资流动,就不需要在地面上进行,从而减少伤亡。

在长达五十余天的时间里,除了防守战斗,士兵们还能轮流下到地下室,下跳棋、听留声机,阅读或是举办组织活动。

可以说,这个地下室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个地下室提供物资保障,缓冲士兵情绪,巴甫洛夫大楼很难坚持这么长时间。

德军试图夺回大楼,但是他们的炮火仍然没能将这座坚固的建筑摧毁。况且他们也认识到这座建筑的重要性,只想将它夺回来,以用坦克掩护步兵发起一次次进攻,但都被火力强大的苏军击退了。

在经历58天的战斗和坚守后,由于始终拿不下这个据点,没法切断苏军补给,自身供给不足的德军最终溃败,苏德战争形势就此扭转。

同时,虽然此间防守大楼的指挥官几度变换,但是战后,这里仍然以第一个夺回大楼的巴甫洛夫中士的名字来命名。

如今,巴甫洛夫大楼仍然保持它当年的样子,耸立在伏尔加河边,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纪念馆一道,成为俄罗斯人对于二战最真实的记忆。

(参考资料:《二战战史》《巴甫洛夫大楼》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9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德战役中,为什么科涅夫被称为永不退后的将军?
...里宁方面军表现出色,成功击溃了德军的攻势。然而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斯大林又以科涅夫没有能牵制住德军为理由,将他调为了草原军区,也就是预备军的司令。到1942年,朱可夫和瓦
2023-08-15 06:02:00
苏联元帅扬言自己能歼灭德国名将古德里安,结果被打成光杆司令
...,就被送上军事法庭了。伤愈后,叶廖缅科被降职,直到斯大林格勒战役,他才有出色的表现。不过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叶廖缅科与朱可夫交恶,两人的关系很差。在苏联的众多将领中,叶廖缅科
2023-08-28 16:08:00
持续关注|针对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地震海啸事件 自然资源部启动海洋灾害二级应急响应
...官索洛多夫在社交媒体上说,地震造成首府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一所幼儿园墙壁坍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救援人员已抵达现场。塔斯社援引堪察加边疆区卫生部门消息报道说,地震发生后
2025-07-30 18:14:00
双方在科波尔湾交战,为了攻下彼得格勒,白卫军策划红山炮台叛乱
...别公察-科特拉一线进攻。就在同一天,战列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用自己的12门305毫米主炮对正在科波尔湾用炮火支援尤登尼奇白卫军的英国舰队猛烈开火。根据红海军的记录,在距
2024-12-23 03:30:00
苏德战争中,巴甫洛夫为何被处死?
...敌叛国”的罪名,处死了4名苏联将军。他们分别是大将巴甫洛夫、少将克里莫夫斯基赫、少将格里果里雅夫和少将科罗布科夫。斯大林的手段不可谓不狠辣,尤其是大将巴甫洛夫,他可是与朱可夫
2023-08-19 06:51:00
...人民日报我国科学家发现“时间一致性”调节新机制揭开巴甫洛夫留下的百年之谜(新知)为获得尽可能多的生存、繁衍机会,动物进化出了关联学习记忆的能力:将中性的条件刺激(CS)与惩罚
2023-02-13 05:37:00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俄罗斯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附近海域北京时间18日3时10分发生7.4级地震。
2024-08-19 15:10:00
俄最新破冰船“叶夫帕季·科洛夫拉特”号列装太平洋舰队
...日在堪察加半岛举行。消息称:“今日,在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举行了最新的破冰船‘叶夫帕季·科洛夫拉特’号海军旗升旗以及列装俄罗斯海军部队的隆重仪式。”“叶夫帕季·科洛夫拉
2024-07-27 09:35:00
爸妈 求求你们别再玩手机了!
...中红点、通知和提示音对我们手机依赖的影响,可以参考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这是俄罗斯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在 1900 年代进行的一项研究,用以
2024-10-09 08: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