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爸妈 求求你们别再玩手机了!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0-09 08:10:00 来源:浅语科技

老年人手机上瘾,特别是沉迷短视频,已经成了一部分家庭的痛点。更有很多有娃家庭,家庭矛盾之一就是老人沉迷短视频,结果孙辈的也受到影响天天抱着手机看……

笔者作为一个曾在短视频平台工作过的小小“业内人士”,也经常被朋友们咨询,有没有合理有效控制爸妈手机上瘾的方法呢?

还真有,不过在正式开始介绍这些方法之前,笔者要特别说明,有研究表明,对老年人来说,适度使用数字产品(包括短视频平台),对身心健康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咱们需要干预的是那些过于沉迷,以至于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接下来咱们就聊聊如何帮老年人摆脱对短视频的沉迷。

方法一:关通知

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 APP 图标上有个红点(或者是红点套数字)就浑身不舒服,点了才能安心,这对老年人来说也一样。

为了理解手机应用中红点、通知和提示音对我们手机依赖的影响,可以参考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这是俄罗斯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在 1900 年代进行的一项研究,用以探讨动物和人类的学习与条件反射机制。

巴甫洛夫原本研究的是狗的消化系统,但他注意到狗在看到食物之前,听到助手的脚步声时就开始分泌唾液。他设计了实验,每次喂食前摇铃,狗逐渐学会了将铃声与食物联系起来。最终,即使没有食物,只要听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就是条件反射——狗将铃声与即将到来的食物关联起来。

现在想一想,手机里的提示音和红点是否像是巴甫洛夫实验中的铃声?我们可能都不需要点击详细查看,但仅看到通知就下意识地感到好奇,甚至焦虑。

事实上,手机 App 的通知设计与巴甫洛夫的实验原理非常相似。它们通过提示音和视觉标记,让用户形成习惯性反应,进而增加使用时长。每当收到通知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带来愉悦或满足感,这种奖赏机制促使我们继续点击、打开和参与。例如,收到点赞或评论通知时,我们会感到被认可,这强化了对通知的反应。

这就像巴甫洛夫的狗期待食物一样,我们的大脑也在期待社交反馈或新鲜信息带来的满足感。你有没有觉得,有时候不知不觉中就被这些通知“牵着走”了?

老年人很多时候,弄不清楚手机里的各种系统设置、功能设置,所以是时候帮爸妈把手机里不重要的干扰信息尽量屏蔽掉,尤其是关掉声音哦。

方法二:关推荐

大多数人刷短视频停不下来,跟算法的精准猜测和推荐息息相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国务院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所以,现在国内的包含推荐算法信息流的主流 App,绝大部分上线了“关闭个性化推荐”功能。

爸妈 求求你们别再玩手机了!

只不过这个选项的入口,通常都在菜单深处,不太好找,咱们爸妈一般都不知道。所以,这里我们悄悄说,实在不行,你就帮爸妈把短视频的“个性化推荐”关掉,保管在使用时长的减少效果上立竿见影,让人不知不觉就把手机放下。我给你指个路,一般是在“设置——个人信息管理——个性化内容推荐” 这个三级菜单里,多找找,肯定有。

但是,这个方法是一时之计,因为每隔段时间,App 可能弹出提醒,询问用户是否开启个性化推荐。好在这个方法对于短时间脱敏,逐步降低短视频依赖,还是有很大帮助的。(笔者亲测有效,要不你也试试)

方法三:限时间

手机系统设置,以及短视频 App 的设置里,都有控制软件使用时间的功能。

比如某短视频里,我这样设置,每隔半小时提醒一次使用时间,每天使用总时间超过两小时后不能再使用了。这里的时长,你可以根据习惯进行个性化调整。

爸妈 求求你们别再玩手机了!

设置入口呢,以某常见短视频 APP 为例,在“更多功能——使用管理助手——时间管理”的三级菜单页面。

如果爸妈平时刷短视频实在太流连忘返了,每日花费数小时,咱如果一次性控制降低到最低值,肯定很难戒断,而且说不定还会引起爸妈的情绪反弹——准备面对疾风暴雨吧,轻则摔手机,重则面临“不孝”的罪名。

所以,咱们设定一个神不知鬼不觉的“梯度减少”计划,比如每隔三天,把使用时长限制减少 15 分钟,这样使用者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也不会由于习惯突然中断而引发焦虑等负面情绪。

方法四:靠孙辈

社会研究还表明,很多老年人由于担心他们的上网行为会对孙子孙女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干扰孩子学习等等,主动限制自己的互联网使用。因此与直系子女的建议相比,孙子孙女的监督往往更有效地鼓励他们预防或解决自己网络成瘾。所以,有时候儿女的劝告不如孙女外孙的撒娇。

咱们要跟爸妈说明道理,一个家庭里,如果大人一天到晚看手机,那么小孩的学习专注力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手机瘾问题也很突出,家庭氛围得从“根儿上”抓起。这么一说,爸妈出于“爱孙心切”的心理,也会一定程度上加以自控。

此外,如果咱爸妈手机的系统里可以对色彩进行调节,你可以尝试对色彩饱和度、亮度等参数进行适当调节。一方面,可以减缓视觉疲劳,另一方面,让手机里的东西显得不那么“花里胡哨”,降低视觉刺激,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成瘾程度。

最后,再次强调,很多情况下父母沉迷手机,原因并不是意志太薄弱或“平台太狡猾”,他们只是为了排遣孤独和无聊,因此最最根本和有效的方法,还是多增加陪伴父母的时间,多带父母去户外走走,在户外活动也能减少老年人刷手机的时间,毕竟咱们的爸妈都节俭,精打细算过日子,家里的 Wi-Fi 不限流量可劲儿用,但外面的移动网络流量可不免费呢。

有时间也可以跟爸妈讲讲现代科技背后的原理,“这些平台的目的就是让你多看一会儿,这样他们能赚更多广告钱。每看一个视频,平台就能赚到广告费。”“你觉得是休闲,实际上是浪费时间。刷短视频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觉得是休闲放松,但实际上是一点点把时间浪费掉了。一抬头,半天就过去了。每天使用太长时间,对视力、腰椎、颈椎等生理健康都不好,最后对健康造成了负担,多不划算啊。”

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就像很多科技在点点滴滴影响我们生活的过程,咱也可以用这个思维来更好地管理家庭关系和生活。

责任编辑:随心

文章内容举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9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们为什么反感别人摔手机?
...人来说,其和生气等负面情绪已经形成了紧密的联结。 巴甫洛夫提出的经典条件作用,也称条件反射,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具体而言,在调查研究中任何不导致生物体明显的动作反应的事
2023-12-20 10:15:00
42岁关智斌像老年人用手机,39岁唐禹哲教他转文字,47岁陆毅服老
...棘的精髓?“不要因为困难而抱怨,要学会适应。”——巴甫洛夫其实,这个世界变化很大,不用说四十多岁的人,就算是三十岁的人,如今也有很多跟不上的。面对这些新事物,是抱残守缺,还是
2023-09-18 12:00:00
记好了,男人不想失去你,就会有这些紧张感
...是大脑在编织爱的神话,用过去锚定未来。社会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在此显现:他将往昔的美好回忆转化为心理安慰剂。观察他对纪念物的态度:保存电影票根、珍藏聊天记录、甚至把
2025-03-24 04:34:00
ID设计绝了!小米13 Pro摘得2023红点奖
...博宣布, 小米13 Pro获得2023年红点设计奖,这意味着这款手机的外观ID设计,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在整体的外观设计上
2023-05-08 13:00:00
道通智能evonano+获2022德国红点最佳奖
...传方案,控制距离可达10公里,拍摄完成后,只需将你的手机靠近飞行器app,便可识别无人机进行20MB/s的自动快传,非常方便。最后在说续航方面,28分钟的飞行时间能最大限度满
2023-01-28 22:41:00
...题圆床房,顿生警觉的陈琳决定先自行排查一番。关灯用手机照相机扫描后发现,电视机屏幕上闪烁着三个红点,经确认这些红点反射自天花板上烟雾报警器处。不敢掉以轻心的陈琳又通过查看Wi
2025-02-13 17:08:00
如果你的大脑可以模拟,会发生什么?
...集成电路学院长聘副教授高滨举了一个例子:生理学先驱巴甫洛夫每天在狗吃饭前敲响铃声,再给它食物。经过一段时间,狗只要听到铃声,第一反应就是分泌唾液。这是因为狗的大脑已经在摇铃铛
2024-05-09 15:21:00
周冬雨演的三角恋,刺痛了谁
...抓起桌上的手机——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共同的巴甫洛夫效应。浩丰,一个跟你我一样被手机困住的人。(图/《燃冬》)把刘昊然这样一张被商业片和综艺充分消费过的脸,放在这样一个
2023-08-26 09:36:00
...人民日报我国科学家发现“时间一致性”调节新机制揭开巴甫洛夫留下的百年之谜(新知)为获得尽可能多的生存、繁衍机会,动物进化出了关联学习记忆的能力:将中性的条件刺激(CS)与惩罚
2023-02-13 05:3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