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本什么书将大明搅得鸡飞狗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0 15:1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刑部右侍郎吕坤上《天下安危疏》劝谏皇帝勤俭节约、停止横征暴敛,以安定天下。虽然神宗想冷处理没有回应吕坤,但事情还是失控并向他不愿意看到的方向发展。

一本什么书将大明搅得鸡飞狗跳

吏科给事中戴士衡得知此事后上疏弹劾吕坤。

其一,吕坤卖直求名。提了那么多意见,看似忧国忧君,却对当下最重要的立储之事视而不见;其二,吕坤胆大妄为、居心叵测。在其书《闺范图说》中借宣扬女德阿谀当朝郑贵妃,实为私结后宫欲图谋不轨。

控告的是吕坤,但罪状也直指神宗的痛点,尤其是后一条。神宗不得不出面派人调查,结果却让神宗尴尬不已。

郑贵妃自辩称其与吕坤并无接触,只是读过《闺范图说》后,觉得不错的同时又遗憾内容过少。于是她又增加了十二个人物事迹(包括她自己在内),并在万历二十三年七月刻印了新版的《闺范图说》。

事情的始作俑者是自己的宠妃,神宗也就不好说什么了,打算不了了之。但郑贵妃留下的这个把柄并不好冷处理。

新版《闺范图说》还添加了一个人物-- 明德皇后(东汉名将马援之女)。关于明德皇后的背景这里只需要提及一点,她入宫本为贵人后因品性优良被汉明帝进封为皇后。

现在事情被摆在了明面上,很快就有好事者为新版《闺范图说》杜撰了一篇跋文--《忧危竑议》。

此文作者署名“燕山朱东吉”,文章以朱东吉和吕坤对话的方式,表达了一个观点-- 郑贵妃想当皇后并让她的儿子(朱常洵)成为皇太子。此文的论证手法可谓是诛心之论的集大成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检索原文看看。

只要认可郑氏有进封皇后这个“构想”,与其相关的任何行为、事迹都可以强行解释为其图谋中宫的罪证。

一本什么书将大明搅得鸡飞狗跳

曰:“吕先生自辨精矣,明德无子,故以取之?若进中宫,偶然相类,彼诚何心哉?且彼时大内被灾,中宫减膳,以妃进后,事机将成,吕乘此时进亦值其会耳!”或曰:“五十宝镪、四匹彩币,十目所视,胡为而来?”

例如上面一段,吕坤为何将明德列入书中?“朱东吉”的解释是,为了让郑贵妃进位中宫时有皇帝无嫡子而封后的前例可扯。这明显是牵强附会,不说神宗早已册封皇后,就算是要重立皇后,也用不着明德的例子。明朝有现成的宣德朝旧事(皇后无子),成化和嘉靖废后(直接给皇后罗织罪名)......

另外大内火灾,为攒重修宫殿的钱,皇后带头缩减宫中花销,也被强行说成是郑贵妃进位中宫的时机(意指皇帝借故削夺皇后待遇)。

至于吕坤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他收了郑贵妃“五十宝镪、四匹彩币”的贿赂,还理直气壮的说“十目所视”。如果问“十目”分属那些人,那么你认为是谁就是谁。曰:子真井蛙见矣。当世名人若张公养蒙、刘公道亨、魏公允贞、郑公承恩、邓公光祚、洪公其道、程公绍、白公所知、薛公亨,皆称吕所见极高、所举极当,咸举《春秋大义》“子以母贵”之说,共建社稷奇勋。

除此之外,直接给一大帮朝臣扣上共犯的帽子。至于证据是不需要出示的,因为在这些人自证清白并让舆论相信前,文章说的就是“事实”。

为何会如此,按照黄仁宇的说法是“中国两千年以来以道德代替法律的仁治逻辑在明代达到顶峰”。相对于事实,人们更相信事情之后有不可告人的阴谋;相对于基于事实的逻辑推断,人们更在乎所谓的“动机”,只要被认为动机有问题就有罪。

简单说就是“你心里想着坏事,所以你有罪,不服就剖心自证”。细看明朝的朝堂斗争,其实大多都是在搞诛心之论,一句“居心何在、意欲何为”胜过数年操劳、也胜过千言万语。

书回本题,《忧危竑议》一出,神宗就意识到不对。为了避免事态扩大、失控,神宗的办法是强行结案。他在舆论沸腾之前就下旨将《忧危竑议》定为妖书,要求各地收缴销毁,并将戴士衡和樊玉衡投入诏狱。

戴、樊二人在锦衣卫的“劝解”下很快就承认了杜撰《忧危竑议》的事实。后二人分别被贬斥到广东雷州和廉州,时论也渐渐平息。

注:樊玉衡当时是全椒知县,他在戴士衡弹劾吕坤前一日,上疏朝廷请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并弹劾郑贵妃品行不端。

一本什么书将大明搅得鸡飞狗跳

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旧事又被重提,有人模仿《忧危竑议》写了一篇《国本攸关续忧危竑议》。此文作者化名“郑福成”,再次拿郑贵妃和皇太子(朱常洛)说项。

文章大意是,虽然太子已被册立,但马上就要被废。除了郑贵妃“贼心不死”之外,神宗重新起用的朱赓本身就是证据,“盖朱名赓,赓者更也,所以寓他日更易之意也”。谐音梗不光能娱乐开玩笑,还能直涉国朝大政。

注:万历二十九年新任内阁首辅沈一贯请求增补阁臣,神宗下诏正在隐居的朱赓,命其复出并入阁办事。但朱赓返回京师后不久就惹得神宗不快,因为他多次要求神宗罢矿税。曰:余数之熟矣。文则有王公世扬、孙公玮、李公汶、张公养志,武则有王公之桢、陈公汝忠、王公名世、王公承恩、郑公国贤,而又有郑贵妃主之于内,此之谓十乱,鲁论所谓有妇人焉,九人而已。正合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之意也……故有王世扬、陈汝忠,则靖难之兵取诸京营而自足矣;有李汶则三边险要有人控之矣;有孙玮于保定则扼天下之咽喉,四方勤王之兵无由至矣;有王之桢则宿卫禁城,有谁人能斩关而入乎……且复有郑妃与陈矩朝夕比周(陈矩为东厂提督太监)于帝前,以为之主,共举大事何谓无成?

《续忧危竑议》的内容比《忧危竑议》更为劲爆。不仅直接点名把一干朝臣拖下水,还给他们扣了欲谋朝夺位的帽子,连具体分工都有详细说明。而且经过上一次的“锻炼”,有心人不再满足于“八卦”,纷纷借机为自己谋取私利。

内阁首辅沈一贯就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打击次辅沈鲤,独霸内阁的良机(此时朱赓因被“妖书”点名而主动停职求勘)。

沈一贯首先和负责掌锦衣卫事的王之桢合作,把“妖书”的帽子往北镇抚司掌刑周嘉庆头上扣。王之桢的理由挺搞笑,因为他被妖书直接点名后,他的同僚除了周嘉庆都刻意回避他。所以他觉得周嘉庆有问题,“夫妖书初播,臣之僚属通未视臣,而嘉庆即来探臣,臣是以不能无疑也”。

王之桢经过一番侦察后“发现”,妖书是周嘉庆和书生皦生光密谋杜撰出来的(周嘉庆从始至终都不承认自己认识皦生光)。

一本什么书将大明搅得鸡飞狗跳

沈一贯拿周嘉庆搞事的原因则有点“绕”。

周嘉庆的舅舅是吏部尚书李戴,其下属吏部左侍郎王士骐和前礼部尚书郭正域是同门。沈一贯在之前的“伪楚王案”中和郭正域结有私怨,更重要的是这两人的老师是沈一贯的死对头沈鲤。

除此之外,郭正域新收了一个医生门客沈令誉,向郭正域推荐沈令誉的是他的同门刑部员外郎于玉立。而举朝皆知于玉立和周嘉庆、王士骐走得很近、私交很好……

所以把他们几个串在一起既可打击仇人、又可以扣上便于攻击的“结党”帽子(实事求是的说在这一点上沈一贯没冤枉他们),还能把矛头对准自己的政敌沈鲤,简直是一举数得。

但是这两拨人斗起来就不是几个人的事情了。

比如,王之桢的祖父是名臣王崇古,王士骐的爹是写书骂张居正的王世贞,于玉立的伯父于孔兼是东林骨干,沈一贯和沈鲤能入阁显然也不是朝堂里的“光杆”。简单说各个都背景强大,所以他们的斗争就是波及整个朝堂的斗争。

另一方面,由于这次“妖书”较上一次更加没有头绪,神宗那边(东厂)查了很久,别说谋主,连适合背锅的都没有找出来。在神宗的逼迫下,东厂不得不加大抓捕力度,“宁可错杀,绝不放过”。很多人也趁机借向东厂告密,行打击报复之实。

这一下朝堂斗争由原先的“遮遮掩掩”和偏向文斗,变得公开化并真刀真枪。随着混乱加剧,原本在朝堂斗争中还能居中左右逢源获利的皇帝也控制不住事态了。一番大乱斗后各方均不满意,只得暂时蛰伏以积蓄力量再战,祸乱明朝的“党争”也就此开启。

最后把新版“妖书”的锅扣在书生皦生光一个人头上,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因为被牵涉的众人中就他一人没啥背景,在朝堂也没后援。

编者注:最初法司拿不出任何实证,皦生光也不傻,所以无论怎么审他都坚持不认罪。后来主审官员为了结案,承诺会“议狱缓死”,他才同意签字画押(背锅)。只是卷宗和拟判(斩监侯)上呈神宗后,神宗没有依常规同意或者减刑,反而加罚“凌迟处死”。可以说皦生光运气挺背,死得挺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21: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万历四大奇案之一的妖书案
...、谁都不是凶手,却互相指责对方是凶手,妖书案撕破了大明党争的遮羞布,展现了大明政坛最丑陋的一面;沈一贯,在继司礼监提督东厂太监陈矩和朱赓将消息呈报给万历之后,立马上书万历,请
2024-02-10 09:38:00
大明朝亡于党争,但真正的起始点是万历年间的“妖书案”
你可能都不信,因为一本书的出现,把整个大明帝国搅得是鸡飞狗跳。与此同时,老朱家的好日子也正式进入了倒计时。万历26年,刑部侍郎吕坤给万历上一道《天下安危疏》意思很简单,就是劝皇上
2024-10-31 09:14:00
大明最贪财的皇帝,派太监到全国挖矿,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万历年间,明神宗对朝政不闻不问的同时,却极尽敛财之能事,而他外派在地方进行敛财的这些人,大都是内监,神宗本对宦官是很反感的。但是像神宗如此好货的皇帝古所罕见,为了敛财他甚至放弃了
2023-02-23 17:29:00
郑贵妃:明朝另类宠妃的荣辱之路
...仍然有翻盘的机会。当时大臣吕坤在任按察使时,刻印了一本《闺范图说》,后来此书被太监进献给了明神宗。明神宗又赐给了郑贵妃。郑贵妃也想效仿古代的贤女子,便重新翻刻了一份,颁发了下
2024-04-22 22:22:00
明末妖书案:皇后与贵妃的权力争斗
明末的大疑案。发生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明神宗朱翊钧皇后无子,王恭妃生子常洛,为皇长子。后郑贵妃生子常洵。郑妃得神宗宠爱,神宗有意立其子为嗣,故迟迟不立长子朱常洛。为此朝臣
2023-10-09 15:20:00
...坤宁宫被焚毁。这两个宫殿不仅是皇帝和皇后居所,还是大明皇朝权力和威仪的象征。但已被“三大征”掏空腰包的朝廷却拿不出钱来修葺,怎么办?逮至万历二十四年,张位主谋、仲春建策,而矿
2024-03-20 15:22:00
为了弥补没当上太子的遗憾,他尽情挥霍导致天下大乱
...管内有起义不断,外有强敌满清,但很多人始终相信,以大明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不应该灭亡的。对于明朝灭亡的责任,历史上有很多种争论,有人认为亡于万历,有人认为亡于崇祯,还有人将矛头
2023-05-08 18:24:00
他是禅精竭虑的改革家,为帝国奋斗终身
...曾祖父认为孩子未来不简单,那婴儿便是张居正,未来的大明首辅。名人的出生都是这么神神叨叨,总要和天人感应扯上点关系,不管真的假的,张居正从小就机灵过人。由于他父亲就是秀才,自然
2023-02-23 17:03:00
详解明朝时期的东林党,掏空了大明国库误国误民
...林党人亦正亦邪,自诩为正义的化身,来挽救国事日非的大明王朝,转眼间却掏空了大明国库,误国误民。清朝入主中原后,曾经在大明朝堂翻云覆雨的东林党人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销声匿迹。东
2023-07-19 10: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