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晔为何一生不受重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7 19: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刘晔,一个并不太出名的三国谋士,他本该迸发出更夺目的光辉。有人说刘晔是“长命版的郭嘉”,其实我认为刘晔的才能完全不亚于郭嘉,只是一直不受重用而已。

刘晔为何一生不受重用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这绝对是纯正的汉室宗亲,比刘备那个什么中山靖王之后靠谱多了。即使是刘表、刘焉这些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也比上人家刘晔根正苗红,是正了八经的光武帝刘秀的后代。然而恰恰是这样的出身,让刘晔一生不受重用。

刘晔七岁时,母亲去世。其母临终时说:“你父亲的仆人有诬害人的毛病,我担心自己死后会出乱局,希望你和你哥哥长大后能除去此人。”刘晔十三岁时就按母亲遗命,斩杀了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父亲原先大怒,但知道刘晔的动机后也对他十分欣赏,不作苛责。汝南许劭善于观人,当时杨州避难,称刘晔有佐世之才。

刘晔二十多岁时,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扬州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拥兵自重,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刘晔设计斩杀了郑宝,并收编了他的部众几千人,但刘晔见汉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于是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

建安四年(199年)刘晔跟随刘勋投奔曹操。山贼陈策在庐江聚众数万人,并据险而守。曹操曾派偏将征讨没成功。曹操于是询问群下问可否征伐,很多人都认为山贼据险而守,难以攻克,而且无足轻重,不应征伐;但刘晔认为其实是偏将资历不足和天下未定而令到山贼仍敢对抗,而当时局势已经大致稳定,应该先悬赏劝降,大军在后,山贼就会自己溃败。曹操同意,并派猛将在前,大军在后,最终如同刘晔所预测般平定陈策。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伐据守汉中的张鲁,任用刘晔为主簿。当时张鲁弟弟张卫领兵坚守,曹操攻阳平山上各个屯寨,但山势险峻难登,难以攻克;而且士兵死伤甚多,粮食又缺乏,曹操于是打算撤军,命令夏侯惇和许褚呼叫山上的军队撤退。此时有一些军队在夜里误闯张卫别营,营中士兵大惊四散,当时在军队后方的刘晔见此认为可以取胜,劝夏侯惇等不要退军。夏侯惇见后相信,于是回去告诉曹操,曹操于是进攻张卫,张卫不敌退走。

刘晔为何一生不受重用

张鲁不久投降,曹操得汉中。刘晔及后即劝曹操进攻刘备新占的蜀地,认为攻占汉中后令蜀人震惊,只要进攻他们就会望风归附;否则让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稳定人心,据守险要,那日后就难以征服。但曹操不听。七日后,有从蜀地投降的人说蜀地人心惶惶,刘备斩杀惊惶者亦不能安定人心。曹操于是再问刘晔可否进攻,刘晔却说蜀人人心已经较为安定,不能进击。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刘晔升任侍中,赐爵关内侯。当时曹丕问朝臣究竟刘备会否为被孙权袭取荆州而杀害的关羽报仇,大多数都是认为刘备力量薄弱,名将只有关羽,关羽死后国内忧虑,根本不会再发动战争。但刘晔却认为刘备一定会借出兵而重振声威;而且认为刘备和关羽感情深厚,一定会为他报仇。

最终刘备果然于次年(公元221年)进攻孙权,发动夷陵之战。当时孙权举全国之力应付,并向曹魏称藩,朝臣很多都庆贺,但刘晔却认为孙权并没有臣服之心,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称藩。刘晔更建议曹丕乘虚领兵攻灭东吴,以绝后患。但曹丕不同意。东吴在夷陵之战战胜后果然渐见不臣之心,曹丕于是打算讨伐,但刘晔认为吴国刚刚大胜蜀汉,上下一心,而且有长江天险,不能这么仓卒进攻。曹丕又不听。

魏讽在东汉末年很有名声,卿相以下的官员都与他诚心结交。公元220年(延康元年),刘备将领孟达率众投降,曹丕对孟达甚为器重,任命他为新城太守,加散骑常侍;当时的人都称他有“乐毅之量”。而刘晔一见他们二人,都说他们必定会叛变。最终魏讽于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在邺城叛变;而孟达则于公元227年(太和元年)与诸葛亮通信,意图叛乱。

刘晔为何一生不受重用

太和元年(227年),曹丕驾崩,魏明帝曹叡继位。次年,辽东公孙渊胁逼叔父公孙恭让位,自立为辽东太守,刘晔认为公孙氏占领辽东很久,恃著海和山地阻隔,可能会好像胡族一样难以制约,甚至发动叛乱。建议应趁公孙渊初登位,出其不意出兵讨伐,并开设悬赏引诱他的反对者协助,可能未必开战就能解决辽东割据问题。但最终都没有被接纳,公孙渊亦与于景初元年(237年)叛魏。

不像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等人,刘晔似乎能够表达意见的机会都很少。但我们纵观刘晔每次提出的建议,可谓算无遗策,只不过郭嘉等人说的曹操都采纳了,而刘晔说的曹操、曹丕、曹叡祖孙三代都听不进去。刘晔于青龙二年(234年)去世,谥曰景侯,曹魏三朝元老黯然地度过了一生。

刘晔看人准、看事明,他看透了刘备、孙权,也看破了魏讽、孟达。汉中之战他建议曹操顺势进取,夷陵之战他劝曹丕乘机统一天下,可惜都没有被采纳。有本《傅子》说刘晔老年因为揣摩上意,导致被贬后发狂死去,我认为纯粹是无稽之谈。

早在20多岁收编了郑宝等人时,刘晔就因为自己的宗室身份,把部曲都送给了刘勋,他看透了一切,难道会看不透曹家祖孙三代?会为了官职而揣摩上意?其实刘晔不过是看透局势,在明哲保身的前提下,想让天下重新安定下来罢了,曹家三代提防他也很正常。种种原因造就了刘晔被埋没了,一个被低估的人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21: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为大患的。”曹操不听。 精准知人蜀将孟达率众降,曹丕很喜欢孟达,让孟达做了新城太守,刘晔进言说:“孟达恃才有术,没有感恩之心,新城又和吴、蜀交接,一旦有变,会给国家带来患
2023-10-22 20:52:00
司马懿打仗那么厉害,曹丕在位期间为什么从未带兵?
...十年的公孙氏。问题来了,司马懿既然这么能打仗,为何曹丕时代从来没让他带过兵?◆是曹丕对司马懿不够信任吗?事实上,曹丕对司马懿极为信任。“魏国既建,(司马懿)迁太子中庶子。每与
2023-06-07 19:50:00
曹操手下唯一的战术大师——荀攸
...理由:隆中对战略规划几近实现,第四次北伐以谋略击败一生从无败绩的司马懿,同时射杀张郃。诸葛亮是战略级别的军师,考虑问题比一般人看得远,隆中对战略规划了刘备集团十余年的战略规划
2023-08-26 06:02:00
他是曹魏三朝元老,若用此人之计定能一统三国
...真是说啥刘晔都附和,挺失望的,就疏远了。纵观刘晔的一生他算无遗策,但被采用的却是极少。他说魏讽有异志,曹操没有在意,然后魏讽反了;他说孟达不可信任,曹丕没有理会,然后孟达反了
2023-05-15 21:21:00
揭秘《三国志》中的“王佐之才”:荀彧、诸葛亮、刘晔、张昭
...来。四是在官渡之战等战役中发挥的重要参谋作用。荀彧一生功劳极大,但是他的结局有两种记载,一种记载为曹操征伐孙权,荀彧在寿春病逝。另一种记载为曹操送荀彧空食盒,荀彧看到后就自杀
2024-03-10 13:05:00
夷陵之战打了胜仗的孙权,为何要向失败的刘备求和?
...是,黄祖宁可投降曹魏也不投降孙权,所以带着军队投了曹丕。三是益州困局。丢掉荆州、打没军队,这是襄樊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可见结果。但在这期间,驻扎在上庸一带的孟达也投了曹丕。同时,
2022-12-31 19:49:00
曹丕篡汉称帝前,对吴蜀取得了两次“小规模”胜利
...着曹操打下的天下,他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功劳。曹操终其一生也不愿意做的事,曹丕却急不可耐的完成了,为后世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此后几百年的时间,禅让的戏码不断上演,一幕幕历史闹剧让
2023-04-25 05:52:00
汉家血脉刘晔自弃“帝位”,甘做敌国奴仆
...,不免要有高超的技巧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纵观刘晔这一生,与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同为汉高祖的子孙后代,刘备为了兴复自家的祖业,最后勉强拿下了三分之一,做成了蜀汉帝国,燃尽
2024-02-21 12:52:00
糜芳降吴为何受尽了窝囊气
...孟达害怕被追责,加上和刘封不合,孟达便率部下投降了曹丕。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发动“夷陵之战”,攻打孙权,为关羽报仇。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在夷陵兵败,全军覆没,只身逃
2024-01-31 15: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